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那些女人們: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

圖片來自于網絡

文       陳欣

       曾經在我這裡做過咨詢的一位來訪者在微信上給我留言:

       “在我離婚後不知不覺,折磨了我幾十年的慢性胃病突然之間就好了。是不是很神奇?”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是很正常的。

       她說:“我花了5年的時間才從婚姻的失敗中走出來,花了5年的時間才搞清楚,為什麼在婚姻中受傷的總是女人?整整5年,我都沉浸在對前夫的怨恨中。在我重新審視這段關系中,發現我對他的怨恨沒有了,然後我的胃病就這樣神奇的好了。”

       我回複:“恭喜你的成長!好在你隻用了5年,而不是50年。”

       在婚姻中,最可怕的并不是遇到了一個不合适的人,也不是你遇到了一個曾經符合你的标準而在婚姻中表現完全相反的人,最可怕的是一種思維——“受害者思維”!說人話就是:“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

       你可以把自己當做一個受害者,把所有問題都放在對方身上,在控訴對方的過程裡,不斷的發洩永遠發洩不完的怨恨,也可以從自我的角度出發去想一想,這一切糟糕的現實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我在其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婚姻失敗的原因真的全部因為對方很壞或者是因為對方的缺陷嗎?無論你是繼續婚姻還是結束婚姻,邁向人生的另一個高度,從自我出發的思維方式都比“受害者思維方式”要有意義得多。

       也許你會說:“我知道道理,但是我真的做不到。”就如前面的來訪者一樣,活在“受害者思維”裡整整5年的時間,離開婚姻後,通過自我反思,她的身體狀态變好了。但又是什麼讓她在這種“受害者思維”裡整整5年拔不出來呢?


...

圖片來自于網絡

       我想,對于婚姻的開始的時候,我們總是過于自信的,對婚姻的預期是一種合理的預期,還是一種過度的期待?我們都太渴望幸福了,也太渴望從對方身上找到我們缺失的愛。于是,我們就認為:婚姻就是用來解決我的一切痛苦的。

       其實我們錯了,婚姻不是一種解決,婚姻是我們每個人原生家庭的強迫性重複,潛意識中的創傷真切的呈現。婚姻本身是充滿考驗,充滿難題的,充滿未知的。當現實擊碎夢想的時候,我們就會因為承受不起這份殘酷,承擔不了這樣的責任,理所當然的站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那時那刻,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失控感”,無法控制婚姻的走向,更無法控制對方的行為。

       “失控感”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因為站在“受害者”的位置,可以給我們帶來兩個好處:

       一、免責。即使婚姻的失敗也不是我的錯,免于我自己的自責。

       二、可以去譴責對方。婚姻的失敗,是因為對方有問題。比如說對方的出軌,對方的不負責任,對方的壞脾氣......就把所有的憤怒發洩在對方身上。因為畢竟承認自己有問題是需要勇氣的,也是需要自我力量去承擔責任的。所以将所有的過錯歸咎于對方,比自我反省要簡單很多。

       于是長年累月的蜷縮在自己的“受害者思維”的殼裡面,一邊壓抑着自己,一邊逃避着現實,一邊讓自己活在“嬰兒”般的感覺裡,永遠不會自我成長。一個“嬰兒”,餓了不會找奶吃,渴了不會找水喝。渴了餓了,隻會怪大人沒有照顧好他。

       在婚姻關系中,同樣如此,把自己活成了“巨嬰”,對方要滿足他的一切需求,對方也要對我負責到底。就如我的一位來訪者離婚的時候,需要并不富裕的對方一次性補償她200萬。理由就是:“你得必須對我負責,離開了你,我沒法養活自己,離開了你,我的下半輩子靠誰去?”

       聽到她的理由,我突然想到了一首歌的歌名《好大一棵樹》,此“樹”非彼“樹”,這棵“樹”對于“受害者思維”的人來說,是一顆“搖錢樹”。你不要我?可以!我得在你的身上找到我下半輩子的保障,你得保證我到老到死的一切!

       看到這裡,我相信各位已經明白題目的答案了,那就是很多女人固定的思維模式——“受害者思維”,如果不改變這種思維模式,受傷害的不僅僅是别人,更是自己。


...

圖片來自于網絡

陳欣: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國家首批中級私人心理顧問,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高級催眠治療師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