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養而親不待
昨天關于父母老去的文章,其實寫的有些許倉促,并沒有寫完。
最近在整理搬家的事情,看着曾經買過的一樣樣東西,回憶湧來,想着自己成家立業時,添置的每一件東西,便不由自主地會回想起在兒時家裡面添置的一件一件大件家電時的情況。
那是90年代,我還非常清晰的,記得當時家裡裝一個電話,花了4000,買一套最簡易的帶唱片和磁帶功能的音響花了700。當年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其實父母還是有過猶豫的,畢竟在當時那個年代,父母是雙職工,盡管收入不能算低,可是對于整個家庭來講,這也不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我卻記得非常清楚,為了買那個音響,我甚至于在當時還和父親有了些許不愉快,現在回想起來,已經身為人母的我突然明白了,作為父母,需要對每一筆錢的支出,做一個充分的規劃和考慮,尤其是在那個年代,但當時的我卻渾然不知,總以為,每當說我想要,父母無條件的給予,這是一種理所當然,但現在我明白,這種理所當然是父母給予你無私的那份愛,父母給予了我他們能所給予的全部。
再看着父親年邁的背影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那時候是那麼的不懂事。
而如今,我已成家立業,工作也算是體面,但依舊不能夠常常陪伴在父母身旁,所以“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時常會在我耳邊冒出來,尤其随着父親年齡的增長,但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都無奈,或者說是每一代人的無奈。
所以昨天在回去的路上,我心裡想,多去看看父母吧,哪怕每次隻是停留十幾20分鐘,去看一眼,我相信父母内心一定是開心的,于我,則是減少日後的遺憾吧……
- 上一篇 關于學生寫作文的“那些難”
- 下一篇 吃早餐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