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開學就要瘋?長假宅家帶娃,4個建議教你輕松又高質量地陪伴

...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個寒假成為了有史以來最特别的一個寒假,網上有段子調侃:全民成廚子了,醫護成戰士了,老師成主播了,公務人員成門衛了。隻有孩子們,依然是神獸!

父母們紛紛抱怨,再不開學,真的要瘋了!對此,我也是深有感觸,平時娃上學的日子,還能有一段屬于自己的時間。如今24小時黏在身邊,360度立體環繞聲魔音貫耳:“媽媽、媽媽、媽媽”、“陪我、陪我、陪我”,跟同事開個網絡會議,娃各種爬上爬下,一會兒打翻杯子、一會兒發出尖叫,總之大有不把你從座位上拖起來誓不罷休之勢。

有時候也免不了怒氣升騰,打罵一頓以解心中郁結。然而那之後,娃更是哭得撕心裂肺,老母親的心瞬間又湧起愧疚感,不僅破壞親子關系,還需要花更長的時間安撫,實在得不償失。關鍵是目前這情況,也不知假期何時結束,天天宅家大眼瞪小眼,大概離崩潰也不遠了。

家中有娃,尤其是像我家這樣孩子年齡還較小,需要父母陪伴較多的,可能大多數都和我有類似的困擾。那麼在這個特殊時期,父母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态,和娃度過一個“母慈子孝”的假期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一、情感隔離——不陪娃不是因為工作忙,而是因為不想陪娃所以要讓自己忙起來

...

這幾天應該絕大多數人都已經通過“遠程辦公”的方式複工了,像我這樣的自由職業者更是早早就開工工作了,當然除此之外,每天燒飯做菜各種家務也是累得夠嗆。每次孩子叫我陪她的時候,我就告訴她:“媽媽現在要工作,沒法陪你”,在看到曾奇峰老師所講的“情感隔離”之前,我一直以為我沒法陪娃的原因是工作太忙。而看到這個概念之後,才明白我的潛意識中其實是因為不想陪娃,所以要讓自己忙起來。

情感隔離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當我們遇到自己難以解決并使我們會陷入焦慮的事情時,我們的潛意識就會使用情感隔離,可以有效得緩解焦慮情緒,獲得一種置身事外得解脫感。

一般來說,孩子玩的遊戲在大人看來都會比較無聊,再加上陪孩子玩的時候,就無法做其他事,這就會喚起我的焦慮感:還有一大堆髒衣服沒洗、上次約的稿子就要交了還沒寫完、娃打翻的牛奶還沒收拾……這種焦慮會讓我覺得陪娃玩是一件很不舒服的事,本能地想要逃避。而看着娃用楚楚可憐的眼神望着你,又會很愧疚,覺得應該陪娃玩玩,于是就有可能出現一種“假裝陪伴”。

心不在焉,無論娃說什麼,都隻是敷衍地“嗯嗯啊啊”應付;

自己玩手機,讓娃自己在一邊玩;

雖然身體在陪娃,靈魂卻不在;

……

這些情況,你有過嗎?這種人在心不在的“假裝陪娃”其實比不陪對孩子産生更大的傷害。

...

著名心理學家曾奇峰老師說:“看見了但是沒有情感反應,其實就等于沒看見”,而對于孩子來說,“被看見”是很重要的。被看見意味着心理學意義上的存在,被當成一個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親子關系奠定了孩子一生人格發展的基礎,而人的一生也是在各種各樣的關系中去體驗自我、發展自我。

如果孩子長期被忽視,得不到回應,他的世界就無法正常地建構起來,是支離破碎的。在成年後,也無法去建立其他的關系,那麼整個人的人格及心理發展就會出問題。很多網絡成瘾的孩子,就是因為在現實世界中缺少情感的鍊接和滋養,轉而到虛拟世界中去尋求情感支持。所以我們看到有些孩子被父母沒收手機就直接走極端結束生命,并不是孩子玻璃心,而是這是他唯一的情感依托,一旦被剝奪,他的生命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要保持一個覺察,是不是父母自己進入了情感隔離的狀态。

二、父母為什麼會進入情感隔離

...

前面說到,情感隔離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是用來保護我們自身的。所以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現象,隻要不過度使用,并不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有的父母能比較快地調整自己的狀态,而有的父母則會無意識地一直處于情感隔離的狀态中。原因何在呢?

1、童年經驗的影響

從潛意識的角度來說,與孩子共享經驗是愛的表現,這種經驗既包括快樂的經驗,也包括痛苦的經驗。很多用忙碌工作來情感隔離的父母,本身自己的童年也是被太忙的父母忽略的,因為愛孩子,讓孩子嘗嘗自己童年的滋味,把他變成能夠很好理解自己的人。

當我意識到自己的情感隔離之後,我回顧了我的童年,因為父母都是農民,當時家中拮據,父母每天早出晚歸為生計發愁,所以基本上沒什麼時間照顧我或者跟我說話。當我的孩子跟我說:“媽媽陪我”的時候,我的内心會湧起一個聲音:“陪你我怎麼工作,怎麼賺錢養你”。覺察到這一點之後,理解了我為何那麼不喜歡陪伴她,我把我自己的童年體驗與當下孩子的請求混淆到了一起。

2、心理能量處于透支狀态

我記得很久前我在網絡上看到過一段視頻,一位獨自在家帶娃的媽媽,全程面無表情、生無可戀。無論是給娃喂奶,陪娃還是做家務,始終沒有任何其他表情。當時很多網友評論:這簡直就是獨自帶娃的真實寫照。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就是心理能量處于透支狀态。我們大多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當我們心情愉悅的時候,即使孩子搗亂,把局面弄得亂糟糟的,我們也能心平氣和地應對。而當我們心情不好,自我感覺欠佳的時候,往往一點小事就能讓我們暴跳如雷。而像網絡上這位媽媽的狀态,其實比暴跳如雷還要更糟糕一些,處于一種被無力感包圍的麻木狀态。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想給孩子更多的愛。但是當自己的心理能量處于透支狀态的時候,就無法給到孩子了。機體不自覺地就會啟動心理防禦機制,來保護自己。

三、如何調整自我,給予高質量的陪伴

...

1、放棄“好父母”的執念

不想陪的時候就不陪,很多時候我們的精力耗竭,是因為我們不想陪娃但是又被一種負罪感裹挾着強迫自己去陪娃,從而造成“假裝陪伴”。這個背後是一個信念在作祟: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我就不是好媽媽/好爸爸。當然,由于我們這個養育現狀的大背景,一般來說,媽媽産生這樣的信念會更多。

我們以為當我們假裝去陪娃的時候,就是滿足了孩子陪伴的需求,那簡直就是大錯特錯。所以,放下這個好父母的執念,因為這樣做也不是真正的好父母。不必事事追求完美,60分足夠。

2、抽出一點時間,讓自己充電

前面第一點“放下好媽媽的執念”是很重要的,如果做不到,那麼我們現在說的第二點也很難做到。因為我們要留出一些給自己的時間,去滿足自己的需求。很多人會說,每天忙得團團轉,完全沒有時間。那麼“放下好媽媽的執念”也會發揮作用。

“好媽媽”需要保持家裡整潔,各種家務瑣事完全搞定,一日三餐營養搭配不重樣……這些條條框框會把我們自己搞得筋疲力盡。如果放棄這個執念呢?那麼家裡亂一點、髒一點又怎樣呢?家務不及時做放一段時間也不要緊,偶爾不做營養餐叫個外賣也不會讓孩子營養不良,每周請個鐘點工做一下保潔也不是什麼敗家行為。總之,當我們放下這個執念之後呢,就會有很多可以替代的方式,讓我們能忙裡偷閑。

抽出的這一點點時間,做什麼呢?感受一下自己的内心的需要。是需要安安靜靜地看一本書,還是需要和閨蜜逛街、喝咖啡、美甲,如果做這些事能夠讓自己的心情愉悅起來,就去做。讓原本處于低電量的自己,在這樣的一些活動中得到滋養,重新充滿心理能量。

...

3、用時間輪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

假期當中,很多人的日常作息規律都被打破了。晚上不睡覺,白天不起床,時間在無形中被壓縮了,這也是造成焦慮的一個很重要因素。因此時間管理也是重中之重,育兒專家伊麗莎白·克拉裡提到我們可以用借助時間輪來管理。

首先,畫一個圓圈,這個圓圈代表24小時,将圓圈均等地分為12個扇形,用虛線隔開;

然後,在圓圈旁邊列出一天當中的活動所需要的時間,再把這些活動分别填到這個圓圈中去;

接着,想一想,有沒有哪些是可以縮短的(是否有一些瑣事可以通過付費或者請他人幫忙的方式進行彈性處理),哪些重要的事是需要延長時間的(比如父母的自我成長,做自己喜歡的事),再畫一個同樣的圓,把理想的時間分配填進去;

最後,根據現實和理想的圓之間的差距,寫出實際的能做的行動改變。

這個時間輪,每一天都可以彈性變化,這樣我們就會對時間有了一種掌控感。也可以更加高效合理地利用時間,當行動起來之後,焦慮就減少了。

4、如何高質量地陪娃

當然,最後我們不能忘記陪娃這件事。為什麼把陪娃這件事情放在最後寫呢,就是想分享一個理念:做父母的,隻有先把自己的狀态調整好,才能做到高質量地陪伴。

好了,就算我們自己狀态調整好了,娃的那些遊戲對成人來說可能無聊程度依然不變。怎麼辦呢?

...

第一種辦法,改變其意義;

一個事物本身是客觀存在的,由于我們主觀的想法,賦予其不同的意義。打個比方,我的一位朋友在高校當老師,領導讓其寫通訊稿。這位朋友非常讨厭寫東西,那怎麼辦?是直接跟領導對着幹,說我不寫;還是帶着一腔憤懑痛苦地做這個工作呢?我的朋友的做法是努力在這個事件中找到與自己相關的意義,寫通訊稿是一種輸出,而想要好的輸出就得有足夠的輸入才可以,這樣就可以促進自己多去看書,這件無聊痛苦的事就有了新的意義。

我的孩子非常喜歡玩過家家,而我呢,覺得過家家真的非常無聊。每次陪着孩子玩過家家,給一堆毛絨玩具喂奶、洗澡,我心中的os都是:“老娘平時做這些都做得夠夠的了,蒼天呐!”于是我努力地找尋過家家的意義,我發現四五歲的孩子對很多事表達不清楚或者不願表達,但是在過家家的時候,孩子會通過玩偶角色扮演出來。而且,認真聽她編的故事會給我一些靈感和寫作的素材。我重新賦予了過家家一個新的意義:了解孩子感受以及尋找素材的方式。

第二種辦法,想辦法讓孩子參與到你喜歡的活動中來;

前面提到,父母自身需要一些活動來充電,那麼讓孩子參與到你喜歡的活動中來,也是一樣能起到陪伴效果的。畢竟對孩子而言,玩什麼不重要,有父母陪着一起才是最開心的。

我的一位朋友喜歡看奇葩說,他的孩子大概10歲左右,也很喜歡,兩個人一起在看的過程中,會一起讨論,帶來思考和碰撞,兩個人都很開心。那麼我覺得年齡大一點的孩子其實是可以參考的。

就我自己而言,我覺得帶着孩子看電視自然是不太現實,畢竟四五歲的孩子不适合長時間接觸電子産品。那我就想到我喜歡練瑜伽,在我練的時候,孩子會模仿跟着我做,有時候動作沒做到位摔倒了,還自個兒哈哈大笑。于是我就跟她玩瑜伽教練的遊戲,我們輪流當教練,做瑜伽,既鍛煉了身體,也做到了陪伴,一舉兩得。還有做手工這個事我也是挺喜歡的,這個假期中,看到家裡有什麼廢物,我就網上找相關教程,跟孩子一起動手,來完成舊物改造。做完之後,兩個人都非常有成就感。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重要的就是要去發現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然後想辦法讓娃能參與進來,這樣既讓自己得到“充電”,又能做到高質量地陪伴孩子。

...

而當我們真的用心地高質量地去陪伴孩子的時候,其實孩子就不需要你一整天都陪着了。一般半小時的高質量陪伴之後,孩子就能獨自玩一兩個小時。這樣父母的工作也不會被耽誤,效率也提高了。所以,陪娃陪娃,先陪好自己,調整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