門診日記  焦慮症

下午15:00

一位中老年女性,在門口徘徊一陣後走了進來。

“大夫,我就是咨詢一下,我在你們醫院康複科住了2周,怎麼還是頭暈啊?”

“請坐!你頭暈應該先來神經内科看,為何卻住在康複科呢?”

“我本來睡眠不好,經常吃藥,把胃吃壞了。就在門診做中醫理療,好多天也沒什麼效果。針灸科醫生建議我住院,收住在康複科,說再紮紮針就好了”。

“結果這都住了有2周了,一點用也沒有,前天叫我出了院。說也沒什麼好辦法,出院回家,歇歇再看”。

“那麼你在住院期間,頭暈不緩解,應該請腦病科醫生會診一下啊。”

“沒有會診,一直頭暈不緩解,醫生說也沒什麼辦法了。不知道怎麼辦”。

“你頭暈的症狀特點怎樣,有沒有什麼誘因?具體怎麼個暈法呢?”

“就是蒙蒙沌盹,昏昏沉沉,搖搖晃晃。和起身、卧倒、站起、扭頭或轉頸等體位活動也沒關系;一走路就覺得左搖右晃地,走不穩當。也沒有聲音嘶啞、吞咽嗆咳,更沒有手足麻木或者無力感。”

“也許存在後循環缺血,不排除小腦梗死可能。建議你做個頭顱Mr檢查。”

“我鑲了幾次牙,嘴裡有金屬連橋。我咨詢過影像科醫生:說可能會有危險,不給做。”

“奧,這樣啊。我建議你專門要住腦病科來,做一些腦血管方面的檢查。排除腦梗。

“我暫時不想住了。我才剛出院。”

“那麼可以先吃點藥,觀察一下看看。”

“大夫,我在康複科吃太多藥了,不想再吃藥了。我該怎麼辦呀?”。

說着,她俯身在診桌前,痛苦地握緊拳頭,剛要用力,卻又猛地收住,讓雙拳輕輕落下,作勢捶打了幾下桌面。

“那麼你既不肯吃藥,又不想再住院進一步檢查。看你身體也很瘦弱,食納差,營養吸收不足,睡眠也不好,腦功能得不到休整和恢複,就會常感頭昏頭暈”。

“應該吃一點鎮靜安神的藥,把睡眠質量好好改善一下;我認為你主要還是焦慮問題。”

“等你睡眠足了,胃口也好了,能吃東西,也就有精神了,頭暈也就慢慢好了。”

她的情緒漸漸平複下來,靜靜聽我說完,期間不住地點點頭;精神狀态似乎好了許多。

起身對我說:“安眠藥家裡以前也常吃,住院期間喝中藥就沒再吃。藥還有不用開了。謝謝你!大夫。”

看着她單薄的身影,離開診室,走出我的視線;我有些同情和說不出的無奈。

沉思片刻,覺得應該記錄下來,算作健康科普故事,介紹給大家。

我隻想給大衆在就醫過程中提個醒。

針對那些對看病很随意,不太有就醫常識的人,多說幾句,希望他們下次能夠更加準确、便捷地、找到那個最合适的醫生,來給自己診病。

首先還是用官方的口吻再次強調:

引導患者正确規範就醫,專科專治。不同專業的醫生,對疾病的認識不一樣,知識儲備和診療水平有很大差别。

若不知道該看哪個科室,身體哪個部位不舒服,就去挂哪個科看。也可以尋求導醫幫助。

其次,收治不同專業疾病,治療效果不好,應及時請求會診,請求專科醫生指導或轉科治療。以防止延誤病情,避免給病人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波折。

另外,住院期間患者自己要有主動意識。不能什麼都等着聽醫生安排,多和醫生交流自己的病情。

如果你自己認為需要會診,或者進一步檢查,醫生不提,你就主動提出來并做出催促。

還有:對于特殊病人,像這名患者,患有嚴重的焦慮症和失眠。治療就需要弄清主要矛盾,盡快解決焦慮症和睡眠問題,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

總之一句話:醫生肩頭千斤擔。我們在行醫過程中真的要加倍用心,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為病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一篇門診日記,提醒大家更加重視自己的健康。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