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辦一張“借機證”

(原創作品,5月19日發表于滁州日報)

...


疫情在家期間,讀五年級的兒子,除了上網課,總是喜歡逮着機會就拿起我們的手機玩個不停。

我不止一次的這樣訓過兒子:“你是個孩子,愛玩是天性,這一點我們做家長的理解,但是長大以後你要面臨激烈的競争,所以必須好好學習,增強自身本領,才能在未來立于不敗之地,這一點也希望你要記住。在适度的放松和休閑之外,一定要記得努力用功。”

雖然當面說他的時候,兒子點頭說記住了。可是一瘋玩起來,他就會把學習的事抛出腦後。

随着時代的發展,手機和平闆已經是觸手可及,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遊戲的問題也日益尖銳,在我們周圍,年紀小小的低頭族随處可見。雖然學校對此三令五申,老師不斷對學生加強教育管理,但到了校園以外就顯得鞭長莫及了。

孩子沉迷于手機遊戲的這個問題,令很多家長都頭疼不已,有的采取了死守嚴防,絕不準碰的态度,有的則放任自流,聽之任之的狀态。但是太嚴或者是太寬松,都會讓孩子無法适從,以至于效果不理想。

小區裡有一戶鄰居,家有一個13歲的男孩,因為家長絕對不給他碰家裡的手機和電腦,他居然省下家長給的早餐錢,偷偷拿去網吧上網,還夥同另外的同學,在學校門外的小巷,對單獨走的同學敲詐勒索,東窗事發之前,這個孩子的家長還一直以為他的孩子十分聽話懂事,根本不可能做出格的壞事。

雖然隻是個例,卻足以能提醒我們過度嚴打封殺并不可取,容易引發孩子的反叛心理。

在玩手機遊戲這個事情上,家長縱容和寵愛孩子的事例就更加多了。我隔壁有一個女孩,小學生,父母忙着做生意,生活起居一般由奶奶爺爺來看管。因為爺爺奶奶的疼愛,她一回到家來就沒日沒夜地玩手機遊戲,結果視力直線下降,長時間的用眼疲勞導緻了她不斷抽搐性眨眼,影響了外表的美觀。好在她的父母發現及時,通過治療,治愈了眼睛抽搐頻繁眨動的情況,但是視力下降産生的近視眼是不可逆性,就隻能配上眼鏡暫時解決了。

我自己深有體會,自從有了孩子,做了家長,在教育上就變成了一個矛盾體。太強硬,怕傷害了孩子。太寵愛,又怕變成溺愛。所以不能太尖銳也不可太放任。兒子是一個12歲的孩子,對于萬事萬物,都會充滿好奇心,對手機遊戲,當然也是會被自然而然的吸引,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的權力。另外,雖然手機遊戲會給青少年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但是,數字化不可阻擋地影響和改變着世界,不斷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比如可以上網課和接收消息。凡事都有好壞兩面,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否定新科技帶來的好處。所以,對于玩手機遊戲這一件事來說,我對孩子采取了寬嚴适中的态度,我用了一個自創的方法來控制他的遊戲時間以及方向,那就是我給孩子辦了一張“借機證”。

這個想法源自于孩子的一句話,那天兒子在寫作業,他遇到了一個需要上網查詢才能解答的問題,于是問我:“老爸能不能借你的手機讓我查一查資料。”

一個“借”字讓我想起自己上學的時候,我喜歡閱讀大量的課外書,常常泡在圖書館裡,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當然還不忘辦一張借書證,把喜歡的書借回去細細品讀。這啟發了我給孩子辦一張“借機證”的想法。

我給孩子辦的“借機證”就是借鑒借書證的做法。比如說,借書證是限量供應外借的圖書,每一次隻能2~3本,而且時間最多隻能一個月,如果還想繼續閱讀的話,就必須辦續借手續。我的做法是:給孩子規定借手機的時間,那就隻有假日才能借,而且是完成功課以後,把作業交由我檢查,确定學過的知識點都掌握了,才把手機借給他玩,玩手機的時間單日不可以超過一個小時,調定時間,手機的鬧鈴一響,就必須把手機還回來。對于他玩遊戲的内容,我們也是嚴格審查的,大型的網絡遊戲不讓他玩,因為玩嗨了,容易陷進去,鼓勵他玩一些智力類的遊戲,在放松的同時還能多多少少收獲一些知識。

另外,我還給兒子設了一個功能,那就是如果需要手機上網查閱知識和資料的話,他随時都可以向我們借手機。不過,查閱到知識頁面以後,完成學習任務之後,必須把手機歸還,還需要提前把查閱到的頁面,截屏到相冊,讓我們了解他的使用和知識儲備情況。

剛開始的時候,我把這個想法跟孩子說。他很爽快地支持和配合我的做法,讓這個我獨創的“借機證”的方法,可以如願順利實行。

我還專門用一本小筆記本來做孩子的借機記錄,登記他的借還時間,以及玩遊戲的内容。這樣一來對于他玩手機遊戲的細節動态,就有了一目了然的掌控。

有了這個“借機證”之後,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得到了勞逸結合的調節,并不會與社會脫節變成書呆子,也不會變成隻懂得玩、放浪形骸的野孩子。

因為有了“借機證”,我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比較有自律有節制,懂得分清學習和玩耍之間的界限,學習成績優秀,知識面豐富,他并沒有整天沉迷在網絡遊戲當中,最重要的是性格平和,乖巧懂事,懂得取舍,不會為了玩遊戲而和我們做家長鬧小情緒和耍小計謀,慢慢地成長為我們想要的那種簡單純潔的孩子。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