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本書,你将對美有了重新的認識
我喜歡看朋友圈,特别是有一位朋友,她在每天的朋友圈會發一日的餐食,或是一日的家居整理,其生活方式讓人羨慕,卻不及她的圖片驚豔。看她的圖片,簡直如欣賞一幅幅優美的畫,讓人瞬間繳械對美沒有任何的抵抗力。
但是我讀了《金閣寺》這本小說時,頓時對美有了新的想法。
這本書是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的一部窮究美的靈魂之作,是一個人走向毀滅的心理獨白。今天我們不來探究作家三島由紀夫的往事,也不來談論當時文壇的現象,我們隻談美。
這部小說是作家根據當時某寺廟中的一個僧侶放火燒掉寺廟的真實故事寫成。當時這名僧侶被逮住時,問他為什麼要燒掉寺廟?而這位僧侶的回答竟是寺廟太美。
美成了罪惡感的來源,這一點或許有很多人理解不了,我覺得這一想法主要來源于扭曲的心理。心理不正常,看問題就摻雜了惡的想法。
我相信美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當我們面對春景無限、萬物複蘇時,看到的是一種蓬勃的希望美;當我們面對落滿一地、金黃璀璨的銀杏時,看到的是一種心疼的凋零美;當我們面對山河海闊、曠野無垠時,看到的是一種寬闊的雄壯美……
美,更多的是感受,是幸福,是生活。你們是怎麼看待美呢?歡迎和我一起讨論。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