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煩惱,小小的我們
(一)
曾經看到一張很有意思的圖片,一件很難的事,現在的感覺就有如一顆沉重的鉛球重重地壓在了形如螞蟻的人身上;一個月後人看待這件所謂很難的事情,就像舉着一顆籃球前行;而再過幾年後回想這件很難的事情呢,“完全就像踢飛一顆小小的球一樣。那都不是事,好不好?”
是為“時間可以治愈一切”。
(二)
這個學期在引光小站看到一篇講關于小學數學課本的文章,一位家長的評論讓我印象深刻,她說:發現教材真的有很多知識點可以挖,二年級第一單元講到兩點之間的直線是線段,圍繞“線段”這個概念可以幫助孩子理解很多典型的應用題。
剛好小孩上了二年級,我拿來課本看了一下,隻有一小段内容,又特意跟小孩講了一下“線段”,而這個學期下來,我真的體會到了原來很多的數學題,都是可以用它來幫助理解的。很多看似複雜的題,隻要用“線段”“簡化”示意,就可以很容易地解出來,小孩也能比較容易接受。
人類文明五千年,如果用線段表示,那一個人的一生,在這條線段上會顯得多麼短小,比例尺很小的話,那幾乎就成了一個點,或者肉眼不可見。
又該如何用“線條”來表示時間呢?是直線?是射線?還是線段?
(三)
記得一兩年前看過《锵锵三人行》的一期名為《廢墟星球》的節目,節目的嘉賓是著名的天文學專家鄧李才,三個人在篝火對話,漫談天文宇宙,節目的最後,周轶君說了一句:“您思考問題的計量單位是億萬年、五千萬年,都是非常非常大的單位,很好奇您看了天上的事,再看看地上的事,您的宇宙觀、人生觀中間好像有一個很大的差距。看事情的角度完全不一樣。”“在我們天文學家看起來,那些都是一個小事,學了天文學後,你對人生的事情都會看得很淡。”鄧博士說道。
仰觀宇宙之大,人類真的很渺小。莫言在《鍋爐工的妻子》中寫到:“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不過是一粒微塵。”
- 上一篇 也是一生(第二部)128
- 下一篇 一周複盤(2024年第二周)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