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裡清歡

...

    11月15日,到天府機場送機以後,直接驅車南下了,下午晚些時候到了蜀南竹海遊客中心。16日、17日,遊玩蜀南竹海,18日本來要返回蓉城,臨時起意,決定繼續南下。


    蜀南竹海,原名萬嶺箐。少年時在書本上知道了這個景點。一直以為竹林在平地丘陵上,殊不知這兒的竹林全長在山地溝壑裡。


    主景區都在山上,貌似一個突出來的大塬。或如陝北高原一樣,上面比較平坦,周圍溝壑交錯。


    隻是不像那幹旱的黃土與稀疏的植被,山上山下、溝裡溝邊、漫山遍野的竹林森森,顯得翠綠翠綠的生機盎然。

...


    據查,蜀南竹海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最集中的天然竹林景區,以雄峻險、幽靜秀著稱,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雲山竹海,天上人間”的奇觀。


    蜀南竹海集竹林、山水、瀑布、湖泊、廟宇于一體,竹文化曆史悠久。


    蜀南竹海翠綠富甲天下,竹連山,山連竹,連接成片,簇擁成海,竹生态資源豐富,康養價值極高。


    購票後進入景區,住宿在山下谷底的萬嶺小鎮,一個名叫“竹裡清歡”的民宿。這是一對中年夫婦開的小店,集住宿、餐飲于一體。

...


    門前壩子外一條小溪流水,小溪外是一條進山的公路。在門前溪流邊上種植了很多品類的多肉植物。夫妻倆看起來懂得生活,也享受生活的美好。


    有時間就從山上找來一些枯萎的老樹根,包裹上青苔與泥土,在上面種活了很多的多肉植物,還有很多盆栽的多肉。


    多肉植物種類太多了,有葉多肉、根多肉、莖多肉植物等等,顔色也是千姿百态的,特别養眼,有一種醉人的美。


    我看着這些多肉植物,就像似大自然賜予的甜蜜禮物,在我們忙忙碌碌的生活裡,感覺它們是最治愈的風景。


    無需過多的照顧,隻需要一點點陽光、水分和土壤,它們就能自得其樂,蓬勃生長。


    看着它們呈現出的圓潤生機,頓覺呆萌的可愛,仿佛在訴說着自然的力量和自身的魅力。


    夫妻倆養了那麼多的肉肉植物,不僅為自己的日常生活帶來無盡的色彩與活力,也為我們外來的客人送上了一些冬日裡的欣喜和安慰,使萍水相逢的生活平添了幾分趣味和無言的美麗。

...


    淡季冷清,客人不多。夫妻倆挺能幹,一旦有功夫,倆人就輪換開車出去拉客人。住宿房間幹淨整潔,在夜晚低溫裡開着空調溫暖舒适。


    丈夫廚藝不錯,無論是晚餐的竹宴,還是早餐的竹荪、竹筍煮面條,做出來都是有滋有味的,主打一個竹筍子、竹蘑菇(竹荪蛋與竹荪),新鮮綠色。


    我們自帶了方便吃食與水果,中午是邊玩邊吃即可。竹海臘肉有點名氣,他們老家山上腌熏而成的,比外邊工廠裡成批量制作售賣的要好吃一些。


    他們家老人還采集野草樹葉晾幹,配制了獨特的草葉飲品,喝起來無藥味怪味,口感很好。離開時都買了一點帶走品嘗。


    本文就直接用了“竹裡清歡”為标題,也是感念那幾日的吃住遊玩皆開心,有一種竹海養生此處最好的感慨。

...


    這個景區門票無期限,隻要住在裡面不出去,遊玩多久,怎麼遊玩,都可以,很人性化,很适合自由行的走走停停與修身養性。


    我們驅車前往各個景點,遊玩了溝裡的忘憂谷、墨溪,參觀了竹海博物館,上山觀雲海看日出,走過翡翠長廊,登上觀海樓遠眺俯瞰竹海茫茫,觀賞了七彩飛瀑,遊覽了海中海、仙女湖等地, 打卡竹尖棧道、龍吟寺等地,漫步花溪十三橋,在觀雲台附近竹林裡還發現并撿起來不少的竹荪蛋,充分領略了一下竹海風光,細細感悟了一番竹海風情。

...


    溝谷裡的萬嶺小鎮境内有忘憂谷、墨溪、花竹溪三溪彙合形成的小橋流水景點,很适合閑庭信步,無所事事的閑散放松。17日我們全程步行往返,走完了忘憂谷和墨溪峽谷,做了一次充分的有氧運動。還參觀了博物館,感受了竹文化的悠久曆史與深厚傳承。


    我最喜歡在忘憂谷散步了。穿過谷口竹門,走過竹林七賢塑像、五疊屏、忘憂亭,一路沿着小溪蜿蜒而行。


    綠綠森森的叢叢竹林裡,掩映期間的幽幽小道,在清清涼涼的泉水陪伴之下,享受着竹葉間隙裡的絲絲陽光,累了還可以坐在竹亭裡觀水等風發呆。


    這時節遊人稀少,在偶爾清脆的鳥鳴聲中,我确實感受到了一種無憂無慮的輕松。

...


    走在墨溪峽谷裡,也會有忘憂谷相似的感受,不過思緒要淡然許多。之所以叫墨溪,是由于水中岩石的表面長出來黑灰色的地衣,看起來呈黑色,故得此名罷了。


    至于墨溪傳說,相傳為北宋詞人黃庭堅寫下“萬嶺菁”三個大字時,筆落染黑了溪水而已,全當一則美好的文化典故了。

...


    蜀南竹海博物館也在這條溝裡,主體建在墨溪河的水面上。它是一家以展示竹類專業、竹文化為主的博物館,集竹文物收藏保護、展覽、學術研究和社會教育于一體。


    參觀了館藏的竹編《清明上河圖》,這是鎮館之寶,還有其它竹床、竹編、竹雕等文化藝術作品。我驚歎其精細的工藝和别緻的造型,更感歎民間藝術的偉大傳承,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與活力。


    竹子全身都是寶。小時候老家山區,家裡房後側就有一大片竹林,主要是楠竹和磁竹。竹子可以編制成各種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就連枝枝丫丫都可以做成掃帚,竹根是雕塑的好材料。在我印象當中,凡有竹林和芭蕉的地方,一定居住着人家。

...


    16日早上先去了觀雲台,登高觀看南邊及西南邊原野田園風景,日出已過看雲海正好。傍晚路過雞冠嶺,登高觀看北邊及西北邊原野田園風景,正好看到了夕陽。

    不過最美的是早上,我站在觀雲台上,或者漫步在山脊棧道上,放眼之下,雲海茫茫中,遠方山巒起伏。


    俯瞰大地,山下的麥田、油菜田和星羅棋布的農舍若隐若現,朦胧中小河或馬路蜿蜒其間,恍然一幅田園好風光。


    遠眺前方,山脈次第延綿,遠處山脊條條,被淡淡的雲海隔離着,像山水畫白描或水墨渲染一樣,一輪接一廓的,自然過度筆墨協調。


    夕陽下的竹海及周邊大地有點朦胧晃眼,龍吟寺頂周圍有了金碧的光輝,峽谷裡已經幽暗寂靜。在光影的作用下,山巒溝壑,陡岩峽谷,明暗層次分明。

...


    觀海樓在翡翠長廊東側,8層25米高。翡翠長廊因其路面由“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當地天然紅砂石鋪成而得名。我邁步進入這條竹林驿道深處,登上觀海樓最高層。


    據說這是觀賞翠色竹海最好的地方。觀海樓看到的竹海茫茫,主要是墨溪和忘憂谷區域。我環顧四周,遠山近丘,竹海茫茫,翠綠遍遍,無邊無際。


    倏忽間盡然有點恍然如夢的感覺,偶爾還有點竹海無邊、回頭無岸的錯覺。


    在藍藍的天空上,白雲淡淡悠悠。翠綠的竹海茫茫無邊,遠處的龍吟寺和近處的索道纜車清晰可見,這是一幅多麼幹淨舒暢的畫卷。思緒神遊間,我感覺自己好似在虛無缥缈的空曠之中,不知所以。

...


    七彩飛瀑又名落魂台,可見其高深莫測與驚險刺激。與長白山大瀑布和黃果樹大瀑布相比,竹海的瀑布雖然體量小點,也是高處飛濺,從天而降,飛流直下,驚鴻一瞥,入了山澗深谷。


    站在對面山坡懸崖邊上的觀景台或棧道上觀看,這個瀑布的落差近200米,尤其在雨季,也是蔚為壯觀的。


    七彩飛瀑之上還有三級落差不大的小瀑布,它們合奏成連綿不絕的交響樂曲。與藍天翠竹掩映下甯靜的七彩湖水反差對照,動靜相宜,相映成趣。


    竹海泉水随處可見,給幽幽深深的竹海充滿了靈氣,大大小小的飛瀑、溪水與水塘、湖泊,時不時在溝溝灣灣的林木森森裡,給遊人深深淺淺的驚喜與遐想。

...


    走進海中海與仙女湖,發覺是個遊客玩累了可以随時小憩的好地方。這裡除了能夠靜思或發呆,還可以喝茶、打牌、劃船。


    尤其是仙女湖水清澈碧綠,有很多彎彎曲曲的河道叉溝嵌入竹林深處。乘坐在木船或竹筏上,留念往返于竹林倒影之間,或者穿行竹林小徑上,都是身心惬意的放松。


    微風裡陽光下的竹葉與竹影斑斓搖曳,随着遊船輕搖慢動,乘船的人們環顧四周,岸邊的人凝視觀望,各自都是别有一番韻味在心頭。

...


    竹尖棧道以竹子棧道為主,還有玻璃與木闆棧道,蜿蜒向前,曲徑通幽。走在空中看竹,站在竹尖看海。不經意間遊人自己就覺得有點居高不下的姿态了。


    竹尖長廊的高度與竹子比肩,行走其上,自我感覺有那麼一點點的小刺激和小浪漫了。


    漫步棧道上,放眼四周,一望無際的竹海,郁郁蔥蔥,我仿佛置身于翠綠色的海洋包圍之中,有點忘我,更有點不舍離開。

...


    龍吟寺,又名龍尾寺,坐落在海拔980米的九龍山上,也是觀竹海日出,俯瞰竹海的一個絕佳去處。


    據說,因這裡四面翠浪起伏,浩渺連天,天風吹蕩,竹濤聲聲,恍若龍吟,故名龍吟寺。


    我不想進入寺廟,也不想爬那一段階梯,時間緊就沒去了。那種風吹竹林嘩啦啦的聲勢,如浪潮漫卷的氣勢,就留待下次補缺了。

...


    花溪十三橋全長約5公裡,溪流順谷而下。驅車順流而行,一路溪流衆多而平緩。溪上有明、清以來建造的13 道小橋。


    來到某處小橋,下車走一走,我感覺這兒挺适合情侶散步,踏青賞花。或者帶着小孩子玩兒樂,家人朋友野炊小聚。


    聽說這個地方,陽春三月,桃紅李白,滿溪落花,蜂追蝶逐,甚是期待那個春暖花開的香薰時節。

...


    蜀南竹海的風景離不開竹子,生活也離不開竹子。自然的美景,加上生活的美好,就構成了文化的内涵,書寫了源遠流長的曆史。 


    幾千年來,這裡的人們就以竹為居,以竹為食。比如,竹樓、竹亭、竹廓、竹榭、竹屋等,構築的是依靠自然,詩意栖居。


    再如,竹床、竹椅、竹桌、竹簍、竹筐、竹碗、竹杯、竹筷、竹勺等,展現的取之自然,天人合一。

...


    由于竹海一年四季,天天鮮筍不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竹當然要吃竹了。


    所以久而久之,這裡的人們養成了自己特有的飲食習慣。竹筍、竹荪、竹酒彙聚的“全竹宴”,被稱為“天下山珍第一席”。


    據查,全竹宴,是蜀南竹海旅遊度假區的系列菜品,以竹筍、竹荪蛋、竹荪、竹菌、竹海臘肉、竹筒豆花、竹筒飯、竹荪酒、竹泡菜等“竹”菜彙成,又被稱為“熊貓宴席”。


    “全竹宴”共計有100多個菜品,且每道菜都跟“竹”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


    蘇轼曾有詩雲:“朝陽入北林,竹樹散疏影。短籬尋丈間,寄我無窮境。”蜀南竹海的魅力,短時間難以完全領略。


    我還需要時間來慢慢的體悟,期待下次或者今年就在開春時節,再去小住幾日。


    多親近自然,少與人糾纏。


    在忘我之中,竹裡清歡,無癡無求。在無憂之地,凝神聚氣,修身養性。


    海角天涯會有時,此心安處是吾家。


  (2024年1月6日寫于松原鏡湖,圖片為自己手機拍攝)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