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109常能珲《我就是那一棵開花的樹》

發一篇2018年的舊文。


我就是那一棵開花的樹。美麗綻放,隻為自己觀賞。

都說美是為了賞心悅目,常常,我們總是不自覺就認為美和努力是給别人看的。期待别人說“哇,她好漂亮”“他好認真努力”。不過都是逢場作戲,不過都是自欺欺人。夠了吧,生活的主角永遠是自己,“做自己世界的主角,不要做别人世界的旁觀者。”這甚至成為我的座右銘。

因此每每有人在說他的親戚家很有錢,朋友很厲害,各個方面都是翹楚  的時候,我隻是沉默。

因為我不能說我的朋友親戚也厲害(那不是我的生活),他們也有他們的苦惱。

我也做不到随聲附和,這讓我想起葉聖陶先生的《隔膜》——都是事先準備好了的蓄音片,交流的時候各自查找播放。可不就成了一種悲涼。

我也不能主張我的觀點:告訴他們,過自己的生活就行了。因為這會引起公憤,我便成了一個“假清高”,因為每個人的世界觀不同,我需要尊重。

我是一棵開花的樹,晚間閱讀席慕蓉的《一棵開花的樹》的時候我思考甚多。

為什麼說我就是那一棵樹?了解了創作背景後,我再去讀詩我漸漸明白。樹不是情人,我也不是樹的情人,我隻是一棵兀自開花的樹,我開心而認真地做自己,過自己的人生,是自己世界的主導者。一棵樹,卻有了我不能企及的人生高度,慚愧不已。

這一棵開花的樹,雖然知道自己不容易被伯樂發現,但是他,有強烈的被發現的渴望:“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看,我是希望你們見到我的,但要在我最美麗的時刻。我現在還不美麗,所以,努力吧,等你足夠美麗了,路人都會被驚豔到的。

我是一棵開花的樹,我知道命運早已注定,每一段情都有上帝特定,都是佛祖五百年前的允諾,因此我“長在你必經的路邊,陽光下慎重地開滿花朵”——等你。這叫命中注定,躲不過,逃不開。而且,我已經等了五百年,叫我怎能不認真對待這份情。我必須認真,慎重開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企盼”。百年兩世的修煉,就隻為你路過的那一刻,讓你遇見,而那一刻,我最美。

于是等到你來的時候,我顫抖,整個世界都像在顫抖,我等待的熱情已經迷醉了我的左右腦,我期待,你的哪怕一眼的注視。

但,你來了,你又走了,終究還是無視。我以為我等了五百年的一次美麗綻放能夠換來你的回眸一笑,可你還是無視而去。

罷了,就罷了,再美麗的花瓣終究要凋落,再持久的芳香最後都要飄散,哪怕已經是修煉五百年的盛開,也隻能暗淡落地。落地的那一刻,仿佛從遠方傳來玻璃破碎的聲音。

直到這一刻,我才真切的明白,花,是盛開給自己的。

五百年的修煉我等一刻的回眸,五百年的修煉讓我涅槃重生,下一個五百年,我還要做一棵開花的樹,美麗綻放,隻為自己觀賞。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