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徐丁心《毛澤東·痛失愛子 》

      内容梗概——

      新中國成立後,面臨的是一個瘡痍滿目的爛攤子。被長期的戰争和國民黨的腐朽統治破壞的國民經濟,已經處于崩潰的邊緣。1949年,全國的鋼鐵産量隻有15.8萬噸,絕大多數工廠企業不能開工,面臨着倒閉破産;在農村,大部分地區還沒有實行土地改革,國民黨撤退後留下了上百萬的土匪和特務,每天都在瘋狂地進行着破壞。那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年代,人們迸發出巨大的熱情,要改變祖國落後和破敗的狀況。

      到1950年,國家的局面初步穩定了下來,新中國進入三年緊張而令人鼓舞的經濟恢複時期。在共産黨和毛澤東的帶領下,新中國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就在人們為了來之不易的和平而喜悅的時候,戰争的陰雲又一次翻滾而來。

      1950年6月,與中國毗鄰的朝鮮半島上爆發了朝鮮戰争。美國打着聯合國的旗号,糾集一些國家的侵略軍大舉北上,而且不顧中國政府的一再警告,把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中國的獨立和自由受到嚴重威脅。10月,中國政府宣布派出志願軍入朝參戰,支援我們的兄弟鄰邦朝鮮人民,保家衛國。舉國上下,掀起了一股支援抗美援朝戰争的熱潮,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兒女,人們紛紛送自己的親人參軍到前線打仗。

      身為共和國政府主席的毛澤東也不例外,他要自己的愛子毛岸英參加志願軍,奔赴朝鮮戰場。這時,毛岸英剛新婚不久,毛澤東身邊的人都勸說毛澤東不要讓毛岸英去了。毛澤東耐心地說服大家,最後他意味深長地說:“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誰去?” 志願軍入朝之後,許許多多中國人民優秀兒女的鮮血灑在了朝鮮的土地上。毛岸英到了朝鮮戰場後不久,就在敵人的一次飛機轟炸中犧牲了。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給黨中央和毛澤東發了電報,報告了這個不幸的消息。這時,毛澤東正在感冒,工作又很繁重,周恩來便把電報壓了下來。1951年元旦後的第二天,毛澤東才得知了這個消息。

      當時,毛澤東正坐在沙發上休息,聽說兒子早已犧牲,他怔住了,似乎不能相信這個殘酷的消息。過了好一會兒,毛澤東開始移動眼光,注視着茶幾上的煙。他伸手拿煙,拿了幾次都沒拿出來。一旁的警衛員忍着眼淚,替他拿出煙點上。屋裡很靜,毛澤東一言不發,隻是抽煙。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他終于發出沉重的一聲歎息:“唉,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 毛岸英犧牲的時候年僅28歲,此時,毛澤東已經57歲了,對一個年近六旬的老人來說,喪子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當彭德懷來報告毛岸英犧牲的經過,并對沒有保護好毛岸英而自責時,毛澤東卻安慰他說:“革命戰争總是要付出代價的。為了反抗侵略,志願軍有多少英雄兒女犧牲了呀。岸英就是這些成千上萬的烈士中的一個,一個普通的戰士嘛。不要因為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就當成件大事。是我的兒子,就不應該犧牲了?沒有這樣的道理。” 正是由于有了無數像毛岸英這樣的志願軍戰士,他們在毛澤東和彭德懷的正确指揮下,和朝鮮人民一道,經過三年的浴血奮戰,終于把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軍隊趕回了“三八線”,迫使美國人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當時簽字的美國将軍克拉克無可奈何地說:“我是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 抗美援朝戰争結束後,毛澤東同意把兒子安葬在朝鮮的志願軍烈士陵園。在綠樹和鮮花叢中,豎立着一座普通的墓碑,上面刻着幾個樸素的大字:“毛岸英之墓”。墓碑背面刻着這樣的說明:“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是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同志的長子。”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