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怎麼去面對青春期的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必然會迎來一段時間的叛逆,

這份叛逆是必然的,即使我們再怎麼糾正也不過隻是延遲他到來的時間而已,

那我們在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究竟應該怎麼去做呢?


...

叛逆是必要的

要知道,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表現出較強烈的叛逆,比如不聽父母的話,什麼事情都希望自己能夠獨立去做。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行為隻是因為他們有自己必須要完成的人生任務:脫離對父母以及重要親人的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

當他們完成這一叛逆之後,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孩子們會開始慢慢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這也意味着他們開始邁入成年人的世界。擁有“自我”的孩子,能夠明确自己的欲望,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即使不去監督也能夠有很強的動機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

而那些生活在很強控制欲下的“好孩子”,一直按照父母的安排來學習和生活,沒有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那麼他們也就沒有經曆過一個正常的“叛逆期”,這樣就會造成兩個惡果:

(一)叛逆期推遲

沒有經曆過正常叛逆期的孩子,其叛逆的推遲便是最為普遍的,我之前就是所有人嚴重的乖孩子,但遲來的叛逆期令我在大學期間特别喜歡反抗父母和老師,雖然學習沒有落下,但在這段時間裡卻也沒有少遭罪。

(二)缺乏生命力

其實太“好”的孩子,都會有這麼一個通病:那就是在生活中或是學習中缺乏激情。因為對他們來說,努力學習也好,努力工作也罷,都不是發自内心的,隻不過是為了滿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的一種行為。是一種刻意而為的,強迫性的努力。他們往往需要通過父母和自己的時常督促才能夠很好的做到繼續努力。在得到努力的成果的時候又顯得沒什麼熱情,仿佛什麼都可以失去,什麼事情都沒法讓他們興奮了。


我們應該怎麼辦

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

要明白孩子在這個時候有一定的叛逆心理是很正常的,這是孩子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如果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尊重孩子的獨立,這種叛逆心理就會大大減輕,但如果我們不尊重,隻會适得其反加劇孩子的叛逆行為。

二、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

給孩子屬于他自己的獨立空間,在正常情況下沒有太大的必要去時刻了解“孩子在做什麼”。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心理變化十分的劇烈,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會什麼都想嘗試,可能今天是這個狀态,明天就變成了另一個狀态,所以不必因孩子偶然出現的異常行為而過分焦慮。

三、正确看待孩子對待父母的變化

一般在青春期之前,父母在孩子眼中都是無所不能的,這種崇拜感也會讓他們更傾向于依賴父母。但步入青春期,孩子會慢慢崇拜新的偶像,從而變得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面對這種改變一定要明白其中的積極意義。

四、不要對孩子出現的叛逆行為大動幹戈

譬如離家出走,早戀,這種孩子的明顯叛逆問題,作為家長應該去理解行為背後的心理,并适當的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對孩子控制的太厲害了。因為一般來說強烈的叛逆行為是對父母控制欲望的一種反擊,如果父母這邊的控制力度适當放寬,那麼孩子的叛逆程度也自然會得到調整。

五、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不要把“乖”和“聽話”當作優點來看待

青春期的孩子如果還保持在年幼時很乖很聽話的模式,作為父母應該感到擔憂,并适當的調整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減少孩子的依賴心理,并引導孩子走向獨立的世界。

六、防止孩子陷入嚴重的抑郁

如果孩子比較叛逆,我們反而不用擔心他會陷入抑郁,因為叛逆的孩子一般都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而孩子如果過于聽話,卻是我們所應該擔憂的,因為抑郁的來源便是本來應該向外輸出的憤怒無法表達,于是便會在内心倒戈并攻擊自己。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我們沒有辦法以一種嚴格科學的方法來規定約束他們的成長方向,他們其實需要的也隻是我們真正的愛與智慧。



作者:徐鳴皓     這是我的第四十九篇日更原創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