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陪孩子終身成長》有感

...

《陪孩子終身成長》圖書封面

剛讀完樊登老師的《陪孩子終身成長》,感覺很有道理,中間看到一些章節,聯系到自己的成長經曆會難過得想哭,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傷害,而這些傷害伴随着我們一點點長大,成為現在的大人,大人又把這些投射到新的親密關系,想想真是可怕,有時候我們沒有把愛傳承下去,而是把傷害傳承下去了。。。

我把《陪孩子終身成長》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目的是教會父母成為好的父母,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隻是伴随着孩子的出生角色發生了轉變,成為了父母,但是如何做好父母很多人是沒有認知的,第二部分是如果自己和父母的關系不是很好要怎樣和解,第三部分是大家生活中關注的一些問題和解決方案。

第一部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很深遠的,所有關系都是原生家庭關系的投射,想要和孩子相處融洽有些問題是要絕對避免的,比如家庭暴力,冷暴力,這些都會給孩子造成長久的不良影響,而要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和孩子形成良好互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培養孩子是一個複雜體系,不是簡單機械體系,在這個複雜體系裡要給孩子注入生命原始動力,其中最重要的三個支柱是:無條件的愛,價值感和終身成長的思維模式。這三者中做到任何一點都是很不容易的。

無條件的愛,其實是很難做到的,生活中很容易聽到一些人說無條件愛孩子,願意為了孩子付出所有甚至是生命,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又随處可見有些家長随意呵斥,罵孩子,甚至是辱罵孩子,不為孩子做良好的榜樣,在孩子的行為出現偏差的時候是最需要父母關愛的時候,而很多家長卻在這時候批評數落孩子,讓他們自尊水平降低。多少次父母批評甚至打過孩子之後在一旁生氣,孩子自己哭過之後還會反過來求得父母的原諒,孩子愛父母遠勝于家長愛孩子。而我們這一生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我已經三十歲,因為感情的事得不到家長的認同,媽媽會說如果你怎樣怎樣我就不要你了,這些話想想其實挺傷人心的,本質上其實就是說,你做的不對我就不要你不愛你了,就當沒有你這個孩子。做好父母是一輩子的事, 即使孩子長大成人了,甚至結婚生子了,年紀大了,父母依然是父母,是他們一直走在前面告訴我們人要如何度過40歲50歲,如何慢慢老去,如何面對衰老面對孤獨甚至最後如何告别如何離開,這些都需要他們教給我們影響我們,而首先我們要學會如何去愛。承認并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并且在這種情況下還依然愛孩子,會給孩子很大的精神力量,會讓孩子很安心的去面對生活。

有了無條件的愛,要繼續培養孩子自己的價值感,因為價值感不會自己獲得,需要父母的引導,而生活中大量的事實是父母在不停地打壓孩子,諷刺挖苦,有了進步之後也很少表揚,在有的家長看來孩子就是不能誇,一誇就開始翹尾巴。 而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肯定和表揚,需要家長來告訴自己做的很棒,需要知道自己的付出能夠改變一些事情,能讓重要的人感覺到開心快樂。

最後是培養孩子終身成長的思維模式,人的生活就像是旅程,也像是一場遊戲,我們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洗牌重新開始,遇到困難的時候把它當作一堂人生課,經曆之後就會更加坦然,以後遇到就知道怎樣選擇了,吃一塹長一智很重要,而不是一味的抱怨怎麼自己這麼倒黴,怨天尤人。 而生活中也沒有過不去的坎,完全看自己的心态,怎樣對待就會有怎樣的收獲。

以上是我我對第一部分的感想,第二部分是修複自己和父母的關系的,總結成一句話就是要感謝父母而不是原諒父母。感謝父母給我們的所有,即使他們沒有做到很好也要相信在當時的情況下父母已經把他們能做到的最好的給予了我我們。

最後一部分是一些讀者的生活問題和煩惱,其中有一個問題和自己想在的情況很相似,意思是父母年紀越來越大,女兒遠嫁照顧不到父母感覺很内疚,老師是這樣解答的,對于父母給予的愛不要求對等的給予,因為是對等不了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我們不能把生命還給父母,父母關系愛護我們,我們在愛他們的同時要把愛傳承下去,傳給下一代就好了,對待父母雖然你不能長時間陪在身邊,但是愛還在,關心還在,而生活中雖然有些孩子守在父母身邊,但是卻是在互相折磨,這又是何必呢?可能會想到父母會難過會孤獨,這取決于自己的看法,如果自己很快樂,父母可能就淡然了,而父母難過的時候他們有他們的父母,我們不需要扮演父母的父母的角色,即使父母的父母不在了,他們的位置還在,愛還在。

面對生活和未來,關于愛的主題尤其是家庭中愛的主題還有很多值得學習,如果真的想改變生活,有時間讀讀書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