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何以成為新時代月老?
今天看到一則朋友圈,朋友所居住的小區,有物業當起了月老,已經湊成5000對結婚,今天中午又在小區群裡發宣傳,原文如下:
親愛的鄰居,您好呀~
2月情人節我們組建了脫單社區,過去8個月已有5000多對住戶在這裡找到了心儀的TA!為了響應衆多鄰居的強烈要求,我們将持續為大家組織線上線下交友活動~
無論您需要為自己找尋另一半,還是熱心幫助親朋好友脫單,都歡迎點擊下圖掃碼,收下這一份小管送來的“專屬甜蜜”【愛心】
看完,我隻能說由衷地佩服,為物業之貼心,之高效,而感慨,而由此也引申了一些思考。
1.物業的8+5高效
8個月,湊成5000對,平均每個月促成725對,平均每周将近促成180對,平均每天,就有25對伴侶在該物業的幫助下遇見并相愛。這樣的效率不可謂不高。由此也引發了一些思考,為何物業成月老,得以可能?
2.物業的天然“月老”屬性
“月老”,别名柴道煌,民間又稱月下老人、月下老兒,是漢族民間傳說中主管婚姻的紅喜神,也就是媒神。
“月下老人”、“月老”的說法最早出自唐人李複言的小說《定婚店》,小說中描述的是月下老人翻奇書定姻緣的故事。在中國,“月老”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其形象常被塑造為一手挽着紅絲,一手攜杖懸婚姻簿,童顔鶴發,奔馳于煙霧缭繞中。他依據神秘的“婚姻簿”将婚姻命定的男女用紅絲線系足,從此無論如何他們都将成為夫妻。
月老一詞,較為文雅,我們不妨通俗些理解,在古代,為各家适齡男女牽線搭橋者,即為媒婆。媒婆走街串巷,是古時街道辦的中流砥柱,與同街道的各個家庭關系最近,最了解各家的信息,所以在有需要時即能及時出現,匹配家庭需求。
今天的物業,完美充當了這一角色。它與各業主的關系最為緊密,有着聯系各業主的天然物理渠道與線上渠道,尤其是物理距離,比其他任何機構都要近,它天然地掌握着一個龐大的優質人群——業主,即坐擁城市房産的人群,相對而言生活優渥而穩定的人群。因此,很多的機構都想與物業打好關系,希望通過物業打進這樣一波财富人群中,銀行的各類活動中屢屢見到其背後小區物業的身影。
因此,物理距離之近,人群質量之優,保障了其發展婚戀的天然優勢。
物理距離近,便能最大限度地溝通不同的業主,組織線下活動,而線下活動是促使婚戀步入正規的基本保證,婚姻是共同生活,同小區有保障這一點的天然優勢。
人群質量優,便能使浪漫的戀愛落地到現實的婚姻。彼此對等而優渥的經濟條件能為婚後共同生活、撫育兒女、贍養老人等提供物質保障,婚姻也能由此而更幸福。
這兩點,都完美地攻克了不利于婚姻,而利于離婚的因素。1.多變而不穩定的物理環境;2.貧瘠而無保障的物質生活。當這兩點被攻克,婚姻的穩定與溫馨就有了基本保障,成功的沃土便被培育好。
這一信息某種程度也給了我們一些價值創造方面的啟示。
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互聯網社會,我們如何創造自己獨特的價值?
我想有兩點。
一、互聯網世界固然好,但最終我們還是會回歸現實生活,把互聯網的工具與橋梁屬性用到極緻,去發現現實生活中人們的需要。
二、認識自己的角色很重要。我們所處的位置在哪?接觸到的人群與信息是什麼?我們離誰最近?如何能為我們所處的網絡進行某一垂直領域的需求匹配?
這是當時代的我們可以着重思考的問題,我想,發現問題的開始,就離解決問題不遠了。
- 上一篇 微小說|空姐
- 下一篇 2023-11-02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