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讀寫|季羨林的《心安即是歸處》:三隻貓的往事
在季羨林的《心安即是歸處》這本散文集中,有相連的三篇散文,說的都是有關貓的話題。
盡管說的都是貓,但有同有異,各有側重。三篇散文的相同之處在于,對這三隻貓作者極盡喜愛,付出了真情。不同的在于一隻是老貓虎子,一隻是小貓咪咪,另一隻是咪咪二世。
按照文章排列的順序先說說咪咪,這是隻波斯混種貓的名字,也是文章的題目。
咪咪“全身白毛,毛又長又厚,冬天胖得滾圓。額頭上有一塊黑黃相間的花紋,尾巴則是黃的,總之,她長得非常逗人喜愛。”這隻毛茸茸的小貓,幾年來都是睡在季老的床上。
咪咪也有淘氣的時候,有一天它突然失蹤了,季老連續三個晚上都出去找,但是它在一個下午忽然又回來了,“雪白的毛上沾滿了雜草,顔色變得灰土土的,完全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一頭闖進來,直奔貓食碗,狼吞虎咽,大嚼一通,然後跳上壁櫥藏了起來,好半天不敢露面。”
從此以後,它就變了脾氣,那麼幹淨的咪咪,竟然變得拉尿不知。且情況越來越嚴重,桌上、床上、床下、地毯上“随處大小便”。曾經多麼驕傲的貓咪,不知在外面的幾天裡遭遇了怎樣的折磨和虐待,竟變得如此不堪。家人忍無可忍,非要把它趕出去,結果就是不準它再進門。
作者也沒有辦法,隻好在早上天不亮就打着手電出去找,和咪咪親近一陣子。我把作者的這段話抄錄下來:“我這樣一個走遍天涯海角飽經滄桑的垂暮之年的老人,竟為這樣一隻小貓而失神落魄,對别人來說可能難以解釋,但對我自己來說卻是很容易解釋的。從報紙上看到定居台灣的老友梁實秋先生,在臨終前念念不忘的是他的貓,我讀了大為欣慰,引為同志,這也可以說是貓壇佳話吧。”
季老到香港去講學,還在懷念北京燕園裡的咪咪,仿佛聽到咪咪的哀鳴,歸心似箭。
第二篇的标題叫老貓,這隻老貓叫虎子,隻是因為它身上長有虎皮斑紋,兩隻眼睛炯炯有神,虎虎有生氣,所以得名虎子。
“它脾氣也确實暴烈如虎,它從來不怕任何人,誰要想打它,不管是用雞毛撣子,還是用竹竿,它從不回避,而是向前進攻,聲色俱厲。得罪過它的人,它永世不忘。”
但是虎子卻把咪咪當做自己的親生女兒,本來沒有血緣關系的,可是虎子就要這樣做。
它把從外面找到的好吃的東西麻雀、蚱蜢,蟬……都叼回來給咪咪吃。
當咪咪生了兩個小貓後,又是虎子日日夜夜把小貓摟在懷裡,吃奶怎麼辦呢?虎子叼着小貓,從這屋追到那屋,找不願意喂奶的咪咪給小貓喂奶。
又過了幾年,咪咪有八九歲,虎子有十一二歲了,咪咪出去了不肯再進屋,門口的貓食沒有動過,作者到處尋找,人們告訴他:“貓們有一種特殊的本領,能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壽終,到了此時此刻,它們絕不待在主人家裡,讓主人看到死貓感到心煩或感到悲傷。它們總是逃了出去,到一個最僻靜、最難找的角落裡,地溝裡、山洞裡,樹叢裡等候最後時刻的到來,因此養貓的人大都在家裡看不見貓的屍體。”咪咪就這樣以自己的方式告别了。
第三篇咪咪二世。咪咪走了,季老一定要找一隻同咪咪一樣的白色波斯貓,後來朋友真的送來一隻同樣毛長尾粗的波斯貓。為了與咪咪區分,季老就把它叫做咪咪二世。
這下又忙壞了虎子,又把它當做自己的女兒,找好東西給它吃。
這咪咪二世很讨人喜歡,白天季老寫作疲倦了,就到樓下小山下池塘邊去散步,咪咪二世就跟着咬咬褲腿兒,用爪子撓撓腳,走到哪裡跟到哪裡。“據有經驗的老人說,隻有狗才跟人散步,貓是絕不肯幹的,可是我們的咪咪二世卻敢于打破貓們的舊習,成為貓世界的叛逆的女性。”于是小貓跟着季羨林散步,就成了燕園的一奇。
三隻小貓是不是很可愛呀?難怪季老這麼喜歡它們。
- 上一篇 教學劄記·紅樓迷
- 下一篇 晚燈随筆834嘲心凡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