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與溝通

文/道道老

...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曾經,我以為,溝通最重要。

我看過太多的故事。兩個人,都把心事放在心裡,卻不告訴對方。兩個人都隻是揣摩對方的心思做事。結果,南轅北轍,兩個人的心難以碰撞出火花,距離越來越遠,直到再無交集。

出現這種情況的人,有親人,有朋友,有戀人,有同事,甚至是陌生人。每當看到這樣的故事,我都心急如焚,嘴裡嘟囔着,“哎!為什麼不溝通一下?多大的事,話不說不明,事不挑開不懂。”

所以,我一直推崇溝通,也一直喜歡與人溝通。确實,效果也不錯,很多人喜歡與我聊天,交流思想。也因此,我的人生成長過程中,好多事,我想不開時,都是朋友替我分析明白,解開我的思想心結的。

但後來,我發現了,溝通并不一定管用。

例如,你們的思想不在一個檔位上,你的在小車的五檔上,别的人還在一檔,這個人就沒法追上你的思想,是不會理解你的。也就不會支持你的觀點。

再例如,好多人都從自己的立場出發,才不會在乎你的觀點的科學性,甚至人家為了自己的卑微的解釋,更加地不會認同你的觀點,反過來會反對你、諷刺你、甚至嘲笑你。這時,你的心裡一定會想着一句話“道不同不相為謀”,你還想溝通嗎?溝通有用嗎?反正遇到這種情況,我會一聲不吭,不再發表任何言論了。

還有一種前提,就是人家先入為主地認為那個“小”人是好人,我們知道,小人特别喜歡做各種小動作,為了害好人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時候,小人說的任何假話在那個人眼裡都是真話,相應地,好人的任何真話,這時候,在這個人眼裡也變成了假話。

今年,我看了太多的短劇,就是那種眼盲心瞎的王爺,看到綠茶婊的害人,滿眼都是她的好。相反的,正經的王妃卻是沒有分辯的機會,王爺根本不聽。要麼,他認為你是為自己的壞心眼分辯,要麼,認為你要害好人(也就是那個壞人),每次都是一頓懲罰。

然後,他發現好人的好了,王妃根本也不用解釋了,全是她的好。

這時候,我真的傻了,我所推崇的“溝通”呢?真的沒有作用嗎?

今天又看到一個文友的小說,與老公生了嫌隙,懷疑老公出軌了。老公解釋她根本不信,老公便與她冷戰,誰也不理誰好多天。最後,兩個人還是經曆了一些事,通過溝通,兩個人和好如初。

看了這個故事,我忽然意識到,溝通還是很重要的。前提是信任。失去了信任,一切的溝通都成了玩弄。不信任的夫妻,說什麼都當作為自己的錯誤的解釋;不信任的朋友,所有的話語都是逢場作戲。

現實中碰到好多這樣的情況,你好心好意給提出最合理的建議,人家當面不說什麼,回頭人家就按相反的情況去做了,讓你倍受不被信任的打擊。

保有信任,即使你說的話不理解,因為信任你,還是相信你,會按你說的去做。沒有了信任,你說的對也沒有用。

過去這種情況比較多,一對夫婦,互相不理解,但我無條件信任你。兩個人還是會心往一處使,過得也不錯。一對朋友,我可能不理解你,但我無條件信任你,還是會無條件支持你,靠着這種信任,我們一直是朋友。

失去了信任,一切都沒意義。有了信任,甚至不需要溝通。

就像管仲與鮑叔牙,不論管仲做什麼,也不用與鮑叔牙解釋,鮑都信任他,理解他,支持他。當然了,這是一種信任的天花闆,成了大家的理想。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