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仁寺
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十月十二日至二十五曰,康熙皇帝巡視陝西,“朕存心天下,眷顧西陲,唯茲關隴之區,實切封疆之重。歲當葵末,特舉時巡。”在西安“閱武之傾,周覽地形,相其爽垲,命創招提。”“五陵六郡之衆,回向香城;外藩屬國而遙,群遊淨土。贲神光之常護,上以祝慈壽于無涯,助王化之遐宣,下以錫民庥于有永,其亦朕綏化寰宇,順導烝黎之至意”。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清廷撥款修建于西安明城牆内西北角的佛寺落成,康熙皇帝賜名“廣仁寺”,禦筆親書“慈雲西蔭”匾額及《禦制廣仁寺碑》碑銘,欽定其為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格魯派道場。
公元七世紀左右,佛教從天竺和漢地傳入西藏,逐漸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藏傳佛教。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宗喀巴(公元1357年—1419年)創建甘丹寺,格魯派(又稱黃教)正式形成,是藏傳佛教形成時間最晚、影響最大、信衆最多的教派。其根據活佛轉世說建立了達賴、班禅兩大傳承系統。宗喀巴的弟子克珠節、根敦朱巴分别成為第一世班禅、達賴。 格魯派提倡“緣起性空”,主張“止觀雙修”、“先顯後密,顯密并重”等。 元、明以後在中央及地方政府支持下盛極一時。
西安廣仁寺是陝西地區唯一的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是中國唯一的綠度母主道場。 度母(聖救度佛母)源于古天竺,據《度母本源記》:觀世音菩薩觀察六道衆生,發現未被救度的仍然很多,因此傷心落淚,淚珠化作蓮花,從中生出各色度母,紛紛立誓願一起共度衆生,是藏傳佛教的重要本尊。救八難度母身呈翠綠色故稱“綠度母”,是二十一度母之主尊,藏語稱“卓江”,認為是唐文成公主所化。
唐貞觀8年(公元634),吐蕃贊普松贊幹布遣使大唐,唐太宗遣馮德遐出使吐蕃。松贊幹布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遭到唐太宗的拒絕。由于當時吐谷渾王諾曷缽入唐朝見,吐蕃特使回來後便告訴松贊幹布,聲稱唐朝拒絕這個婚約是由于吐谷渾王從中作梗。唐貞觀12年(公元638),松贊幹布借口吐谷渾從中作梗,出兵擊敗吐谷渾、黨項、白蘭羌,直逼唐朝松州(今四川松潘),揚言若不和親,便率兵大舉入侵唐朝。牛進達率領唐軍先鋒部隊擊敗了吐蕃軍,松贊幹布在唐将侯君集率領的唐軍主力到達前,退出吐谷渾、黨項、白蘭羌,遣使謝罪,再次請婚,派人攜黃金五千兩及相等數量的其他珍寶來正式下聘禮。《舊唐書.吐蕃傳-上》“貞觀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棄宗弄贊(松贊幹布),令李道宗持節送公主于吐蕃。弄贊率其部兵親迎于河源。”文成公主雖不是唐太宗的親生女兒,但在吐蕃地位很高。《賢者喜宴》載:“松贊幹布登臨歡慶的寶座,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後。”《敦煌吐蕃曆史文書》記載,有贊蒙尊稱并且去世後享有祭祀,是地位不低于吐蕃王後的人擁有的待遇,松贊幹布的後宮裡僅文成公主擁有這個待遇。他非常喜歡賢淑多才的文成公主,專門為她修築了有1000個房間的布達拉宮,宏偉壯觀。後經過多次擴建,形成如今的規模。布達拉宮中現保存着大量内容豐富的壁畫,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難吐蕃婚使噶爾祿東贊的故事,文成公主進藏以及抵達拉薩時受到熱烈歡迎的場面等。松贊幹布迎娶文成公主後,唐與吐蕃之間關系極為友好,使臣和商人頻繁往來。松贊幹布十分傾慕唐文化,并派吐蕃貴族子弟到長安國學讀書,“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永徽元年(公元650年),松贊幹布去世,文成公主繼續在吐蕃生活達30年,緻力于加強唐朝和吐蕃的友好關系,深受百姓愛戴。永隆元年(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吐蕃王朝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拉薩現仍有為紀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曆史。《吐蕃王朝世襲明鑒》載,文成公主的陪嫁有“釋迎佛像、珍寶、金玉書櫥、360卷經典、各種金玉飾物”,還有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蔔筮經典300種,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醫方100種等入藏。文成公主笃信佛教,在拉薩建造小昭寺,協助泥婆羅(今尼泊爾)尺尊公主修建大昭寺。文成公主從長安帶到吐蕃的釋迦牟尼像至今仍保存在大昭寺,寺前的公主柳即為其親手所栽。
傳說文成公主嫁于松贊幹布進藏時,将佛法三寶及佛祖十二歲等身像一同帶去,這對藏傳佛教的創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把佛像的蓮花寶座留在了長安開元寺。唐太宗看見空着的寶座很是煩悶,這時綠度母開口對太宗說“我來在此代佛祖度化衆生吧”,由此聲名遠播。 清代将其改供于西安廣仁寺,成為文成公主在長安的奉地。2006年10月15日“夢回長安古城,重走唐蕃古道,喜迎文成公主回娘家暨佛祖十二歲等身像重現長安”大型佛事文化活動,在西藏拉薩大昭寺舉行隆重的開光大典,16日啟程。29日,文成公主雕像及佛祖十二歲等身像(世界上僅有兩尊,另一尊在西藏拉薩大昭寺)迎入西安廣仁寺。
廣仁寺也是西北和康藏地區的大喇嘛進京路過陝西時的行宮。清乾隆皇帝禦書“佛教聖地”匾額。慈禧太後禦書“法相莊嚴”匾額,賜楠木龍床,楠木龍燈一對。藏經閣保存有中國最完整的一套明版《大般若波羅密多經》(共6600卷)。 2008年在西安廣仁寺山門外修建了八座如來寶塔,以紀念釋伽牟尼佛一生八大功德。山門頂上立有雙鹿法輪圖,法輪象征着佛、法、僧,雙鹿喻指信衆,是藏傳佛教的重要标識。
- 上一篇 漫川關戰鬥紀念碑
- 下一篇 我的2024年上-會計、英語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