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和老家
今年是疫情之後回老家過的第一個完整的春節,年前幾天我就請假回家了,年後初六回來的,算是完完整整的在老家過了春節。而且今年家裡人也齊整,所以算是正經八百的過了一個團圓年。父母雖然累,也感到很高興。因為和愛人老家不在一起,所以之前過年總是一年去他家,一年去我家,中間偶爾有出去旅遊以及在北京過的春節,所以要是回頭看看,其實回家過完整的春節的年份也是不多的。父母總是非常期盼我們能夠回家過年,春節在他們的心目中是那麼的重要,我們總是時常不那麼理解,于是我行我素。
2024年春節拍攝于老家
今年春節之前很早就開始關注老家的天氣,因為在北方呆慣了屋子裡有暖氣的冬天,回南方過春節是有些害怕的,沒有暖氣然後陰雨綿綿,已經有些不太适應,今年看天氣預報老家那邊的天氣挺冷的,爸媽也怕我們回去不适應,給我們打了預防針,所以我回去之前還特意買了取暖桌,怕回去覺得冷,其實今年春節也就是節前幾天比較冷,除夕之後天氣就很好了,春暖花開,非常舒服。很多時候擔心是多餘的。
回老家過春節,回去之前心理準備的過程其實很長,早些日子就開始琢磨了,要買些什麼東西,做些什麼準備,需要去見什麼朋友等等,想這些還是因為回老家的時間太少了,心理有些惶恐。這個和去哪裡旅遊是不一樣的,旅遊一般就是行程安排好就可以。而回老家則不一樣,想着那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那些熟悉有陌生的人,總是可以有很多的想象。帶着愛人和孩子回去,就會有更多的考慮,怕他們不适應,擔心他們玩的是否愉快等等。
老家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随着在外面生活的時間越長,那個地方就越是特殊,我總是想着等退休了要回老家生活一段時間,照顧照顧父母,也想在農村生活一陣子,在城市裡生活久了,就總是想去更加接地氣的農村生活,簡簡單單,物質和精神生活都簡單的生活。不過這幾年随着年齡的增長,回家往往感覺有些不适應,可能是熟悉的人漸漸的顯得有些陌生,可能是離開時間久了,大家都在各自的地方生活,有很多的不一樣,平常聯系的也不多,見了面也不知道要說些什麼,這就與想象那種親密有一些差别,因此心中有些不太适應,體現出了水土不服的症狀,身體和心理都有些不适應,比如睡眠不太好。而且每每回去的時間都很短,還沒等适應呢就又走了。
所以對老家的情感是很複雜的,因為那裡有父母,有最親近的人,讓我們時時牽挂,那是是我們長大的地方,熟悉的山水,那是我們的心靈的港灣,一有機會就會想回去的地方。但由于離家太久,陌生的感覺襲來的時候,讓我們心理不太舒服,不知道要如何去面對這複雜的感覺,而老家和太多人的濃烈的關系也讓我有些不太适應,可能在北京這樣的陌生人社會呆慣了,老家那濃烈的人際關系,大家的熱熱鬧鬧,撲面而來,短短幾天内,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所以随着時間的推移,很多東西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着,就比如我和老家的關系。
老家與我而言,依然是我時常牽挂的地方,我依然期盼着退休之後能回老家住一些日子,隻是我意識到我和它之間也有了一些陌生感,需要一點适應的時間,而不像之前那樣的随時回去随時如魚得水。我想着這也是很正常的,我的年齡在增長,我在外地生活的時間越來越長,與老家的關聯越來越少,我越來越喜歡簡單的生活,回頭我真的要回去住,需要的姿态是簡單的我在老家磨合出簡單的生活。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