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效率腦科學》上

一本關于腦科學的書籍,作者采用場景重現來講述大腦的工作原理,通過生動的比喻—前額葉比作舞台,每個念頭都是上台的演員;抑制分心的腹外側前額皮質比作刹車系統;元意識比作導演—讓我們輕松地理解學術理論,幫助我們了解大腦。我們越了解大腦,就越能更有效能地使用它,并有機會把它改變得更好。先來了解大腦的幾個局限性:

- 有意識的思維活動涉及大腦中數十億神經元之間極為複雜的生物交互過程,思考會顯著消耗有限的能量資源,不同的腦力活動消耗不同。大腦的舞台空間很小,需要通過概括和聚焦來簡化信息,再把信息分組處理。思考時并行任務最好≤3,做權衡時選項最好≤2。想要輕松處理多項任務需要将部分任務轉化為下意識動作。

- 一次隻能進行一項有意識的腦力活動。不同任務間切換會消耗能量,準确性和表現也會大幅下降,永遠在線顯著降低智商。注意力是很容易會分散的!刹車系統是前額皮質的一部分,負責所有類型的抑制行為,工作非常耗能。反複練習各種刹車行為來改善刹車性能,包括用語言描述出心理模式、肢體動作,在沖動成為行動之前就捕捉到它。

- 壓力太大、太小都不行,壓力和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警覺程度&興趣程度—有關。試想令你恐懼的場面可以提高腎上腺素水平,利用轉換視角、幽默和積極的期待等新鮮感來提高多巴胺水平,通過激活大腦中除前額皮質以外的區域來降低多巴胺或腎上腺素水平,以此調和到恰當的壓力水平,才能讓自己進入巅峰狀态。

- 思維總會陷入僵局,這時讓大腦平靜下來,把腦電活動降到最低,降低錯誤答案對大腦的幹擾,做些好玩的事減低焦慮,在放松和快樂中産生洞察,傾聽腦海中細微的信号聯系,專注信息間的聯系,而不是鑽研問題本身,讓松散的連接得以建立。右腦主要處理信息間的聯系,它對洞察的産生有很大貢獻。

了解了這些局限,會對自己更寬容,也有更好的執行方法:

最重要的腦力活動往往耗能最多,比如優先級排序,在頭腦清醒時做;安排好決策與思考的順序,縮短決策隊列,提高思考質量;并行任務不超過3個,權衡時選項控制在2個;專注做事時,盡量排除所有外界幹擾源,清空思緒減少内部幹擾,察覺到自己一心多用時及時“踩刹車”;适當的壓力讓自己進入巅峰狀态;思考要左右腦配合,利用洞察破除僵局。

...

封面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