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的清明是踏青日,而後……
自從母親走後,任何與祭祀先人有關的節日還有傳統的良宵佳節,都沒辦法愉悅。今年的清明節同樣是痛徹心扉,而巧合的是,在媽媽健康的時候,最後一次去探望她竟是在2013年清明節那天,因為有假,就拖兒帶女地回了娘家,媽媽燒了我們愛吃的紅燒肉燒山粉圓子。小孩子耐不住寂寞,正好是茶葉開采的時候,上午到家後,就和孩子們上山去采撷野茶,拍照留念,與自然接觸,找尋點子樂趣,心情非常愉快,我們知道待我們玩夠,中午一定是有一頓豐盛的食物等我們大快朵頤的。
吃完午飯,采摘的新鮮茶葉不夠上手做,媽媽忙碌完之後,就拿個籃子同我們一道又去采摘。媽媽知道哪裡有茶樹,帶着我們披荊斬棘,穿行在雜樹從生的山間小道上,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們母女的竊竊私語,新鮮茶葉的沁人心脾的芬芳,自由伸展在雜草從中的怒放的野花......當時隻道是平常。那個清明節沒有紛紛雨,天朗氣清,那驕陽、那鮮嫩的綠葉、那笑臉、那歡語、那無瑕的心情,人間是不可再現了。
等采夠了可以入鍋做的分量,我們一邊指指點點我在此長大的小村莊的點點滴滴變化,一邊同孩子們調笑嬉戲着往家去,爸爸午睡已經起來,為了給孩子們展示茶葉的制作過程,爺奶倆竟然煞有介事地點起竈火,烘焙起那少的可憐的一點茶葉來。媽媽負責燒火,爸爸負責侍弄鍋裡的茶葉,那可都是技術活,一切都要适中才好。孩子們可興奮了,一忽兒給竈堂添火,一忽兒伸頭看看鍋中的茶葉,好奇興奮都寫在臉上,我想那時,他們的心裡一定是燦爛無邊的花海般美麗和芬芳。
爸爸是極愛茶葉的,平常人家雖無甚高級茶葉可品,但粗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這家裡現做剛出鍋的茶葉更是讓人垂涎欲滴,顔色和味道都是鮮活的,拿杯子泡來,喝上一口,你才知道沁人心脾、口有餘香是什麼滋味,待那一口熱熱的鮮綠的茶水經你的口、喉到達你的胃、腸,再閉上眼睛,此時你的四肢百骸恐怕已成了那春風中搖曳生姿的初放芽的綠葉片片,抑或飄渺成夏日早天裡的雲煙屢屢。
祖孫三代在鄉村老式的竈鍋邊其樂融融地完成了焙茶遊戲,當然不僅僅是遊戲,勞動後的成果就該到了享用的時候了。爸爸拿杯子泡來了一杯,溫柔地放在了已開始寫作業的小外甥女桌上,愛,是不需要過分渲染的就能知道,看不見摸不着的空氣也是能感知的,此時我看孩子松軟安适的背影透露着她此刻無比滿足的安全感,連那難啃的作文也因今天的勞作有了題材。
如今,媽媽離開我們三年了,天人永隔,此情此景難以再現,今年清明節悲情難耐,故做一首小詩,聊以安慰。
清明伴着陽春行,一時細雨一時晴。
他年踏青借清明,今遇清明難歡迎。
花自綻放草自青,此間已非那代人。
願将他鄉做故鄉,天上人間還與共。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