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父母會聊天 孩子更優秀》第五期讀書會-正确面對分離
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就是從親密到分離的過程。
孩子在生命初期體驗到了無分别的愛,健康的依戀關系,他才能用積極健康的心态面對分離。
分離課題沒有做好的孩子,成年後容易在選擇上出現猶豫不決的狀況,不論是選擇事業還是伴侶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造成身心内耗。
一個分離課題沒有做好的姑娘,在面對不合适的伴侶和婚姻的時候,她是很難走出來的,她害怕當機立斷,總是心存幻想。她甯願待在一段消耗自己的關系裡痛苦,也害怕獨自去面對一個人的孤獨。有一個讨厭的伴侶,至少比沒有強。讨厭的伴侶讓自己煩惱,這個煩惱遠不及獨自面對自己的虛空的内心那樣可怕。她總覺得沒有這個讨厭的伴侶,自己的靈魂也會被抽掉一半,這種感覺會更可怕。
她回歸到嬰兒狀态,伴侶就背投射為一個壞媽媽。這個伴侶不滿足她的需要和願望,就好比嬰兒要吃奶的願望媽媽不給實現。嬰兒就會認為這個媽媽是一個壞媽媽。但是有個壞媽媽,也比沒有媽媽好。我們可以責怪壞媽媽不給奶吃,但是要是沒有媽媽,連責怪都找不到人了。嬰兒就會發現自己發出的信号,根本沒有得到回應。“無回應,是絕境。”對于嬰兒來說,沒有回應,意味着沒有奶吃,沒有奶吃,意味着死亡。死亡恐懼就印記在了嬰兒的潛意識。
當這個嬰兒長大之後,她成為某個男子的女朋友或妻子。她是無法忍受伴侶的冷暴力的,伴侶不理她,就會觸發她的死亡恐懼而焦慮,她為了緩解焦慮是有可能去讨好伴侶的。她在關系裡受了委屈,她也是不敢離開的,仿佛離開關系她就會死。她在這個局裡無法自知,旁邊人給她指點迷津,她也是聽不到的,非得讓自己的心痛到快要死了才可能放棄️一段早就不平等的關系。
所以,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次分離都是該好好去處理的,必須給足孩子滿滿的安全感。不論在外面多麼難過,都要記得家永遠都是溫暖的港灣,家人永遠是你的後盾,家的大門永遠都是開着的,歡迎你随時回家。
- 上一篇 歲末相聚,共繪煙火年味
- 下一篇 《父母會聊天 孩子更優秀》第六期讀書會複盤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