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星空——星球建設描寫素材10條(三)
1、大紅斑嗎。我努力睜眼,卻看到黑灰的牆壁緊扣在我的眼前。大紅斑嗎,我想參加他們讨論。那是木星上的反氣旋,被觀測到幾百年來,流動卻穩定存在,像運河上的孤波。有人說,再過一百年,它就要消失了,也有人說,它會一直存在下去。紅磷從地表或是從洋流中揚起,翻騰扭轉,延展出可以通過三個地球那麼大的恒久不息的恢宏風暴。
2、“我敢肯定你沒有想過。但事實是,二千三百年以前,人類還離不開地球表層。雖然那個時候,人類文明已經有了非常發達的“科學技術,另外,地球的人口也已經增長到這樣巨大的數目,以緻技術上的任何失誤都會導緻千百萬人死于饑餓和疾病。為了保持已有的科技水平,而且在人口不斷增長的情況下還需要繼續不斷使它發展,就需要培養越來越多的科技人員。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科學的進展,培養科技人員所需要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了。
3、斯裡康達山還沉浸在黑暗之中,沒有半點預示黎明即将到來的迹象。隻有一條彎彎曲曲地升向星空、而又仿佛是奇迹般地懸在空中的狹窄光帶,才隐約地向人們宣告它——斯裡康達山的存在。摩根知道,那隻不過是一些路燈,是二百年前為了便于朝聖者和遊客們攀登世界上最長的梯道而安裝的;可是在他看來,這條同合理性和重力作用相對立的光帶,現在似乎成了他自己秘藏在心中的理想的化身。在摩根出生之前的許多個世紀裡,人們在他所無法理解的哲理感召之下,早就開始了他如今期望着完成的偉業。這就是他們所築起的、通向星際之路的最初梯道……
4、這是一個塵土飛揚的沙漠小鎮。一個八百年曆史的地下淡水湖滋養了這撒哈拉沙漠中的綠洲,從阿爾及利亞北部山區遷徙而來的人們聚集在這裡,種植椰棗樹,築起紅色砂岩的城堡,至今仍有上千人居住在奧斯曼帝國時期建立的古城之中。這裡曾經是那麼興旺,但随着塔曼拉塞特省優質天然氣田的發現,阿德拉爾省所有綠洲城市的居民朝聖般湧向相鄰省份,留下不願遷徙的人們守着舊城和每年春季準時到來的沙塵暴。
5、“我沒那麼容易受傷的,铎絲。正如我常說的,沒有曆史包袱的星球是快樂的。——事情是這樣的,大約在二千四百年前,赫利肯上興起了一群人,他們堅信赫利肯是宇宙中唯一有人居住的球體。赫利肯就是整個宇宙,包裹其外的是一個點綴着星辰的固态球殼。”
6、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人嗎?我不自覺地露出一絲苦笑。數百年來,人類一直幻想着“另一個世界”的存在,期許着聽到宇宙中其他生命的回音。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有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人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又将作出怎樣的反應?是喜悅,還是驚慌?或者是同《夜幕低垂》中卡伽什星上的人們一樣,望着在黑暗夜空中顯露身形的滿天星鬥,陷入恐懼和無邊的瘋狂?
7、為了制成這麼一個簡單的圓錐體,重新使用了兩種已被人們遺忘的技術手段。三百年前,鋪設在海底的水下電訊設施開始得到使用;當人們設法掌握把數千公裡長的電纜盤卷成圈的技巧時,曾經付出過一筆很大的學費。隻是在這以後,才做到了能夠不受狂風暴風的影響,以規定速度均勻地将電纜從一個大陸敷設到另一個大陸。過了一個世紀之後,出現了第一批有線制導的原始導彈。如今,摩根的“導彈”飛向目标的速度将比軍事博物館裡的這些古董快五十倍,而目标的距離卻要遠上好幾千倍。然而,它也有有利的條件:幾乎整個射程都處在完全的真空之中,而且目标本身是不活動的。
8、窗外的陽光透過淡藍的玻璃窗,在他的臉上映上一片淺淺的影子。外面的世界照舊繁忙混亂,穿梭不息地人群不斷交流更新的龐大信息庫如同海中無底的漩渦,把他的視線死命地拉下去,拉下去,無法自拔。那種輝煌無邊的力量讓他恐懼,也讓他着迷。那種的力量無所匹敵,可以吸幹大海,焚盡長空,這樣的力量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裡完成了人類數百年也無法完成的曆史,它探索了整個太陽系,将月球徹底變為人類的第二定居地,開始了火星的地球化,整個近地軌道覆蓋完成了太空站居民點,成功架設了地面直通近地太空站的天梯,并一步步占據空廣的海面與海底……
9、超過五十億噸當量的核彈傾瀉在月球上,導緻月球的地殼斷裂并解體。可月球仍然在自己的軌道上向前飛奔,核彈從它身上掀下一塊塊巨大的碎片,它們在月球身後拖成長長的尾迹,月球像是變成了一顆披散着白色長發的巨大頭顱。漸漸地,這束長發越來越茂密,仿佛海洋裡瘋狂增殖的水草,把那顆頭顱吞噬殆盡——月球土崩瓦解了。此後數百年的漫長歲月裡,萬有引力的大手将無數月球碎片理成一條漂亮的環,猶如銀線編織的絞索,牢牢套住了地球的脖子。
10、“咳咳……”阿西莫夫幹咳幾聲,似乎要趕走這鐵一般沉重的現實,“好消息是,毀滅母世界的兇手可能還得等上五百年才能發現我們。也就是說,我們還有五百個春夏秋冬。”
- 上一篇 海韻
- 下一篇 47青春檔案|她為啥會依戀他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