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驅動9》86:原來我在這個世界的倒數第二層!
真正的愛自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和感興趣的事情,讓現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
破開迷霧,走出迷途,回歸凡人路
你好 !我是凡人米兔
周嶺先生說:改變自己的關鍵是創造價值(改變自己并影響他人)。自問:“這篇文章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後再看還有價值嗎?如果沒有,那就沒必要寫了。
我們必須想辦法生産有長久價值的文章,創造對自己和他人長久有用的思考,摒棄一切不具備長久價值的内容。于是我自然選擇了這樣的策略:
• 力求每篇文章都追求底層、不碰熱點、不說個人碎碎念;
• 砍掉浮誇的表情、無意義的插圖及一切與主題無關的東西;
• 力求每篇文章都能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或改變一個觀念,而不是讓人情緒高漲一下後就歸于沉寂了。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此時,對待這些問題的态度就很關鍵了,因為從中可以看出我們的成長等級。
第一層:環境——都是你們的錯!
環境是最低層,他們遇到問題後的第一反應不是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歸咎到外部環境中,比如自己運氣不好、老師教的太差、沒有遇到好老闆......凡事都是别人的錯,自己沒有錯。這樣的人情緒不穩定,往往是十足的抱怨者。
第二層:行為——我還不夠努力!
行為是将目光由外轉為内,跟第一層的環境共同之處是單一性:一個怪别人一個怪自己。比如每天都學習、每天都寫作、每天都加班、每天都鍛煉......凡事每天堅持,一天不落,看起來很努力,但至于效率如何,現實結果如何似乎并不重要,因為努力到感動自己了,就可以心安理得了。
這是希望用相對無痛的努力數量取代直面核心困難的思考,在這種狀态下,努力反而為他們營造了麻木自己的舒适區。
這個模型把人的思維和覺知分為6個層次
看了這個解說,猶如當頭一棒,打醒了我這個裝睡的人。
好吧,這好像是我現在的狀态,可以說是近幾年的一直以來的真實寫照。停不下來的感覺,可以暫時迷惑自己:我已經很努力了,不管結果如何,我沒讓自己閑着。這竟然讓我不自覺地成為了自圓其說的人,連重新出發都不敢了,以至于蹉跎了這麼久,還在自我欺騙。
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從開店、考證開始,直至現在。上學時期,雖然也曾抱怨過環境如何,但還算是在不斷地成長,在懵懂中尋找自我的突破,時常也會思考人生的意義。那時還有嘗試的勇氣和戰鬥的力量。
不禁自問:這麼些年,我到底在忙些什麼啊?
未完待續!
如果你讀到了這裡,那麼下一個點擊的動作就權當是我們的握手禮吧:
很高興認識你,關注凡人米兔,讓我們共同覺醒,一起成長吧!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點個贊或留個言,我能看得見,你與我同在!
- 上一篇 靜心之道
- 下一篇 鑒絢素、悟琢磨:以“詩”言教兩典故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