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今天周末,兒子要求到附近的景點“三仙山”去看一看,這個景點是人造景點,可範圍确實很大的,裡面也有很多東西是值得一看的。可我聽到我兒子要去看心裡就有一些發虛——畢竟年歲在這兒,跟着這個小家夥一路走下來會累垮我的。

還是咬着牙答應了兒子,果不其然兒子一進入景點兒就急忙急火的跑了起來——他一進門兒就看到一個人工湖,中間有一個大假山足足有20多米高,造了一個人工瀑布。

小孩子有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想看到水流是怎樣形成的,我們圍着人工湖轉了一圈兒,找到了假山的入口,一層一層的往上爬,每一層的台階有三十二個,每一個台階兒大約是15cm。

...

這樣到了第六層就足足有20多米呢!假山上的瀑布分為三個,“嘩嘩嘩……”流淌個不停。當然小孩子呢喜歡一會兒就沒有了興趣,接着往下走。

這裡呢主要是一些宗教信仰方面,而且呢是儒釋道雜糅在一起,知道講給孩子聽,孩子并不一定能記住,可還是耐着性子一點兒一點兒的講給他聽!

這裡的景觀主要借助于我們蓬萊的那個三仙山傳說,有三個人工湖——蓬萊、瀛洲、方丈,這三種宗教糅雜在一起,想給一個大班兒的孩子聽也有點兒吃力。

不過我耐着性子講着,孩子呢當然他的注意力不是在聽這些東西,而是有些新奇。特别是這裡還有自助解說——在每一個場館裡面都有一個二維碼介紹的,用手機一掃就可以自助解說了,兒子每到了一個地方都讓我掃一下,他拿着手機聽一聽。

我最為難受的是這裡面有很多假山,而我現在又穿的是一雙皮鞋,跑的急,我也跟着急,假山的台階是用石頭鋪的,間距大,而且石頭奇形怪狀的,不一會兒就被踢的開膠了。

這我想起來我七年級第一次到大城市煙台的場景。爸爸的主要是想領着我去那裡的南山公園玩兒,我當時已經是16歲了,活蹦亂跳的,而爸爸當時58歲,氣喘籲籲的跟着我,怕我一個小孩子跑丢了!

南山公園和這裡也是有相似的地方,特别是那些雕欄畫棟的長廊——想當年我是遇到了這種地方也嗖嗖嗖的跑着;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輪回着,兒子也是到了這種地方嗖嗖嗖的跑着。

“唇焦口燥呼不得!”我此時此刻也深深的體會到父親當時的心情了,而現如今我和父親已經陰陽兩隔了,已不能将自己内心的愧疚在他老人家面前說出來……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