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努力進城,下一代就要加倍付出!

我父親51年剛剛結婚3個月,就随着大部隊進了新疆,我們兄弟四人都在縣城出生,我們的下一代通過高考去了市裡、甚至一線都市定居。

而我的叔叔安于現狀,守在老家的那片熱土,無論如何都不願意離開家鄉,結局一言難盡。


我的老家在豫南一個村莊裡,祖父輩有點土地,供我的父親和叔叔都讀了幾年書,我的父親一度在縣城初中畢業,叔叔也是初小學曆。

全國解放後,父親和母親(有婚約)在雙方老人的操持下走進了婚姻。

當時百廢待興父親在老家也沒有好的出路,就選擇了到西北當兵,母親在老家一邊幹農活一邊上小學。

父親跟着大部隊剿匪,後來就地轉業到新疆建設兵團,因為有點文化,集中培訓後就在牧區當了一名畜牧技術員,負責牲畜品種改良。


1956年,家鄉大批青壯年勞力到兵團支邊,我母親初小畢業也加入了支邊的行列,一年後父親寫了申請報告,母親這才和我父親團聚,然後我們兄妹四人陸續出生,家庭穩定下來。

自然災害那幾年,我父親寫信邀請我叔叔來新疆發展:“這裡需要大批的青壯年,你來這裡一定會有不錯的發展。”

“邊疆自然條件那麼苦,風吹日曬,我才不去呢!”叔叔婉拒了我父親的邀請,“你和嫂子支援的那些錢,我們一家完全能度過難關。”

既然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父親也不再做無所謂的努力,隻好寄錢讓叔叔一家過得好一點,畢竟還有一個侄子和一個侄女要養活。


此後,叔叔常年守着幾畝土地種糧食、種生姜,所得收入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我們家雖然父親在牧區工作,條件艱苦,但待遇不錯,職稱也跟得快。

母親在學校當司務長工資還行,一邊照料着我們幾個人的生活。

哥哥初中畢業就去了煤礦工作,成家立業後調到建築隊上班,累是累一點,相對穩定。

我高中畢業被團場派出去學習,畢業後被分配在畜牧獸醫站做化驗工作,結婚生子。

妹妹也有不錯的歸屬。

弟弟走進軍營,複員後還是穿制服的。


再看看我叔叔家,他和嬸嬸一輩子也沒有走出農村。堂妹子20歲就嫁人,老公也是附近的農民,半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土裡刨食。

堂弟不甘心一本子蝸居在農村,改革開放後進城打工,每年轉戰不同的地方,幹最累的活,掙得也不多。憑着吃苦耐來的精神積攢了第一桶金,回到縣城盤了一家水果店,夫妻兩個起早貪黑經營生意,在城裡買了商品房,總算走出了農村。

日子剛剛好轉,叔叔又得了胃癌,切除病竈,然後化療。

我父親顧及親情,每個月發了工資留下生活費,全部寄回老家,持續了一年,讓叔叔的生命延續了一段時間。可是後續治療跟不上,68歲那年叔叔還是走了。


而我父親中級職稱退休,拿着不菲的退休工資,和我母親相互陪伴着安度晚年。

平時哪個子女買房、買車,父親都包一個紅包,孫輩們考上大學,出手闊綽,逢年過節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

我們這一代都在父母身邊,而我們的下一代都有自己的追求:大侄子留在省城發展;外甥女在市裡當老師;我家女兒甯可北漂也不願意回家鄉;小侄子目前研究生在讀,大概率就留在外地了。


想當初,如果我的父親守在家鄉,我們這一代就要自己拼搏往前沖。而父親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跟着部隊槍林彈雨走過來,才把家安在了城裡,我們才有資本托舉我們的下一代站在更高處。

而我的叔叔恪守土地,不願意舍棄溫柔夢鄉,他的下一代就要付出雙倍的努力,才能有能力托舉下一代。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