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今年新課标一卷的作文題目為:随着互聯網的普及、人工智能的應用,越來越多的問題能很快得到答案。那麼,我們的問題是否會越來越少?

猶記得初見這個題目時我是多麼嗤之以鼻,人工智能是解決人類現有的存在的問題的,未知的人類未開發的領域哪能解決?何況,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問題當然更是無止境的,怎會減少呢?

參考答案出來均持此種觀點。

可是,今天遇到了一件事,讓我反思:事實真的如此嗎?

聽朋友的推薦去了一個新店洗臉,例行慣事先檢查臉部肌膚,老闆娘第一句話就是:你臉部什麼問題?

我回:你看不出來?(每去一家店,紅血絲問題都是被讨論的話題)

老闆娘:我看出來了啊,但是我現在需要處理一個緊急問題,沒有辦法使用儀器,沒辦法檢測。

很是疑惑:直接看出來的問題為何要用儀器?我可以先聽你說的了解一下。

老闆娘:不行,沒有儀器說不明白。

……

你看,理想化的認知裡我們當然知道人工智能不可能代替人,但是實際呢?生活中機器改變人的行為、習慣甚至認知方式的例子還少嗎?

想想自己,豁然心驚。自從知道AI可以潤色文章後,我總是習慣性把文章丢給它,請它幫忙潤色,然後在它潤色的基礎上再次修改,然後發出來。

這樣解決問題了嗎?

沒有,我依然不知道我寫作的弊端在何處。盡管我知道,正确的做法應該是讓AI幫忙點評一下文章,然後在其點評基礎上修改。可是,每次我都會這樣做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人,總是說着最正義的話,做着截然不同的事,虛僞也是由此而生吧?

自從手機實現了視頻自由後,你有多久沒有進電影院了?自從方便快捷的電子書出現後,你買的紙質書還多嗎?你有多久沒看報紙了?

心驚膽戰,人本質上是貪圖安逸的,當有一天,智能家居機器人出現後,你真的還會思考關于做飯、衛生打掃等種種問題嗎?以此類推,其他領域呢?

慢慢就覺得學生寫作之難,因為文章寫的就是他們所想,而要肯定的正面正是他們厭惡的。學生是天天寫假話,怎會不空話連篇呢?

語文教什麼?不僅僅是語言文字的應用,還需要讓文字走下神壇,與學生的生活鍊接。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