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蘇轼的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轉載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轼(1037-1101),字子瞻,号“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漢族,眉州人。北宋詩人、詞人、宋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元豐五年,蘇轼被貶黃州已有三年,這首《定風波》正寫于蘇轼前往沙湖途中,路中突遇大雨,蘇轼在序中寫道:拿着雨具的仆人先行離開,同行的朋友都感覺狼狽不堪,但我并不覺得。雨過天晴,心有感悟,便作了這首詞。

不要在意雨水穿林打葉的聲音,為何不一邊放聲吟詠,一邊悠然前行。拄着一根竹子做拐杖,腳踩一雙粗麻鞋,一身輕快,勝似身騎大馬。被雨淋着不過是件小事,有什麼好怕的?一身蓑衣可任憑風吹雨打。微涼的春風吹來,将我的酒意吹醒。擡頭看到夕陽斜照在前方的山頭,正是我要前往的方向。轉身回望一路走來遇到的風雨,歸去,對我來說,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蘇轼的詩詞、散文、繪畫等多個方面,均達到了文化藝術的巅峰狀态,不僅如此,蘇轼的精神品質和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影響了後世。讀蘇轼的詞,總能撫慰我們的心。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