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知識:權臣如此嚣張,為什麼高高在上的皇帝還忍着?

文/道道老

...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最近看了很多穿越到古代的短劇。每每看到權臣在朝廷上事事從中作梗。皇帝想殺了貪官,他擋着,說那人是一片苦心的無心之錯,讓皇帝每次都落空自己的懲治的命令。皇帝想獎勵忠臣他不讓,不僅如此,還制造各種口實,陷害忠臣,将他們治于死地,皇帝有時就是知道真情,卻也無可奈何。外敵入侵,皇帝想抵禦,他們總是阻擋,勸皇帝談和,并割地納款加和親。他們還把持朝政,政令難以執行。另外,動不動想弄死皇上,要不就逼宮讓皇帝退位。

整天像隻蒼蠅似的在耳邊嗡嗡聒噪,難受不難受?每當這時,我都很難受,心裡想,這皇帝當的真憋屈,也真危險,還不如一個老百姓自在。當時為什麼沒弄死這個上竄下跳的家夥?殺他很難嗎?派個人暗中弄死不就行了?

今天帶着這個疑問,搜集資料研究了半天,發現,事情還真是沒那麼簡單。這裡面的原因錯綜複雜,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權臣一般勢力很大,他們有可能是實際上的當權者,而皇帝有可能隻是個傀儡。他們隻是被放在明面上的表演者罷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行動要按權臣們的要求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權臣所熟知,如果皇帝動了心思做小動作,可能自己先被殺了。

像三國時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當時的漢獻帝弄個衣帶诏,也被曹操知道了,曹操為了懲治他,就把皇後殺了,讓自己的女兒做了皇後。之後,漢獻帝更是不敢有任何動作了。而在之前,漢獻帝的弟弟就被權臣董卓廢了(小說情節)。

其次,弄這個人有可能很簡單,但後果很嚴重。權臣的勢力盤根錯節,他代表了好多人的利益,掌握了朝廷的命脈。殺了後會造成好多人的報複,有可能引起朝廷的動蕩,甚至造成朝廷機器停擺。為了朝廷着想,皇帝也有顧慮。

再次,權臣一般是從基層做起,是有真實力的人,為朝廷有過很大貢獻,因而有很高的威望。他們或者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将天下籠在一起,沒了他,天下可能又亂成一鍋粥。或者對帝王打天下,等等。能力如諸葛亮之大,他都不敢當權臣,可見權臣貢獻之大,權力之大。弄死他們容易,卻容易寒了天下人的心,造成對朝廷的信任危機。這是皇帝不願看到的結局。

最後,這些人一般是朝廷自己樹立的标杆。像魏忠賢之流,都是因了皇帝的信任,地位逐漸升高,權勢逐漸增大,最後成了權臣。皇帝殺了他們,不就是說明當初朝廷的主張錯了嗎?不是打了自己的臉嗎?誰願打自己的臉?

原來這裡面有這麼多的事。明白了這些,再看短劇,看到權臣在那裡頤指氣使,傲慢無理,無端指責,颠倒黑白,暗作小動作,我不再那麼難受了。

原來知識也是良藥。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