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會聊天 孩子更優秀》第六期讀書會複盤
今天是讀書群2025年第一期讀書會,大家發言很積極,分享很精彩。
共讀的内容是《讓孩子心疼你,而不是服從你》
金句:
1.許多家長,因為孩子不聽自己的安排,而憤怒,委屈,抱怨孩子不聽話、不懂事,其實這個表述不準确,真正讓家長難過的是孩子不心疼自己。
2.家長在孩子面前發洩情緒和指責孩子是不理智的,也是很幼稚的。
3.父母如果一直把孩子當成國王一樣,凡事都替孩子完成,孩子也會把父母看作仆人,不會心疼和體諒父母。
4.家長要适當的示弱也得到孩子的關心。家長要讓孩子明白,自己不是超人,也會受傷、會被傷害。
5.培養一個懂得心疼父母的孩子,比培養一個聽話的、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更重要。
學員分享:
清英老師:
讓孩子做家務,提前要給孩子做心理建設。比如,放學接孩子回家,在路上就跟孩子商量,他回家要做哪些家務。這樣提前有預設,孩子更容易接受。(前置技術)
作為女兒,在娘家總是被母親道德綁架做很多事情,自己心裡不舒服,也可以示弱,找理由借口,遠離,也能讓母親逐漸減少對自己的依賴,而不那麼傷母女關系。這個過程可以拉長一點,慢慢減少回娘家幫忙的次數。讓母親學會用其他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凡事讓女兒來做。女兒也可自己以沒有那麼突然猛烈的愧疚感。
萍霏老師:
面對親人讓你做你不大願意做的事,比如,買東西拿快遞之類的小事,你做了會耽擱自己的正事,會浪費很多時間,但你又不想傷感情,那怎麼辦呢?
先答應下來,但跟他們講清楚你可能沒有那麼及時,也有可能事情太忙會忘記,降低他們對你的期待。他們發現讓你做不大靠譜,他們就自然不會總是請你做了。
正正媽:
讓孩子心疼自己而不是服從自己,首先是示弱,主動說出自己的需求,在得到孩子的幫助時,給孩子足夠的肯定和贊美,讓孩子價值感滿滿。切記,不要道德綁架,否則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有負罪感,内疚感和不配得感。
我們需要提升自己的心力,不做老好人,委屈自己,敢于說“不”,敢于遠離剝削自己的人。
當媽媽真的沒時間做家務的時候,孩子們自然就會做了。孩子們不喜歡做家務并不是不會做,隻是機緣不成熟,到了那個關鍵點,孩子都會做。咱們提前訓練,隻是把他們訓練成做家務熟手,讓他們以後沒有那麼畏難。
潤心老師:
家長隻重視孩子作業做了沒有,忽視了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孩子就不懂得去心疼父母。
培養孩子心疼自己,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有這個意識。等到二十歲以上,就很難了。
家長要從小事上開始讓孩子參與勞動,從讓孩子洗洗筷子,洗洗襪子開始。
學紅老師:
父母的示弱是有技巧的放手,推着孩子去成長。适度示弱是父母教育子女的聰明做法,通過媽媽的示弱,可以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氣,讓孩子變得獨立有擔當。特别是養男孩子,因為男孩子從小就有英雄夢。
如果媽媽在孩子成長中包攬的一切表現得過于強大,必然會削弱孩子的責任感,所以當媽媽把自己那一段的砝碼減弱,孩子才能真正看到媽媽的辛苦與付出,最終學會反哺。學會用最柔軟的智慧,往往能給孩子帶來最堅強的力量。
感恩大家的陪伴和精彩的分享!謝謝你們,我愛你們!
歡迎更多的朋友參與我們的公益讀書會,成長自己,幸福家庭!
- 上一篇 204.《父母會聊天 孩子更優秀》第五期讀書會-正确面對分離
- 下一篇 成為自己就好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