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觐的謀劃:周襄王河陽巡守

春秋戰國故事109,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衛國大夫元咺又氣又恨,快馬加鞭逃奔到晉國。一見晉文公,便伏地大哭,泣不成聲,把衛侯因猜忌叔武,派前驅射殺他的事一五一十講述給晉文公聽。元咺說了又哭,哭了又說。晉文公聽後,也對衛侯的所作所為十分惱怒,隻能好言勸慰元咺,讓他留在使館中。

晉文公把大臣們召集起來,問道:“我依賴諸位的力量,城濮之戰勝了楚國。踐土盟會,周天子親自過來慰問,各國諸侯如影相随。霸業的興盛,自诩堪比齊桓公。無奈秦國不來赴約,許國不參加會盟,鄭國雖然接受盟誓,但仍懷有二心,衛國剛複國,便擅自殺害受盟的弟弟叔武。如果再不申張誓約,嚴行誅讨,諸侯雖結盟聯合,但也必會分崩離析。諸位有什麼計策呢?”

先轸進言道:“會盟、讨逆,這是霸主的職責。我請求厲兵秣馬,随時候命。”

狐偃說:“不應如此。霸主之所以獲得諸侯的支持,是因為能夠憑借天子的威嚴。如今天子親自慰問,而主公卻尚未實施觐見之禮,可見我們确有疏漏之處,怎麼能讓他人服從?您不如以朝觐周王為名,号召諸侯。如有不到者,以天子之命來興師問罪。朝觐周王,這是大禮。讨伐怠慢周王之罪,這是所托的名義。向周王朝觐行禮,舉着替周王讨罪的旗号,聲名遠揚,這可是一樁建功立業的大事。請主公考慮一下!”

趙衰說:“狐偃說得很好。但是依我之見,恐怕前往朝觐的事,未必能達成。”

文公問:“為什麼不成?”

趙衰說:“朝觐之禮,很久都沒有實行了。憑晉國的強盛,會合四方諸侯,駕臨京師,所經過的地方,誰不膽戰心驚?我擔心天子因懷疑主公而加以拒絕。天子推辭,不接受觐見,主公的聲名就會受損。不如請天子到溫邑,您率領諸侯觐見。君臣互不猜疑,這是第一項好處。諸侯不舟車勞頓,這是第二項好處。溫邑有叔帶新建的宮室,無需麻煩再建,這是第三項好處。”

文公問:“周王能去溫邑嗎?”

趙衰說:“天子喜歡親近晉國,樂意受到諸侯朝觐,怎麼會不去溫邑呢?我請求出使周國,商量朝觐的事,我揣摩天子的心意,也應該和我們的提議差不多。”

文公十分高興,便命趙衰前往成周拜見周襄王。

趙衰見到周襄王,稽首行禮,拜了兩次,上奏說:“我們國君重耳,感激天子親自慰勞和賜禮授命的恩德,想要率領諸侯到京師行朝觐之禮,乞望天子明鑒此心!”

周襄王沉默不語,命趙衰到使館安歇,随即召見了王子虎,跟他商量說:“晉侯帶領衆人過來朝觐,心不可測,該如何推辭呢?”

王子虎答道:“我請求面見晉國使者,探明他的真實來意,能推辭就推辭。”

王子虎告辭了襄王,到使館去見趙衰,談起入朝觐見的事。王子虎說:“晉侯倡議并率領各位姬姓諸侯,尊奉天子,複興數朝被廢棄的盛典,真是王室的大幸事呀!但各國畢集,行李衆多,車馬擁堵,民衆未曾目睹過如此景象,妄加猜疑,容易引起謠言,如果出言譏諷讪笑,反倒辜負了晉侯的一片忠愛之心。不如算了吧。”

趙衰說:“我們國君希望見到天子,确實出于至誠之心。我出發的時候,已将通告傳遞各國,約好在溫邑會合。如果廢除不辦,這是将天子的事作為兒戲。我不敢回去複命。”

王子虎說:“既然這樣,那怎麼辦呢?”

趙衰說:“我有一個辦法,但不敢說。”

王子虎說:“子馀你有什麼好辦法?我一定聽從!”

趙衰說:“古時候,天子有定時巡訪,視察四方,觀看民間風俗的制度。何況溫邑也是從前京城之内的地方。天子如果以出外視察州郡邦國為名,駕臨河陽,我們國君也因此率領諸侯,實施觐見之禮。上不失去王室的尊嚴,下不辜負我們國君的忠敬誠意。不知可行不可行?”

王子虎說:“子馀的辦法,真是兩全其美。我馬上轉達給天子。”王子虎入朝,将趙衰的話告訴了襄王。

襄王心中快慰,約好冬十月的吉日,禦駕親臨河陽。趙衰回去報告晉侯。

晉文公通知諸侯參加朝見周王的活動,約定冬十月初一在溫邑集合。

到了這天,齊昭公潘、宋成公王臣、魯僖公申、蔡莊公甲午、秦穆公任好、鄭文公捷,陸續都到了。

秦穆公說:“之前的踐土盟會,因怕路遠耽誤日期,所以沒能參加。這次我願意跟随在諸侯的後面。”晉文公向他表示感謝。

此時,陳穆公款剛去世,兒子陳共公朔新立為國君,害怕晉國之威,穿着喪服也趕來了。邾、莒這類小國,沒有不到的。隻有許國依仗地勢險固,不聽從晉國的命令。

衛侯鄭自知有罪,不打算赴會。甯俞勸谏道:“如果不去,罪加一等呀,晉國一定會來征讨。”衛成公這才出行。甯俞、鍼莊子、士榮,三人随行陪同。到了溫邑,文公拒絕與他見面,派兵看守他們。

總計有晉、齊、宋、魯、蔡、秦、鄭、陳、邾、莒,共十國參會,先在溫邑會談。不到一天時間,周襄王駕到,晉文公率領各國諸侯将他迎到新宮歇息,上前請安行禮,再拜叩首。

第二天五更,十路諸侯,衣冠楚楚,佩戴玉飾,整整齊齊,依次朝見天子。各國諸侯都竭盡地主之誼,獻上了豐厚的貢品,他們舉止恭謙,争着一睹天子龍顔。這次朝禮,比踐土之盟更加莊嚴盛大。

典禮完畢後,晉文公将衛叔武的冤情告訴了周襄王,請王子虎一同審理此案。


本故事基于馮夢龍編,黃鈞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東周列國志》進行編寫,原創作品,持續推出。

《東周列國志》編著過程中參考《左傳》《國語》《史記》等二十多種典籍,是較嚴肅的曆史通俗演義。歡迎曆史文獻愛好者、研究者踴躍留言,進行評析。

衛成公冤殺叔武

臣子難當:元咺的不白之冤與喪子之痛

踐土之盟:晉文公稱霸諸侯

晉楚争霸:城濮之戰

晉軍之謀:妙計克楚,退避三舍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