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左傳》之三百六十昭公十二年 下續

【傳】

  季平子立而不禮于南蒯。南蒯謂子仲:“吾出季氏,而歸其室于公,子更其位,我以費為公臣。”子仲許之。南蒯語叔仲穆子,且告之故。季悼子之卒也,叔孫昭子以再命為卿。及平子伐莒,克之,更受三命。叔仲子欲構二家,謂平子曰:“三命踰父兄,非禮也。”平子曰:“然。”故使昭子。昭子曰:“叔孫氏有家禍,殺適立庶,故婼也及此。若因禍以斃之,則聞命矣。若不廢君命,則固有著矣。”昭子朝而命吏曰:“婼将與季氏訟,書辭無頗。”季孫懼,而歸罪于叔仲子。故叔仲小、南蒯、公子慭謀季氏。慭告公,而遂從公如晉。南蒯懼不克,以費叛如齊。子仲還及衛,聞亂,逃介而先。及郊,聞費叛,遂奔齊。

  南蒯之将叛也,其鄉人或知之,過之而歎,且言曰:“恤恤乎,湫乎,攸乎。深思而淺謀,迩身而遠志,家臣而君圖,有人矣哉!”

  南蒯枚筮之,遇《坤》之《比》,曰:“黃裳元吉。”以為大吉也,示子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如?”惠伯曰:“吾嘗學此矣,忠信之事則可,不然必敗。外強内溫,忠也。和以率貞,信也。故曰‘黃裳元吉’。黃,中之色也。裳,下之飾也。元,善之長也。中不忠,不得其色。下不共,不得其飾。事不善,不得其極。外内倡和為忠,率事以信為共,供養三德為善,非此三者弗當。且夫《易》不可以占險,将何事也,且可飾乎?中美能黃,上美為元,下美則裳,參成可筮。猶有阙也,筮雖吉,未也。”

  将適費,飲鄉人酒。鄉人或歌之曰:“我有圃,生之杞乎!從我者子乎,去我者鄙乎,倍其鄰者恥乎!已乎已乎,非吾黨之士乎!”

  平子欲使昭子逐叔仲小。小聞之,不敢朝。昭子命吏謂小待政于朝,曰:“吾不為怨府。”


譯文

  季平子即位後,對南蒯不加禮遇。南蒯對子仲說:“我趕走季氏,把他的家産歸公,您取代他的地位,我帶着費地作為公臣。”子仲答應了。南蒯告訴叔仲穆子,同時把原因告訴了他。季悼子死的時候,叔孫昭子由于再命而做了卿士。等到季平子進攻莒國得勝,昭子改受三命。叔仲穆子想要離間季氏和叔孫氏兩家,對平子說:“三命超過了父兄,這是不合于禮的。”平子說:“是這樣。”所以就讓昭子自己辭謝。昭子說:“叔孫氏發生家禍,殺死嫡子立了庶子,所以婼才到了這一步。如果是因為禍亂而來讨伐,那麼我聽從命令了。如果不廢棄國君的命令,那麼本來就有我的位次。”昭子朝見,命令官吏說:“婼打算和季氏打官司,寫訴訟辭的時候不要偏袒。”季平子畏懼,就歸罪于叔仲子,因此叔仲穆子、南蒯、子仲就打季氏的主意。子仲告訴昭公,就跟随昭公去了晉國。南蒯害怕打不赢,帶了費地叛變到了齊國。子仲回國,到達衛國,聽到動亂的情況,丢下副使先行逃回國内,到達郊外,聽到費地叛亂就逃亡到齊國。

  南蒯将要叛變的時候,他的家鄉有人知道情況,走過他門口,歎了口氣說:“憂愁啊,愁啊,憂啊!想法高而智謀淺,關系近而志向遠,作為家臣而想為國君圖謀,要有人材才行啊!”

  南蒯不提出所問的事情而占筮,得到《坤》卦變為《比》卦,卦辭說,“黃裳元吉”,就認為是大吉大利。把它給子服惠伯看,說:“如果有事情,怎麼樣?”惠伯說:“我曾經學習過《易》,如果是忠信的事情就可以符合卦辭的預測,不然就必定失敗。外表強盛内部溫順,這是忠誠,用和順來實行占蔔,這是信用,所以說‘黃裳元吉’。黃,是内衣的顔色。裳,是下身的服裝。元,是善的第一位。内心不忠誠,就和顔色不相符合。在下面不恭敬,就和服裝不相符合。事情辦理不好,就和标準不相符合。内外和諧就是忠,根據誠信辦事就是恭,崇尚上述三種德行,就是善,不是這三種德行就無法承當卦辭的預測。而且《易》不能用來預測冒險的事情,您打算做什麼呢?而且能不能在下位而恭敬呢?中美就是黃,上美就是元,下美就是裳,這三者都具備了才可以合于卦辭的預測。如果有所缺少,卦辭雖然吉利,未必能行。”

  南蒯将要到費地去,請鄉裡的人喝酒。鄉裡有人唱歌說:“我有塊菜地,卻生長了枸杞啊!跟我走的是大男子呵,不跟我走的是鄙陋的人呵,背棄他親人的可恥呵!得了得了,不是我們一夥的人士呵!”

  季平子想要讓昭子趕走叔仲子。叔仲子聽到了,不敢朝見。昭子命令官吏告訴叔仲子在朝廷上等待辦公,說:“我不充當怨恨聚集的角色。”


這是一次魯國三桓勢力之間勾心鬥角的内亂,南蒯本是季氏的家臣,當季平子這個少主人新上位後,南蒯覺得自己不受尊重,産生了怨氣意圖反叛,其實這是許多老臣子的問題,居功自傲,季平子的不禮也許隻是南蒯的感覺,未必事實如此。南蒯想搭上魯昭公這條線,找了子仲也就是公子慭,子仲出身晉國公族現在是魯昭公的近臣吧!南蒯又告訴了叔仲穆子,這反叛主人的事弄得天下皆知,真的好嗎?

叔仲穆子離間季平子和叔孫昭子雖然成功,自己卻也陷進去了,叔仲子、南蒯、子仲三人合謀季氏,這時子仲跟随魯昭公朝見晉昭公,結果魯昭公不受待見,半路被趕回來了,南蒯頓時對于合謀沒有信心了,另起爐竈帶着費邑投奔齊國了,害得子仲也跑路,叔仲子不敢上朝,也是夠坑的。還是家鄉人了解南蒯這個坑貨。

南蒯的野心也是路人皆知了,子服惠伯借用解卦的機會委婉地勸說,然開沒有卵用。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