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傳習錄》D9
今天心情指數:9分
感恩相伴,不僅是一生的相伴還是每日上班路上的夥伴
感恩冬季,體會着大衣帶來的保暖的效果
感恩高鐵出行,讓市場變化的速度加快
讀“答陸原靜書”
150,下功夫時,感覺心中沒有一刻甯靜,煩亂之心固然在動,澄明之心也在動。王陽明回複說:這是有意追求甯靜,因此愈發不得甯靜。煩亂之心自然是動,但澄明之心實則未動。【看到王陽明的回複,我覺得陸先生應該有一種被看見的感覺,沒有責備,而是看見其本心的實體狀态,最後還給了方法,讓其體會如何叫甯靜,好老師的模樣。】
151,良知就是心的本體,就是恒照。所以不存在發端與發端,存養它就好。
153,良知隻有一個,妙用而言稱之為“神”,流動而方稱之為“氣”,凝聚而言稱之為“精”。真陰之精就是真陽之氣的母體;真陽之氣就是真陰之精的父體。陰植根于陽,陽植根于陰,陰陽統一。【今天知道了陰陽統一的說法,這個讓我對陰陽有了新的體會。】
155,動亦定,靜亦定。天理是不動的。時常認知、存養、遵循天理,就是不看不聽,不思不做的意思。【現在的腦子中有很多中想法,對動與靜的認知,不僅僅是停留在表現的動與靜,有上文提到的恒定的意思吧】
156,凡是看古人的言辭,在于用心體察、通曉其義,如果拘泥于文字,那麼“靡有孓遺”這句就該理解為周朝确實沒有遺民了。“動靜無端,陰陽無始”,這個道理對于通曉大道的人可以默會而知,卻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窮盡。
159,澄明之心是不動的,因為它來自心之本體的自然明覺,所以不曾動,動了便是妄。
164,對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有了進一步認知,如果可以做到知行合一,學知利行,困知勉行也可以說是生知安行。
165,真樂時刻存在,隻要一念開明,反求諸已,就能感受到這種快樂。
166,聖人緻知的功夫,是最為誠摯而沒有一絲一毫停息的。聖人良知的本體,皎潔如明鏡,不曾有纖毫染着,美醜随時在鏡中顯現出它的形象,而明鏡本身也并未受到沾染,這就是所謂“情順萬事而無情”。
【柯言慧語_閱讀體會】對良知的認知,有了更深刻的體會,而不僅僅是現代人對良知的淺淺理解。良知即是道,良知自在人心。
- 上一篇 女生長期漂亮需要:
- 下一篇 D11:能承擔責任的人,走得更遠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