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物浦|The Beatles,歲月從沒走遠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Rock & roll then was real, everything else was unreal.
——John Lennon

3月,杭州,一個掙脫寒涼用力過猛,直接跌進遍地鋪滿燦爛陽光溫暖如夏的周末午後,窗外,萬物複蘇,花開似海,牆角的幾株玉蘭淩空怒放,空氣中彌漫着清綿沁脾的花香。

坐在電腦前,把凝望遠方的目光收回,打開記憶,音箱裡飄着The Beatles 的Yellow Submarine ,那些不斷重複的Yellow Submarine,Yellow Submarine……在空氣中歡快地飄搖、擴散,仿佛去與二月的利物浦那個陰雨的下午,彌漫在Mathew Street的持續不斷的現場音樂相遇、擁抱、旋舞。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相信這世上的每一座城市,在不同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白月光,比如某人、某物,一部電影、一首音樂,或者一支樂隊及其一切。

利物浦對一些人來講可能是最早的歐洲紅魔 LFC(Liverpool F.C.,利物浦足球俱樂部);對泰坦尼克号來講,是它的母港,因所屬的白星航運公司辦公室位于當時英國著名的制造業中心、工業革命重鎮利物浦,便将利物浦港注冊為船籍港;而對我,利物浦是馬修街、是洞穴俱樂部、是The Beatles,對,是披頭士、是甲殼蟲樂隊。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The Beatles,現代音樂的傳奇,無論按照哪個标準評價,都是流行音樂史上的頂流,說它是利物浦乃至英國的文化圖騰,應該一點不為過。

不要一提搖滾就意味着長頭發、皮夾克、嚎叫、磕藥,這是某些地域的狹隘認知,坐井觀天。The Beatles作為典型的英倫搖滾,使流行樂從聲音唱法、編曲寫詞、配器與演奏技術到對流行音樂的态度都引發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一直創新是他們演唱風格演變中的中流砥柱,是太多音樂人無法企及的。

其實很不幸,沒有像鄭鈞那樣讀書的時候遇到好外教,去深刻地認識搖滾,不然我可能也會狠狠地專研一下,仔細地扒開每個單詞每個音符看一看。

别說你的生命裡沒有過它,别說你的青春沒為之瘋狂過。沒有它先鋒音樂精神的颠覆性,之後包括Radiohead、Coldplay等絕大部分樂隊将不會存在;沒有它的反叛與革命,無數怒放的青春、經典的文學、激情的音樂人都不可能存在。

沒有它,我的青春可能就沒有因直擊心靈的震撼所引發的情緒波瀾與激昂而生的覺醒和美好。

2014年,是我狂熱于The Beatles的峰值時代,那時候,即便是敲擊鍵盤的節奏都是Merseybeat 。一次,于西雅圖EMP Museum,也是哼着黃色潛水艇,買了一張樂隊四人橫穿Abbey Road的巨幅海報,小心翼翼橫跨北美東西2500多英裡回到多倫多,沒有任何折痕。幾年後,盡管它已滿是歲月斑駁,也還是輾轉地跨越了東西半個地球,7000多英裡折合一萬多公裡帶回杭州,一直保留至今。

...

歡喜珍藏,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因為這是披頭士錄制的最後一張(第11張錄音室)專輯《Abbey Road》的封面同版海報。《Abbey Road》是無數樂迷心中最偉大的專輯之一,曾于500 Greatest Albums of All Time評選中名列14,同時它也是The Beatles的最佳專輯。1969年8月8日,攝影師Iain Macmillan(伊萊恩·麥克米倫)在無數張經典搖滾專輯誕生的EMI的Abbey Road Studios(Abbey Road錄音棚)門外拍攝了與專輯呼應的這張封面。

很多人去這條路上一睹真迹、拍照,我當然也早有期待,可是也有遺憾,不知道為什麼居然執迷不悟地一直以為這條街在利物浦,等都離開倫敦直奔利物浦時,才驚覺它是在倫敦,我居然與它擦肩而過。

不過也好,我會再去倫敦。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從利物浦Penny Lane的唱片店到漢堡紅燈區夜店駐唱、到回到倫敦,從艾比路錄音棚,再到屋頂演唱會,從征服美國到席卷全世界,這一切的傳奇,都起源于一個叫做洞穴的地下室。

某年某月某一天,突然就特别想去利物浦,還公示于一衆朋友,一想就是将近十年。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2024年那個二月,終得與利物浦擁抱。

Liverpool,英國西北從一小魚村發展起來的歐洲第二大貿易港,崛起于大英帝國全盛時期于大西洋、美洲新大陸與黑暗大陸非洲的主要港口的航行與貿易,之後逐漸成為有着厚重曆史、藝術、體育等文化底蘊的歐洲文化之都。

二戰期間百萬美國大兵登陸利物浦,帶來最新的運輸物資與美國唱片,成為英倫搖滾的溫床。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音樂之城,因為那是英國乃至全世界的流行音樂代名詞,披頭士的故鄉。

1955年的利物浦一所中學裡,作為貓王(Elvis Presley)粉絲,15歲的約翰·列侬和幾個不好好讀書的熊孩子一起玩出了個樂隊,并于1957年多番懇請下來到了以演奏Blues和Jazz、頂多是Skiffle(噪音爵士,俗稱搓衣闆音樂)為主的洞穴演出,當時美國藍調傳奇人物Big Bill Broonzy(大比爾·布朗齊)也在此巡演,蟲團隻能做中午場演出并被要求:“cut out the rock”。而作為The Beatles,于1961年才開始在The Cavern Club進行首演。

随着被布萊恩的發現,其後的三年中,近300場的演出,這個利物浦當時最火爆的地下室夜店見證了如同風暴般席卷全英的Beatlemania(披頭士狂熱),見證了The Beatles從一支小小的利物浦中學生草台班子的Merseybeat(默西節拍)樂隊橫空出世成為了全英、乃至全球流行音樂界最偉大的明星樂隊。1963年8月,The Beatles在這裡舉行了最後一場演出,之後再沒有回來。

6個月後,披頭士前往美國,一舉征服了美國流行樂壇,終結了“貓王”時代,被稱為British Invasion的開門人。

...

Pop group The Quarrymen, Colin Hanton(drummer) Paul McCartney(guitar) Len Garry(bass) John Lennon(guitar) Eric Griffiths(guitar).in October 1957.

...

On February 9, 1961, The Beatles made their debut at "The Cavern Club" in Liverpool, England

...

The Beatles 1963 Ringo Starr, Paul McCartney, John Lennon and George Harrison

而10 Mathew Street(馬修街十号),正是孕育出披頭士這支傳奇搖滾樂隊的The Cavern Club的所在。

其實一踏上鋪着青石塊小徑的馬修街,就如入時光隧道、一下就穿越到了老唱片吱吱呀呀一般的1960年代,短短的200米長的馬修街,到處是披頭士的影子,蟲團獨特的聲音在每個角落回蕩,每個角落也都在向他們緻敬,整條巷子融合在過去的旋律和現代的磁場中,曆史與狂熱攜手歡舞,在連綿不斷的打擊樂撞擊的喧嚣中,腳步輕巧、人已恍惚。

I want you

I want you so bad 哎哎哎

I want you嗚嗚嗚

I want you so bad哎哎哎(特别喜歡每句歌詞後面帶出的音尾,特别用中文标出來)

It’s driving me mad

It’s driving me mad

……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一路上持續不斷的現場音樂讓你情不自禁地就邁着颠步行走在這音樂的迷宮裡,為了表現得淑女,我竭力克制着自己搖頭晃腦。可各種重金屬器樂的铿锵聲、嘶吼呐喊的歌唱聲,紛紛從街邊敞開的窗戶裡、洞開的大門中撇開滿室情緒高漲尖叫着的人們,此起彼伏地湧向你,撩撥着你壓抑不住的身心律動,一路走過去,它們在每個角落招手,你會這個窗口望望、那個門口瞧瞧,恨不得分出九個身子,每個場地都停留一個。

一種五馬分屍般撕裂地流連與留戀。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這條起源于18世紀曾經卑微的航運倉庫街,喧嚣的外衣下是充滿活力的城市當代音樂與文化的強勁律動的脈搏。

走在這裡,如同走進了音樂的海洋,很多人被感染得在大街上開心得跳起舞來。不過在這個披頭士的The Cavern Club代名詞的街區,你會不顧其它一定要先下到洞穴的。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沿着樓梯盤旋而下時,靜谧的空間有些詭異,黑色主打的裝飾令人少許壓抑,從小就害怕地下空間的我竟有些喘不過氣來,怕有什麼幽靈突然出現。随着三十三級台階一步一步直下到三層臨近地面,空間豁然開闊、現場音樂轟然撲來,震耳欲聾:

Don't let me down, don't let me down

Don't let me down, don't let me down

Nobody ever loved me like she does(特别特别喜歡列侬唱的這句,抑揚頓挫到勾魂,尤其是69年Rooftop演唱會現場版)

Ooh,she does

Yeah,she does

And if somebody loved me like she does

Ooh, she does

Yes, she does

……

那一刻你就猶如在時空的靜谧隧道滑行穿越而出,全身活力細胞瞬間就被氣氛點燃。不用懷疑,我是一步一颠扭着走進地洞去的,還沒喝那。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轉過樓梯口望去,仿若時光倒流的世界。

洞穴裡一共兩個場子,前舞台是俱樂部的主要區域,是蟲團演出的場地,擁有标志性的拱門和舞台,像一個酒吧的Live House。駐場藝術家正在台上盡情演唱,我則在吧台取了一杯Jack Rabbit Merlot 沉浸其中,微醺中的我不用量子力學推論,就分明看到兩側塗滿粉絲簽名的磚牆都已沉浸在音樂的浩波中,那些曾經來到這裡的熙熙攘攘無數的聽衆喧嚣喊叫聲,在穹道的回聲中飄蕩。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Cavern Live Lounge 是俱樂部的後台, 需穿過主區域,沿着裡面蜿蜒的通道進入。

後台現場氣氛亦為歡烈,同樣有主唱在台上演唱,大屏幕上放映着披頭士紀錄片,用手看都知道那是Beatles vs Stones。人們團團圍坐,有的手持飲品、有的拍照,無論台上是誰,所有人都會随着音樂擺動、大聲合唱、鼓掌,像似開着一個世上最熱烈的大party,還沒等到去BAR台買酒的那刻,你就開始脫衣服了,準确說是脫外套,空氣被氣氛渲染得太炎熱了。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無論前台還是後台,每天從早到晚不同時段都有不同歌手與樂隊演出,并會在歌曲的間歇推銷他們自己的唱片。或許他們也期待有一天,能夠引發狂熱、成為第二支披頭士樂隊。

對許多歌手來說,能在洞穴的舞台上表演,便意味着上了“春晚”。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橫七豎八的甬道,顯而易見地被年代感所籠罩,兩邊牆壁挂着披頭士的海報,各種紀念品,樂隊使用的标志性貝斯和鼓,簽名的金唱片和吉他,甬道盡頭還有一間紀念品商店,銷售列侬同款的圓片眼睛、印着4人頭像的T恤、帽衫、印有披頭士字樣的吉他背帶、MIC等等。

花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去看那些舊照片,找尋時光的記憶。這裡經常會有很多來巡演的知名樂隊如The Rolling Stones、 U2、Oasis以及名家唱将如Eric Patrick Clapton(埃裡克·克萊普頓)、Lonnie Donegan (朗尼·多尼根)、David Bowie(大衛·鮑伊)、Stevie Wonder(史蒂夫·旺德)、Adele Adkins(阿黛爾)等在此向披頭士樂隊緻敬演出、向許多其他傳奇搖滾藝術家緻敬。而每周五、周六晚是洞穴俱樂部的披頭士狂熱之夜,屆時The Cavern Club Beatles (完美地複制的新樂隊 )和大家一起翻唱披頭士的經典歌曲。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Cavern 的第三個場所是Cavern Pub,位于Cavern 俱樂部對面。

在 Cavern Pub,也呈現着來自利物浦充滿活力和傳奇的現場音樂場景和最優秀的音樂家們,從 Oasis, Led Zep 到 Stevie Wonder以及演繹着從 50 年代至今的經典歌曲的精彩。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作為英國流行音樂的搖籃,标志着一個時代開始的馬修街已然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街道之一,不過,這條街的遺産并不僅僅取決于披頭士樂隊,它一直是無數音樂家的溫床,擁有着各種與其音樂曆史相呼應的出色酒吧、商店以及音樂人背後的強大企業。

除了The Cavern Club,和 Cavern自己的酒吧The Cavern Pub外,還衍生了披頭士在演出後會在那裡享用一杯的The Grapes、承諾擁有利物浦城最好的原汁原味Guinness黑啤的,卻被我發現居然有款叫做DUBLIN PORNSTAR的雞尾酒的愛爾蘭酒吧 McCooley’s 、和披頭士歌曲同名,說自己是利物浦Mathew Streets NO.1 的Rubber Soul 、号稱the banter flows as freely as the drinks的Flanagan’s Apple pub、甚至是在朋克搖滾的興起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很多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著名樂隊如 Ramones、The Police、The Jam、B-52'S、Human League 和 Talking Heads等進行過開創性表演的Eric'S、還有提供大屏幕足球、拳擊和其他體育賽事現場的利物浦最大體育酒吧 Legends Live Sports Bar 以及現場音樂超勁暴的Lennon's Bar 、The King John等酒吧和餐館,每個舞台都有着傳奇的故事在講述,每個場地也都有自己風格的音樂和自己獨特的魅力,世界上最有才華的音樂家們,世界樂壇的著名樂隊如OMD、Echo and The Bunnymen、Joy Division等紛紛着陸于此駐演或獻唱。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這裡也有披頭士樂隊的周邊産品。在洞穴酒吧對門就是著名的音樂名人牆,是由原址拆卸下來的磚塊制成的刻着曾在此演出的那些著名藝人名字的磚牆,作為曆史的見證。另外還有約翰·列侬的雕像、曾經的衣帽間服務員西拉·布萊克的雕像。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The Beatles無疑是流行音樂史上,影響了自1960年代以後的數代英國搖滾樂隊的音樂風格,其實你仔細想想,似乎每一個樂隊的靈魂深處,都少不了披頭士留下的烙印。

華燈初放,暮色煙霭收束進夜色裡,在喧嚣中、傳奇的吉他彈奏聲和深情曲調的回聲之間,馬修街的夜生活開始了。

而我,有些許的戀戀不舍,人已走出馬修街,魂好似還停留在哪裡。

Oh yeah

Alright

Are you gonna be in my dreams

Tonight

……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因為The Beatles、馬修街滾燙的激情、因為音樂和足球繁榮燈塔的地位,因為能滿足你對英國一切想象的輪船、碼頭、酒吧、音樂節、雨、霧霭,已被評為單身狗最适合居住的城市第二名。

利物浦是曆史和現在的充分呼應,是一直延續的生活和呼吸的活力。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

自拍版權© 遊世歡喜LatteSunset


夜色中,藝術氣息滿懷的利物浦,内斂沉穩。那些曆經幾百年從都铎風格,喬治式、維多利亞、到新古典主義、乃至當代的建築群随着車行向後閃閃而别,它們一直矗立在這個城市守望。

車内,那個旋律一直回響:

……

Remember to let her into your heart,

Then you can start to make it better.

……

Then you'll begin to make it

Better better better better better better, oh.

Na na na nananana, nannana, hey Jude...


2024/3/17杭州

原創作品,版權(文字、圖片)所有!嚴禁私自轉載!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