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讀(10)
今天是跟着小塵老師讀課标的第十天,讀的内容是《圖形與幾何》第二學段的課程内容。
還是重點看教學提示:圖形的認識與測量的教學。将圖形的認識與圖形的測量有機融合,引導學生從圖形的直觀感知到探索特征,并進行圖形的度量。
圖形的認識教學要幫助學生建立幾何圖形的直觀概念。通過觀察長方體的外表認識面,通過面的邊緣認識線段,感悟圖形抽象的過程。
在認識線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直尺和圓規作給定線段的等長線,感知線段長度與兩點間距離的關系,增強幾何直觀。
結合實際情境,感受同一平面内兩條直線的兩種位置關系,借助動态演示或具體操作,感悟兩條直線平行與相交的差異。
角的認識教學可以利用紙扇、滑梯等學生熟悉的事物或場景直觀感知角,利用抽象圖形引導學生知道角度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并比較角的大小。
結合學生身邊熟悉的場景,通過從不同方位觀察同一物體,引導學生将觀察到的圖像與觀察方位對應,發展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
圖形的面積教學要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直觀感知面積的概念,經曆選擇面積單位進行測量的過程,理解面積的意義,形成量感。
圖形的周長教學可以借助用直尺和圓規作圖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周長,感知線段長度的可知性,理解三角形的周長,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在探索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幾何直觀和推理意識。
圖形的位置與運動的教學。盡量選擇學生熟悉的情景,通過組織有趣的活動或布置需要較長時間完成的長作業,幫助學生認識平移、旋轉和軸對稱的現象,感知特征,增強空間觀念。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知道,在第二學段的圖形與幾何的學習過程中,要多創設适宜的情景,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借助直觀的形象來感知概念,理解意義,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步的來形成量感和推理意識。
- 上一篇 冬夜
- 下一篇 筆記|擱置想法,面向未來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