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薦一本書 || 編号:[1817]

...

我們犯過的最大的錯誤不是做錯了什麼,而是該做的沒做。

----【書朋撿話】

閱讀需要每天堅持,這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要相信堅持和積累的力量。

【每天推薦一本書】第1817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你好,我是劉書朋。

今天,我推薦的這本書是:

《芯片戰争:世界最關鍵技術的争奪戰》

作者:

[美]克裡斯·米勒

(Chris Miller),美國塔夫茨大學弗萊徹學院國際史副教授,美國企業研究所珍妮·科克帕特裡克(Jeane Kirkpatrick)客座研究員,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歐亞區主任,宏觀經濟與dyzz咨詢公司格林曼特主任。《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媒體特約撰稿人。擁有耶魯大學曆史學博士學位和哈佛大學曆史學學士學位。

本書内容的簡單介紹:

芯片是現代世界賴以生存的稀缺資源,就像石油一樣。如今,軍事、經濟和地緣政治力量都建立在芯片的基礎上。從制導導彈到微波爐,從智能手機到股票市場,一切都離不開芯片。誰在芯片設計和制造領域保持領先地位,誰就能在科技和經濟等領域産生巨大的優勢。長期以來,美國、日本、韓國以及歐洲各國,都在芯片設計和制造領域進行激烈的競争,以圖赢得這場立足于科技之上的戰争。

經濟曆史學家克裡斯·米勒在書中較為完整地描述了各國為控制芯片技術而進行的長達數十年的鬥争曆程,解釋了半導體在現代生活中發揮的關鍵作用,以及美國是如何在芯片設計和制造中占據主導地位,并将這種技術應用于軍事系統的。

本書集科技冒險、商戰故事、大國博弈于一體,分析了芯片崛起的曆史,以及以控制芯片行業的未來為目的的日益複雜的地緣政治權力鬥争,對理解當今的政治、經濟和和科技至關重要。

已閱書友的書評比簡介更精彩,

一起看書評:

這本書能回答Walter Issacson的Steve Jobs與Elon Musk收到的批評:有太多遠比Steve、Elon偉大且更影響科技創新、發明的先驅,他們技高人膽大,他們不畏艱辛勇攀高峰。創新者可能是暴君,但并不是唯有暴君才能引領創新。從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老闆手下集體辭職,創辦仙童,締造了矽谷,改變了世界,entrepreneurship固然可貴,但科學的演繹永遠更深邃迷人。讀朝代的曆史總是讓人感到荒涼,可讀科技史,那種包含生命力的好奇心與探索之美,讓人備受振奮。仙童的芯片雖然僅在登月計劃中小小的參與了一下,但沿路展開的科技樹生長,再跟社交網上流行的conspiracy theory比較看,制定決策把握方向的人看不清後果是大家一起承擔,而大家又恰好是最沒參與感的地方,奈若何。

經濟學有一個概念叫市場勢力,在芯片競争中市場勢力的關鍵是你在整個生産網絡中位于何種節點。再小的節點隻要不可替代,也可以撬動整個世界。芯片的産業鍊已經如此複雜,以至于任何“全産業鍊”的做法都是浪費國家的錢,并且這種自絕于世界生産網絡的做法也沒有任何意義。btw,這本書真是同時把公知和赢學家兩波人的臉都打腫了啊,哪國的政府不是嘴上一套身上一套。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也是第一破壞力。在和平年代,半導體産業以創新驅動增長,促進國際産業分工協作,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不竭動力;在沖突年代,越南戰争讓美軍意識到技術可以賦能軍事,冷戰讓美國積極踐行“抵消戰略”,海灣戰争更是用一場降維打擊再次為全球霸主正名。在和平年代,芯片是大國崛起的技術基石和必要條件;在戰争年代,芯片是大國沖突的撒手锏和決定性因素。芯片是一場中國不能輸,美國輸不起的戰争。

同時在看《芯片簡史》,汪教授寫的書明顯更适合閱讀,當然這本書翻譯味兒太濃了,這幾年的閱讀可以判斷出,任何領域的書,都存在翻譯問題,所以會英語閱讀非常重要。

挺有意思的一本書,能讓人更進一步理解中美博弈背後的某些内在邏輯

以上是朋朋整理的書評,

僅供參考。

每本書都有祂專屬的信徒,

通過上面有限的信息,如果你已經對這本書好奇、感興趣了,

去讀一讀,看一看吧。

看過後可以來這裡留下你自己的書評。

最後是這本書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原作名】Chip war: The Fight for the World’s Most Critical Technology

【ISBN号】978-7-213-10995-9

【中圖法分類号】F407.63

【主題詞】芯片-電子工業-工業史

今天的推薦就到這兒,明天見

。。關注朋朋,遇見好書。。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