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芝麻茶》讀書心得2: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種延續而非回環
今天看完了楊本芬的“看見女性”系列的第四部《豆子芝麻茶》,另外三部是《秋園》《我本芬芳》《浮木》于上個月看完。
《豆子芝麻茶》是平凡人的史歌——“她寫下的對這個世界或許隻是豆子芝麻般的小事,但這些豆子、芝麻裡有最疼的回憶和最溫柔的告别,它們事關婚姻、事關生死、事關愛。” 裡面最使得我動容的是第二部分,作者與哥哥如何侍奉母親終老的故事。
衰老是每個人都必須接受的自然規律,我們必須接受自己塵埃一般的命運。特殊年代裡,一家人先後經曆過缺衣少食、被迫離散、遭受不公等連串重擊,生活長久在幽暗中沉浮。但每個人都在盡己所能地出力,在風雨飄搖中共同撐起他們的家,雖然過得艱難,但一直不乏溫暖與亮色,一直都有愛和歡樂,這給了他們穿越黑暗的底氣和力量。
疾病、衰老和死亡是人世間最沉重的話題,這些特殊時刻如何獲得尊嚴仍然是人們很期望的事,倘若這時有真心的伴侶、下代和親人在身旁,是多麼幸福。
突然有一點點理解老一輩“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了,雖然養兒大多時候是父母付出的多,但是在衰老的時刻,孩子能看望照顧的确是人生幸事,既是幸福,也是幸運。
父母對孩子的愛,孩子能回報百分之五十已經是十分具有孝心,如果能回報父母百分之八十,可謂“孝感天地”。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一種延續而非回環。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