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簡單——隻要辦法對,四兩撥千斤》讀書筆記

作者:蒼春波

      内容梗概——

      ·父母裝瞌睡,孩子真瞌睡

      ·發放三兩“權力”,收獲半斤“懂事”

      ·買下軟豆腐,治好硬茬頭

      ·暗中設圈套,明處消劣習

      ·空出一面牆,擠走電視症

      ·巧用心理戰,便秘去無蹤

      ·“看道理”,勝過“講道理”

      ·家長不生氣,孩子不惹事

      ·反串“小監工”,幹活有熱情

      有人說:“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孩子和孩子是不一樣的。”此言既可認為是真理,也可看作是廢話,取決于說話者持何種心理傾向——如果意在尊重個體差異,在每個教育細節中都想辦法,避免簡單粗暴對待孩子,相信教育力量的強大,它是對的;如果認為人生來就有好有壞,有的需要尊重,有的需要打罵,有的天生優秀,有的天生堕落,感歎教育拼不過天性,它就是錯的。

      教育要研究的是人類共同的心理規律,目的是通過外部控制和刺激引發健康的内在心理傾向。所以從教育者的角度說,我更願意強調人與人是一樣的,這一點,其實也早已被心理學所證實,被無數先哲所強調。“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是先聖孔子所有教育理想的立足點和前提,也是古今中外一切優秀教育思想能夠成立的基礎。

      兒童尚未受到社會文化的浸染,作為自然的、純粹的人,相似度更高,每個兒童身上都包含着所有兒童的特征和心理需求——正因此,我們才能信任教育的力量,才能在面對每個不同的孩子、每一種不同的教育情境時去想辦法,以共有的教育規律,通過“微調”,解決萬千種不同的問題。以下幾個小例子,可以讓我們看到這一點。

      父母裝瞌睡,孩子真瞌睡

      我曾收到一個标題為“一個崩潰的媽媽來信”的郵件。寫信的媽媽說她女兒現在隻有兩歲多,可因為孩子的睡覺問題,她及全家人天天都飽受煎熬。他們本來很想培養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一到點就拍着孩子睡覺,可小家夥明明已困得厲害,卻硬掙紮着不睡,且為了不睡覺故意折騰人。如果媽媽帶她到一個屋,她就要找姥姥,到了姥姥的屋,又要找阿姨,然後再找媽媽,輪番找,不讓她折騰下去,就大聲地哭,一直哭到聲嘶力竭,弄得誰都睡不成。偶爾會因為很困,順利地睡了,可半夜醒來就不肯再睡,在床上滾來滾去,一會兒要媽媽給講故事,一會兒要喝奶,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又要上姥姥的屋。

      媽媽不僅擔心睡眠不足影響孩子的生長,自己也因為長期睡眠不足,脾氣越來越暴躁,感覺精神和體力都很崩潰。全家人想過很多辦法,媽媽爸爸姥姥姥爺及阿姨,大家輪番紅臉黑臉白臉都唱過,不起作用,事情越來越進入一個惡性循環中,以至于孩子對睡覺這事充滿警惕,隻要一意識到家長想讓她睡覺,就開始反抗。

      我告訴這位家長,制服孩子的壞毛病,最好不要紅臉黑臉白臉輪着唱,而是“讓拳頭打在空氣中”,即對于孩子的無理要求不回應,不回應才是最好的回應。然後給她講了我治理圓圓不睡覺的辦法,讓她試試。

      我女兒圓圓小時候也經常在該睡覺的時候不想睡,找借口拖延時間。比如,說好講3個故事就睡覺,我坐在沙發上給她講完3個故事,該上床了,她卻說:“我是想讓你在床上講3個故事,不是在沙發上講3個故事。”這種情況下,我笑笑,不揭穿她的鬼把戲,聽她的,再上床給她講3個,但提出條件是,多講的故事必須閉着眼睛聽,睜開眼睛媽媽就不給講。她就閉着眼睛聽,往往一個故事沒聽完,就睡着了。偶爾她閉着眼睛聽了一個又一個還沒睡着,我絕不因此訓斥她。這種情況下,我會自己裝困,一邊講,一邊做出困得無法支持的樣子,一個故事剛講完,或隻講到一半,就一下倒在床上,呼呼睡去。 圓圓會來搖晃我,喊我,翻我的眼皮,摳我的鼻孔,掏我的耳朵。我被她弄得難受,忍不住,翻個身。她會轉到這邊來繼續喊我、拍打我,我這時不光睡得香,還開始輕輕地打呼噜,再翻個身,就是不醒來。她偶爾會哭幾聲,但這沒用,媽媽睡得醒不來,找救援也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這個時候爸爸肯定也睡着了,在沙發上或床上鼾聲大作,也一樣弄不醒。她獨自一人折騰一會兒,沒轍了,再哭幾聲,翻翻書或幹點什麼,用不了多長時間,也一頭倒在床上睡着。 我這個方法和很多媽媽分享過,屢試不爽,這位家長告訴我的結果則更令人鼓舞。

      她說,收到信的當天,她就采用了我的方法,果然孩子很快睡着。但到了清晨4點,孩子就醒了,按慣例還是要吃奶,她就下地去熱了牛奶。喝完牛奶後,孩子照例做出不打算再睡的樣子,說要去找姥姥。媽媽說姥姥在睡覺,不可以去打擾,孩子就哭起來。如果是以前,媽媽總是先好言相勸,勸不住就發火,然後姥姥跑過來抱走孩子。這次姥姥聽到孩子哭聲,确實又忍不住跑過來,但媽媽很堅定地讓姥姥回去睡覺,不允許抱走孩子。“救駕”的走了,媽媽和顔悅色地對孩子說,寶寶不想睡,那就再哭一會兒吧,媽媽好困,先睡了啊。

      小家夥不明白今天這是怎麼了,居然沒人理她,拼了命地大聲哭,卻不能把媽媽吵醒,姥姥也一直沒再來。孩子一直哭到有些累,哭聲開始變小,媽媽才醒來,又叫她一起睡覺,孩子抽泣着,既有些委屈又聽話地躺到媽媽身邊,摟着媽媽,很快睡着。

      這位媽媽本來以為用這個方法至少得一個星期才可以讓孩子适應,沒想到第二個晚上,她跟孩子說,天黑了,我們該睡覺了。孩子居然對睡覺的提議沒有了抗拒,開心地回答說好,乖乖地聽着媽媽的故事入睡了。半夜醒來,有些哼哼唧唧,但僅僅是拍了幾下,就又睡了,也沒再要喝奶,一覺睡到天亮。之後再沒出現因為睡覺哭鬧的事。

      這位家長說到的孩子變化之快,也讓我有些意外。分析為什麼轉變得那麼快,可能是因為長期睡眠不足、折騰家長,孩子自己也很累,生理和心理都不舒服。一旦有一種生活方式讓她感覺适宜,順應了她的天性和生理需求,她會本能地趨往那個方向,毫無困難地接受。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改變,因為壞習慣還沒有固化下來。

      用裝瞌睡的方法治理孩子不睡覺很有效,那麼早上孩子不願起床又如何辦呢?在這裡,我順便分享一下早晨叫圓圓起床的辦法。

      我女兒圓圓小時候像很多孩子一樣,晚上不想睡,早上不想起。一般情況下,我是允許她睡懶覺的,想幾點起幾點起。如果哪天需要按時起床,我從不以時間到了為理由來叫她,孩子哪裡有時間概念呢?我盡量用一件事情來吸引她,讓她不知不覺鑽出被窩。

      比如“今天媽媽做了三種早點,你猜是哪三種?來,穿上衣服去看看你猜對了幾種”。或用她喜歡的布娃娃做道具,“今天阿格麗和咱們一起吃早飯,已經坐到餐桌上了,咱們快去看看她是怎麼坐的”。接下來一天,換個說法:“今天媽媽給阿格麗換了一個碗,昨天那個太大了,你知道阿格麗今天的小碗是啥樣的嗎?”冬天孩子尤其不想起床,貪戀被窩的溫暖,我提前把圓圓的衣服放在暖氣上烤熱,然後拿來衣服,興沖沖地說:“烤得真熱乎啊,趕快穿,一會兒就涼了。來,試試褲腿裡暖和不”……類似的辦法,隻要動腦筋,經常可以有新的。我同時也注意對她進行正強化,找準時機,故意當着親朋好友的面誇贊一下她,說她睡覺起床都很自覺,基本上不用家長操心。

      圓圓并非一直需要我這樣“耍花招”,在我的記憶中,需要這樣“耍花招”的時間并不長,頻率并不高。我一直在她的作息方面要求得并不嚴格,她也大緻做得不錯,所以這一直不是個問題。似乎從她上小學開始,該睡就睡了,該起就起了,内心從無抗拒。她的沒有抗拒,我相信和父母一直不在這件事上和她産生沖突有關。

      發放三兩“權力”,收獲半斤“懂事”

      我的一個遠親,有個可愛的女兒叫小豆。小豆4歲時,父母帶着小豆及奶奶一起回了趟老家。返程時,奶奶因為一些事情暫時走不了,要在老家多耽擱10天左右,這樣小豆就需要留下來和奶奶一起走。因為父母要上班,早晚沒時間接送她上幼兒園。

      小豆之前從沒離開過父母,一聽要把她和奶奶留下,不願意,任憑父母把道理給她講了一遍又一遍,就是不幹。奶奶私下建議豆爸豆媽偷偷走,認為孩子哭上半天就沒事了,但豆媽豆爸不忍心,不願意那樣做。小兩口商量後,決定改變策略來給孩子做思想工作。

      臨走的前一天,豆媽豆爸故意在孩子面前做出愁眉苦臉的樣子,引起小豆豆的注意。豆爸像對一個大人說話一樣,鄭重其事地對小豆說:“爸爸媽媽遇到一件困難的事情,不知道該怎麼辦。”小豆問怎麼了,爸爸說,我和你媽跟公司請假隻請到明天,回去就得上班。不過,現在看來回去也不能上班,因為我們要接送你去幼兒園。到十天以後爺爺奶奶回去了,我們才能上班。不過,到那時候,好多工作已經耽誤得完不成了,老闆肯定要訓斥我們,工資也要被扣掉很多。唉,這可怎麼辦呢? 小豆有些同情地看着爸爸媽媽。媽媽也唉聲歎氣地說,這可怎麼辦呢,得趕快想個辦法啊!

      小豆像個小大人似的眨巴着眼睛,似乎也在幫父母想主意。

      片刻後,豆爸像忽然想起什麼好主意,對小豆豆說:爸爸想來想去,覺得有一個辦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不知你同意不同意? 小豆豆一聽,催促着爸爸趕快說。

      豆爸慢慢地講到:我想到的好辦法是這樣的,爸爸媽媽先回去上班,你和奶奶在這裡再住幾天,這樣我們的工作就能按時完成,不擔心被公司開除,我們的困難就解決了。你看這個辦法怎樣? 小豆豆看看爸爸,又看看媽媽,這些道理前面聽過,沒參與思考,現在爸爸征求她的意見,她就很努力地去想,欲言又止,一時不知該說什麼。 媽媽在旁邊接話說,嗯,我也覺得是個好辦法,寶寶你覺得怎樣,好不好? 小豆豆點點頭,好。

      爸爸一下子一臉輕松,滿懷欣慰地說,看來我們3個人一起動腦筋,就會想出解決辦法的!

      媽媽也愉快地接着說,小豆真懂事,能跟我們一起想好辦法了。

      孩子一下子高興起來,很有成就感的樣子。

      豆爸語氣欣喜地說,小豆豆,你趕緊去告訴爺爺奶奶我們想出來的這個好辦法吧!小豆歡快地去向爺爺奶奶彙報去了。

      第二天早上父母臨走前,爺爺突然問小豆豆,真的不打算跟爸爸媽媽一起回去了嗎?豆爸很擔心爺爺這樣問會弄得小豆豆又糾纏着不讓他們走,沒想到小豆豆很自豪地說:我們想出好辦法了,現在我不回去,爸爸媽媽要上班,沒有時間送我上幼兒園,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回去!說話間,一副有擔當的樣子。

      分析豆媽豆爸的做法,他們在這件事上采用的是關系扭轉的方式。開始時,孩子居于次要地位,是被動角色,是被說服的對象。她被要求聽從大人的安排,需要為成全他人的安排而出讓自己的利益,所以孩子本能地會抵觸。到後來,爸媽主動把自己降到次要地位,孩子就從一個被說服對象,成為一個可以做出選擇的主動者,同時成為可以實施決定的踐行者。當她參與了一個決策,意識到自己有主動權,有辦法幫助父母解決一個他們自己都不能解決的困難時,她的責任感和自我重要感都在上升。這種感覺是人類内在的追求,哪怕是一個孩子,也會被這種感覺陶醉,這樣,思想工作就做到孩子的心坎裡了。孩子自然就變得懂事,事情也就容易解決了。

      買下軟豆腐,治好硬茬頭

      有位年輕媽媽曾向我求助,說她兩歲的兒子樂樂是天生的“硬茬頭”,不讓幹什麼事,偏得去幹不可。尤其現在進入第一反抗期,變得更不聽話,弄得她很抓狂,不知如何對付這個時期的孩子。

      說實在的,我不喜歡“第一反抗期”、“青春逆反期”等等這類說法,它是一種對兒童成長中正常行為的負面描述,是幼稚認識的産物,很容易誤導一些家長。孩子從來沒有反抗期,也沒有逆反期,兒童的本性都非常溫和。如果說他們有逆反,那是因為受到了壓抑,或不被理解。所以我猜測這位家長一定是平時對孩子有太多的管制,以至于讓孩子不得不反抗了。當我把這個想法說出來後,這位媽媽搖搖頭,說她是那種懂得給孩子自由的人,從不束縛孩子,她現在倒是懷疑孩子的“硬茬頭”是被慣的,考慮是不是應該對孩子更嚴厲些。 我讓她随便舉個孩子不聽話的例子。

      她說每次帶樂樂到菜市場都很煩,原因是樂樂看到什麼都想摸一摸、動一動,經常冒冒失失地弄翻什麼,或把人家的蔬菜水果弄到地上。尤其最近,孩子對豆腐産生了興趣,每次走到菜市場的豆腐攤前,看到闆子上的豆腐,就想摸一摸,不讓摸就大哭,有兩次還生氣地把旁邊菜攤上的青椒故意撥拉到地上,弄得媽媽非常生氣,打過兩次屁股也沒用,現在都不敢帶孩子到菜市場了。

      這位媽媽自認為對孩子寬容,懂得給孩子自由,可就所述的事實來看,并非如此。所以我對這位媽媽說,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什麼都想去動一下,這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尤其到了菜市場,那麼多花花綠綠的菜,肯定吸引孩子;他看家長可以随意在菜攤上挑來挑去,就也想去模仿。所以說孩子“不聽話”,根本就是家長的誤判,是家長管得太多了。

      家長聽我這樣說,分辯道,其實平時他摸那些菜時,我管得并不嚴,隻是說說,但豆腐和菜不一樣,他摸過了,别人怎麼買呢?賣豆腐的人也不允許。 我說,很簡單,讓孩子去摸,你把摸過的那塊買下來,回家做個麻婆豆腐,或幹脆讓孩子把豆腐捏碎了玩個痛快,滿足一下他的好奇心,問題不就解決了? 這位媽媽有點恍然大悟的樣子,但又有些疑慮地說,那如果下次再去菜市場他還要摸,怎麼辦呢?我說,再買下來。這位媽媽有些詫異地看看我。

      我笑笑說,一塊豆腐不過兩塊錢,即使一個月連着天天買,也不過六十塊錢,等于給孩子買個玩具。況且孩子不可能對一塊豆腐有那麼長的興趣,最多三四天,他應該就沒興趣了。

      這位媽媽是個非常有悟性的人,我隻是輕輕地點了一下,她立即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此後不但允許孩子到菜市場摸豆腐,而且自己從網上下載了做豆腐的方法,并訂購了磨豆的小磨及其他相關用具,在家做豆腐給孩子看。她和樂樂一起做豆腐的過程,就是一個親子遊戲的過程,而所有的工具都變成了孩子的玩具。依此類推,在其他問題上,她也不再簡單地去管束孩子,而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像做豆腐那樣,把一件簡單的事擴展開來,讓孩子感受更多的驚奇,領略到更多的知識。

      後來我和這位媽媽再交流時,她說樂樂現在不僅變得懂事,而且十分聰明,智商明顯高于同齡的孩子,想想以前總說孩子“不聽話”,真是自己太幼稚了,現在才真正領悟了什麼叫“不管是最好的管”。

      暗中設圈套,明處消劣習

      有一年,我9歲的小侄子虎虎在暑假從呼和浩特到北京玩,在我家住了一周。這孩子從小養成一個壞習慣,幾乎不喝水,隻喝瓶裝飲料,水果更是一點不吃,不管什麼水果,讓他吃一點都像吃藥似的難。這對他的健康沒有好處,我想利用這次他來我家的機會,改變一下這個壞習慣。

      那幾天北京氣溫非常高,坐着不動也會流汗,需要不停地喝水。我把家中的瓶裝飲料清理幹淨後,買個大西瓜,冰鎮起來,當天的晚飯放了相當于平時兩倍的鹽,空調也借故關掉。飯後不久,我們就又熱又渴。小家夥愛出汗,看起來更渴,到冰箱中找飲料,沒有,來問我。我裝作剛知道飲料喝完了,表示出内疚。他看外面天黑了,不方便到超市買,就想喝水,又發現涼水壺是空的,好失望。我說:哦,今天忘了在涼壺裡存水了,姑姑馬上燒水。

      在我燒水時,我先生湊過來說他也覺得好渴,沒水喝,吃西瓜吧,邊說邊到冰箱中取出西瓜,切開來。涼爽的西瓜端到桌子上,真是誘人。招呼侄兒過來吃,他搖搖頭,本能地表示拒絕。我們不再說什麼,自顧自地開始吃。先生還邊吃邊感歎一句:這西瓜真好吃,又涼又甜! 壺裡的水在響,小侄子在旁邊一臉愁容地看着我們。 水開後,我倒一杯放到他面前,熱氣騰騰的。本來就熱得冒汗,看着這杯水,感覺更熱。小侄子顯出更焦渴難耐的樣子。我心中暗笑,不理他。

      我吃完西瓜後,站起身一邊收拾桌子,一邊漫不經心地對侄子說,水看來一時半會兒涼不了,西瓜真的很好吃,要不先少吃一點解解渴?他猶豫着,不知該如何。

      我看他心有所動,沒再說什麼,到廚房把一小塊瓜瓤挖出來,又切成幾小塊,放到一隻漂亮的盤子裡,并配上一隻水果叉,放到他面前。對他說,試試看,感覺好吃就多吃點,不好吃就少吃點。說完走開了。

      小侄兒遲疑片刻,生理需求戰勝習慣,終于拿起叉子,吃了一塊,然後又一塊,又一塊,幾下就把盤中的西瓜都吃了。我沒再理他,裝作沒在意,不再提這事。過一會兒,他又把杯中的水都喝了。

      第二天,我又找借口沒去超市買飲料,侄子既喝了水也吃了西瓜。傍晚,我還在網上“意外”地看到一篇關于喝飲料的壞處的文章,招呼侄子一起過來看了,然後感歎一句:“沒想到喝飲料還是件冒險的事呢,看來以後還是要少喝!”侄子看完了沒說什麼,但我注意到,此後他在我家的幾天,再沒要求我買飲料,我也假裝忘了這回事,沒再給他買。他天天都能正常地喝水吃水果了。

      空出一面牆,擠走電視症

      有位家長說她特别不願意孩子天天看電視,可自己沒有老人幫忙,每天下午從幼兒園接孩子回家的時間,正好是做晚飯的時間,沒時間陪孩子玩,又擔心孩子一個人在客廳不安全,就隻好把電視打開,這樣孩子就可以安靜地坐下來看電視,自己才能去廚房做飯。但她很擔心這樣長期下去,孩子會養成看電視的習慣,不知這個矛盾怎麼解決。

      我認識一位姓劉的媽媽,管她叫小劉。小劉的情況和這位媽媽的差不多,但小劉卻很好地處理了這個問題。我把小劉的經驗介紹給了這位媽媽。

      小劉每天接孩子回家後也需要做飯,又希望能和孩子多說說話,她就把廚房的一面牆空出來,讓這面牆成為孩子的大畫闆。她家廚房的四壁都鑲了瓷磚,是光滑的,可以随時把畫上去的東西擦掉。 這樣,每天從幼兒園接孩子回家後,母女一起進廚房。媽媽邊做飯邊和孩子說話,孩子或畫畫或和媽媽說話,或看媽媽做飯,總之孩子也非常喜歡這樣待在廚房裡,很少想到要去看電視。

      小劉總結說,用這樣一個辦法,既不會讓孩子養成長時間坐在電視機前的習慣,同時又滿足孩子畫畫的需求,此外還增加了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機會。她發現比起獨自坐在客廳看電視,孩子其實更樂意待在媽媽身邊,因為一天不見面,孩子其實是很想和媽媽待在一起的。這樣還有一個好處是孩子始終在自己的視線内,非常安全。

      可見,要防止孩子形成一些壞習慣,不是先不經意地“培養”,然後再費心費力地去改造,更不是事無巨細地去監督孩子;而是要家長自己從生活細節中去用心,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從開始就不讓孩子被壞習慣纏住。

      巧用心理戰,便秘去無蹤

      現在便秘的孩子很多,這是不正常現象。兒童陽氣旺盛,便秘很少由于内髒功能羸弱所緻。吃得太精細,跑跳類活動太少等不良生活習慣是重要原因。更主要的,是孩子一直無法建立正常的排便條件反射。即大腦對排洩信号出現抑制反應,使排便生理需求無法被大腦識别,結果就是總沒有便欲感。沒有便欲感又會延長糞便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導緻大便幹結,增加排便困難,使事情進入惡性循環。

      痼疾的起源,往往不是因為家長沒關心孩子大便這件事,恰相反,很可能是家長在這件事上太在意了,對孩子進行了太多的錯誤訓練和不良暗示,反而抑制了排便反射正常形成。所以,雖然兒童便秘是個生理問題,如果想根治,則多半需要回到根源,采用心理治療。 下面一個例子對這個問題的成因有很好的說明,也給出一種有效的解決辦法,值得借鑒。

      一個叫小雨的孩子,家人在她一歲半左右開始訓練她定時大小便。一到鐘點,小雨就被要求去坐便盆,孩子常常不願意,家長軟硬兼施把孩子摁到尿盆上,或多或少,總要孩子撒點尿或拉點耙耙出來,才允許站起來。過度訓練阻礙了孩子的自我生理調适,也使孩子對大小便這件事很厭惡,從不主動去坐便盆,能逃避就逃避,于是常常憋便,隻要家長一疏忽,就拉尿在褲子裡。為此家長非常生氣,以為這是訓練得不夠,更嚴格地訓練孩子坐便盆。這樣,孩子每天都有不少時間在便盆上度過。可能是長時間坐便盆之故,剛兩歲就出現輕微脫肛現象,引起排便疼痛,這讓排便這件事在孩子心中更恐懼,于是更經常性地憋便。憋便引起大便燥結,燥結使得排便更困難、更疼痛,也使孩子對這件事更恐懼,更沒信心,便秘越來越嚴重。

      便秘特别容易引起上火和感冒發燒,所以家長經常為孩子大便的事憂心忡忡。家長的焦慮傳染給孩子,小小的人,也為這事心理負重,經常在排便不成功時,或因疼痛或因内疚而痛哭,好像自己犯了大錯。偶爾哪一天順利排便,就輕松高興得宛如中了大獎。找醫生看過幾次,醫生總是開些瀉藥,吃了能管用,不吃就不行。但藥不能經常吃,而小雨能夠自主排便的情況越來越少,家長實在沒辦法,開始給孩子使用開塞露,這更使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形成依賴。到四歲時,已幾乎不會自主大便,每隔三四天用一次開塞露。

      小雨父母後來從媒體上看到一則消息,一位還不到40歲的知名企業家因直腸癌英年早逝,這和企業家多年來一直有便秘的痼疾有關。他們驚出一身冷汗,意識到便秘是個很大的隐患,用開塞露相當于飲鸩止渴,必須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了。恰好這時遇到一位有經驗的媽媽,給他們支了一招。雖然這位媽媽的建議初聽起來令人有些擔憂,有些刮骨療毒的味道,但兩害相權取其輕,他們認真思考過後,完全接納了這位媽媽的建議,通過給孩子短暫用藥,主要利用心理戰,很快就化解了這個難題。

      采用這位媽媽的辦法,必先理解背後原理:便秘如同失眠,是生理和心理不良互動的後果。心理越緊張,對生理越抑制;生理越抑制,心理越有障礙。所以解決途徑就在于建立生理和心理的良性互動,關鍵在兩點:首先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礙,建立排便自信,讓孩子不再為這件事焦慮;其次是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建立穩定的生理反射。

      具體操作辦法如下:

      家長瞞着小雨,去醫院找醫生開了适合兒童服用的瀉藥。晚飯後,把藥碾成粉,摻到一種果汁裡,不動聲色地讓小雨喝下去。藥的劑量掌握在第二天早上小雨可以排便,又不至于腹瀉的程度。第二天早上,小雨自主排便,孩子狂喜,家長也表現出驚喜,說:“哦,媽媽查過書了,有的孩子的腸胃功能成熟得晚,頭幾年會發生便秘,到了四五歲就開始成熟了,會像大多數孩子一樣開始正常排便,看來你這是開始好轉了。”這時要關注一下孩子拉的是稀的還是幹的,以衡量一下接下來的一天需不需用藥,或使用劑量大小。

      在接下來的三四天中,都采用相同的方法,暗暗促進孩子定時自主排便。并用欣慰的口氣對孩子說,“以前總發愁你的大便問題,看來長大了自然就解決了,根本不用發愁!”家長這樣說是要讓孩子相信,是她自己的身體開始正常工作了,她的便秘問題從此消失了。 同時家長想辦法給小雨一個暗示,即她習慣在每天早晨排便。裝作不經意地對别人說:“我家小雨的習慣是每天一吃完早飯就去拉耙耙。”也可以對孩子說:“你習慣天天早上大便,這倒是個好習慣,天天早上把肚子倒空了,一天輕松,午飯可以多吃點兒。”媽媽還故意在孩子面前批評爸爸:“你習慣不好,兩天拉一次,要向寶寶學習,及時清理肚子。”小孩子非常容易受到暗示,當她以為自己會經常在某個特定時間大便,大腦就會自動讓這個時間和排便建立起關聯,形成條件反射。一旦條件反射建立,不需要意識主動驅動,到了那個時間,身體自然會首先接受大腦發出的信号,産生生理反應,然後又通知大腦,該上廁所了。小雨第一期用瀉藥是四天服用三次,停藥後,正常拉了兩天,第三天再出現便秘。家長按那位媽媽的指點,表情平和地告訴小雨,這種情況很正常,大便再規律的人,都會偶然因為某個原因,有一天或有幾天不排便。你已經開始有自己的規律了,早上沒便,下午或晚上估計要便;今天不便,明天早上肯定會便。肚裡有耙耙,不用管它,到時想留也留不住——這些确實是事實,大便正常的人都會在某幾天或一階段時間因飲食不當、外出旅行等原因緻排便不暢,隻要生活正常了,很快會恢複到正常。而規律隻要形成了,确實是想擋也擋不住的。家長表現出完全不焦慮的樣子,但暗中又悄悄“下藥”一次,小雨接下來的一天又在那個時間去了廁所,出來後更愉快,說果然每天都得這個時間拉耙耙,從孩子表情來看,她已堅信自己形成規律了。家長隻是愉快地笑笑,簡單答應一聲,沒多說什麼。此後,孩子的習慣确實開始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基本穩定下來。極偶然的情況下會發生便秘,在飲食和運動上暗中調理一下,就可以解決,不再需要瀉藥,便秘的問題徹底解決。如果采用這個辦法,提醒家長注意幾點:

      1.不要讓孩子知道家長的計劃,要讓孩子相信,一切變化是基于他自身身體的成長和習慣。這是他建立排便自信、能夠形成條件反射的心理基礎。整個計劃的框架,就是用心理戰取得生理戰的勝利。

      2.盡量促成孩子排便時間規律,但不需要很精确,大約以早上、中午、晚上來區别即可,或以“每天”為單位,不管早晚,一天一次即可。這需要家長觀察孩子,或根據孩子的生理習慣或生活規律來具體調整和确定。比如一般以早上為好,但如果早晨着急按點送孩子到幼兒園,則把這個時間放到晚上較好。切不可因為時間緊迫,急火火地命令孩子趕快去排便。若再度引起孩子的反感,或讓孩子察覺到你的意圖,則很可能前功盡棄。個人認為這個辦法在孩子的寒暑假開始實施比較好,或為了改善問題,家長和孩子專門請半個月假也值得。總之,在開始階段,一定要從容輕松,不要讓過分規律的時間弄得孩子緊張,無論什麼原因産生的緊張,都會擾亂孩子正在形成的習慣。即使習慣形成了,也要防止任何原因導緻的孩子因時間或情緒上的緊張而憋便。沒有便意不焦慮,一有便意就去拉,這非常重要。

      3.飲食和運動一定要跟得上,尤其是改善初期,不要吃得太精細,多吃些蔬菜水果粗糧之類含粗纖維多的食品。經常帶孩子做運動或和孩子一起玩鬧,總之,要綜合治理,尤其要讓孩子動起來,促進腸胃蠕動。

      “看道理”,勝過“講道理”

      我女兒圓圓兩歲半上幼兒園時,我像絕大多數家長一樣,也是告訴她媽媽要去上班,所以要送她到幼兒園。由于之前我正好有一個三個多月的假期,天天和她在一起,那正是她開始懂事、有記憶的時期,所以她的印象可能是媽媽總是這樣天天24小時和她在一起。

      入園第一天,圓圓有新鮮感,很高興地進去了;第二天就不願再去,走到幼兒園大門口,說要跟媽媽回家,不進去。我就隻好又給她講媽媽要去上班的話,她無可奈何地哭着跟老師進去了。我心裡很難過,一時也想不到如何給她做思想工作。接下來一天,早上要送她到幼兒園時,她忽然說一句:“媽媽不要和上班在一起,和我在一起。” 圓圓這句話一下提醒了我,我才意識到孩子心裡在想什麼。是啊,“上班”對成人來說多麼簡單的一個詞,可一個小孩子怎麼能知道什麼叫“上班”呢?本來天天和媽媽在一起,現在突然有一個叫“上班”的東西跳出來,和她争奪媽媽,她當然不願意了。我于是決定帶圓圓去看看什麼是“上班”。 第二天我正好沒課,就把圓圓帶到學校。在路上我告訴圓圓,媽媽上班就不在家裡了,而是到學校。走進學校大門,我告訴圓圓,這就是學校,媽媽每天就是來這裡上班的。然後我把她帶到教學樓。正值學生們上課的時間,我讓圓圓從教室門的玻璃上看進去,一個老師正在講台上講課。我告訴她說,媽媽是老師,就是像這個老師一樣,要天天來這裡給學生講課,這就是“上班”。 圓圓一定是聽懂了,她明亮的眸子裡閃現出好奇的神情,看看教室裡的老師,又看看我,一定是把我和那個站在講台上的人進行聯系。我問她,你看媽媽上班時是不是不能帶小圓圓呀?她點點頭。我又問:“那媽媽上班的話,小圓圓是不是應該去幼兒園啊?”她說是。

      我還帶圓圓去了辦公室,盡量讓她完整地看到我平時的工作場景,并簡單給她講了我平時要備課、看作業等。我相信她聽懂了,雖然她不會理解講課、備課的含意,但她知道媽媽是必須要天天來這裡做事的,這個時間沒有辦法和她在一起。所以第二天,我送她到幼兒園時,她雖然在道别時還是有些想哭,卻有了明顯的自控力;此後,凡我說要去“上班”,她就不再因任何事和我糾纏。

      我在任何事上都不會讓孩子一再地感覺為難,更不會強行要她接受某個事實或道理,我是成年人,有責任在各種問題上動腦筋、想辦法。比如為什麼要上幼兒園這件事,通過“講”無法讓孩子明白,帶她去看一看,孩子一下就明白了,也就變得懂事了。

      家長不生氣,孩子不惹事

      我曾在假期去一個同學家住過3天,當時她兒子兩歲多,非常淘氣,家長不讓做什麼,他就非做不可,仿佛是在故意挑釁。比如吃飯時,菜和米飯剛放桌上,媽媽對他說句“别亂動”,他就把小勺伸到盤子裡亂攪;媽媽要喂他吃飯,他要自己吃,媽媽無可奈何地說“那你自己吃吧,别把飯灑了”,話音剛落,小家夥就把碗裡的米飯故意撥拉到桌子上。

      同學說她要被兒子累死了,并說兒子比女兒難帶。她沒有女兒,就把原因歸結到性别上。但我能看出來,她對孩子管得太多,吓唬、批評也太多,所以跟她說,我幫你帶兩天吧。

      這兩天中,我盡量順着小家夥,他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幾乎沒有阻止過他,也沒批評過。比如他把放在茶幾上的一個餐巾紙盒扔到地上,然後看着我,等我的反應。我知道小家夥在向我發出挑釁的信号,等我生氣,但我不接招,隻是笑笑,撿起來,放回茶幾上。他又扔到地上,觀察我的表情,我又笑着撿起來。然後就這樣,他不停地扔,我不停地撿,後來他不再觀察我,真正開心起來,每次一扔就大笑,我也和他一起笑,不知多少回合,他有耐心扔,我就有耐心撿。

      我同學在旁邊都忍無可忍了,我示意她不用管。終于,孩子感覺膩了,不再扔了。小家夥也許開始還是想激怒我,但他發現我不生氣,扔紙盒就純粹變成了一個遊戲。我們的友好關系就從這裡開始了。

      過一會兒,孩子開始撕一本童話書,同學又想阻止兒子,我趕快對她說,讓他撕,很多孩子最初“讀書”,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嘴或手,不要管,這還能鍛煉小手的靈巧性呢。小家夥在沒有人打擾的情況下,把一張紙用力地撕成好多塊,扔到地上,又從書上撕下一張,一撕兩半,不再有興趣撕碎,扔下,去搞别的“破壞”。

      這兩天中,我和同學一直堅持不幹涉孩子,這對同學來說可能是件痛苦的事,她開玩笑說忍得内髒快要出血了。 但成就也很快看到,到第三天,孩子明顯不再跟大人逆着來,而且也不再看媽媽的臉色,神情平和多了。我們準備出去時,我和同學都坐在餐桌邊化妝,小家夥抓起我的一管口紅。我帶了兩支口紅,已被他弄壞一支,這支可不想讓他毀壞。于是伸開手說,把這個給阿姨好嗎,阿姨要用這個。他居然很聽話地給了我,安靜地看着我如何打開使用。我的同學眼睛一亮,我們都暗暗笑了——這可是小家夥以前從來不會做的事。

      我後來不時地和同學通個電話,她說小家夥自從我來過後,變得聽話了,再不和她逆着來了,她現在感覺帶孩子沒那麼累了。事實上,改變最大的是她自己。她心态平和了,能正面看待孩子的許多行為,不再把屬于幼兒的正常探索看成是破壞,接納孩子的行為,減少了對孩子的限制,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心裡沒有逆反,當然就變得聽話了。

      反串“小監工”,幹活有熱情

      在我女兒圓圓大約三四歲時,我像天下所有媽媽一樣,希望孩子能學會自己收拾玩具。我開始培養圓圓收玩具的辦法很直接,就是告訴她玩過後要自己把玩具收起來,但她總是收得丢三落四的,我就得不斷提醒,這裡還有一個沒收拾,那個也要收起來。結果弄得她對收玩具這件事很抵觸,也做得很被動,一直沒有進步,總得我跟在屁股後面不斷唠叨。

      意識到這是個問題後,我開始想辦法。

      有一天,我對圓圓說,以前都是媽媽指揮你收玩具,今天你指揮媽媽,讓媽媽來收拾好不好?她一聽,非常樂意,說好,立即就有大權在握的感覺,不由自主四處看去,觀察哪些東西要收起來。

      我模仿她平時的樣子,隻把放在眼前的一些收起來,然後就說收好了。圓圓作為監管者,眼裡開始有活兒,不知不覺地像我平時那樣,告訴我這裡有一個沒收,那裡有一個也需要收起來。我乖乖地聽她的指揮,一趟又一趟地跑着,直到她認為東西都已收好。

      其實有幾個小玩具還沒收起來,但她沒注意到,我不直接說出來,擔心那樣會降低孩子的成就感。晚上和在外地出差的爸爸通電話,我故意把這件事講給爸爸聽,爸爸随後在電話中表揚了圓圓。

      接下來一次收拾玩具,還是她做監工,我動手。把玩具收好後,我說,寶寶指揮得這麼好,玩具收得這麼幹淨。家還有一點亂,要麼你再指揮媽媽收拾一下屋子?其實還有兩個玩具她沒看到,我也假裝沒看到,暫時沒收。

      圓圓本來還意猶未盡,聽我這樣說,又來勁了,四下看看,告訴我把扔在地上的沙發靠墊放到沙發上,再告訴我把茶幾上的水杯送到廚房,然後告訴我把沙發上的衣服挂起來……我在做這些的過程中,假裝無意中發現那兩個還沒收的小玩具,順口說一句“哦,剛才沒注意這個”,把小玩具送到玩具筐裡,然後再不動聲色地順手把圓圓沒指揮到的東西歸整一下。

      屋子很快就顯得幹淨整潔,我愉快地環顧四周,對圓圓說,寶寶指揮得這麼好,屋子一下子就幹淨了。圓圓也能感覺出屋子前後大不一樣,非常有成就感。

      接下來兩三次收拾屋子,都是圓圓指揮,我跑腿。她觀察得明顯比前面細緻,指揮得越來越好。但我知道不能一直這樣下去,所以再一次幹完活後,對她說,以前是媽媽指揮你幹活,這幾次是你指揮媽媽幹活,以後這樣吧,咱倆輪流着做指揮,你說好不好?圓圓說好,所以我在接下來幾次收拾東西時,和她互換角色,一會兒做指揮,一會兒做幹活的。我在幹活兒時,故意說我要做到最好,讓她這指揮官沒事幹。所以到她幹活時,也力求做到最好。非常明顯,她眼裡有活兒了,知道哪些東西應該收起來,盡心盡力地做,而不像從前,隻是胡亂應付我。我在扮演幹活者時,有意疏漏,給她留點指揮的餘地;當我扮演指揮者時,既做出嚴格監督的樣子,又睜隻眼閉隻眼,不讓她感覺到難為情。總之,我盡量體諒她作為一個幼兒的能力,不苛求;同時又讓她有成就感,體會到幹家務并不是件複雜的事。

      這件事我沒有一直做,玩過一段時間後,不了了之,主要是圓圓沒興趣了,我也懶得堅持,所以圓圓并沒有就此養成天天主動收玩具的習慣。但我相信她已有收獲,這之後,她再去收拾玩具,或收拾屋子,能力明顯見長,我覺得這就夠了。

      在圓圓的成長中,在很多勞動技能上,如洗碗、洗衣服、收拾書桌等,我都采用類似的激發興趣的方式,以讓她體驗為主,而不讓她感覺被家務勞役。那麼小的孩子,重在獲得初步的勞動技能,感受勞動的成就感,而不是天天去幹多少活。這些最初的技能和興趣,是孩子将來能夠形成正常生活能力的酵母。

      圓圓隻是在幼兒園和小學時,被我這樣設圈套做了一些家務,上中學後就沒再做家務。因為她時間明顯不夠用,除了學功課,還要閱讀、玩遊戲、練琴等,我根本不忍心再用家務去瓜分她的時間。做家務是件簡單的事,隻要孩子不厭惡,到該做的時候,自然就會做了。她高考完後,我招呼她和我一起做飯,發現她動手能力很強,第一次切土豆絲,雖然有些笨拙,但切得又細又勻。在其他一些家務事上,也都是開始有些笨拙,但很快就熟練,做得又麻利又好。雖然從目前來看,圓圓不是做家務高手,但獨立打理自己的生活已不成問題,我作為家長,對此已非常知足了。

      以上幾個故事都是個案,事情不同,解決方法看起來也各不相同,事實上它們共有一條紅線——所有故事都讓我們看到,天下沒有不聽話的孩子,隻要方法對頭,孩子都是好孩子。教育和醫療一樣,其存在的價值基于人與人的相似,沒有對相似性的把握,就不存在差異化對待的能力。所以,“教育”不在宏大話語中,也不在遙遠的目标中,而在當下的細節中,做好了細節,就是做好了教育。

      《金剛經》裡講,任何一顆恒河的沙粒都包含着整個宇宙。每個孩子也都是一個小宇宙,需要我們心懷謙卑地以誠相待。作為父母或教師,如何檢驗我們對待孩子的辦法對不對,如何避免被一些所謂的“教育專家”或“心理專家”誤導,有一個簡單的測試方法:你在讓孩子哭泣、憂郁、屈服,還是讓他歡笑、平和、悅納——此方式不僅用于自我鑒别,也可用于判斷專家水平高下——不要用教育意圖來說事,也不要用專家名氣論高低;教育的對與錯,用孩子的表情和反應足以判斷出來。

      隻要方法對,不但能讓眼前的事情從“山重水複疑無路”跨進“柳暗花明又一村”,還能暗暗地滋養孩子的好品格,并使這好品格遷移。這就是教育的魅力,具有四兩撥千斤的功效。

      心得體會——

      這幾則教育故事,彰顯着教育智慧,更體現了為人父母者的高貴“仁心”。孩子是有尊嚴的生命,需要父母給予高規格的禮遇,讓愛有溫度,讓情更貼心。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