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伴你 願你安好 2
你好,我的朋友!當我起始為你寫此信時,已經是4月21日淩晨三點多鐘了。此刻,我在嘉興市南湖區一家漢庭賓館裡,已經酣睡了四個多小時。一覺醒來,再無睡意。
奇怪得很,如此沉寂的淩晨,隔壁房間竟有男聲與女聲,對唱似的,言來語去,聲音倒是不小,但我緊閉房門,也無心聽他們互怼些什麼,或許人家在秀恩愛哩。
我心裡想,你倆怼也好,秀也好,總不該影響别人的吧?在公共場所,竟不遵守規則,什麼男女啊,真是的!
影響我倒無所謂,我還想将你們的每一句話都聽得一清二楚,寫進我的作品裡去呢!可别影響了我的侄子,他從泰州開車到杭州,又從杭州驅車到嘉興,陪我在西湖遊了許多景點,夠辛苦的,需要好好休息。
我看看潔白的床單上,擺着我今天遊西湖時,在蘇東坡紀念館購得的《奇零草》、《杭州古今傳說》、《遊覽杭州》,心便平靜下來,不再旁骛,也就制怒了。
我昨天竟沒有寫過一個字,但有無數新鮮的詞彙,諸多景色,難以盡數的陌生面孔,為我的眼睛所“掃描”,所涉獵,所捕獲,為我的手機所攝影,一一彙入了我的腦海,蘊儲在我的心裡。
我向往杭州西湖的美景久矣,今天才得以一睹西子的芳容,看清楚了她阿娜多姿的倩影,蒙了輕紗依然含笑似的容顔。
西湖的山山水水,新舊景色,人們耳熟能詳的蘇堤春曉,三潭印月,柳浪聞莺,種種美麗傳說中的景觀,不知有多少人為之陶醉,流連忘返,在其處拍照,留下他們的足迹和倩影,又有多少文人墨客,為之擊掌稱奇,引發遐思妙想,濃墨重彩,賦予書畫、詩詞歌賦、楹聯以鮮活的人文精神,世代相傳到如今。
我們清晨5時許從泰州出發,一路上細雨紛紛揚揚,能見度也就三兩百米,幸好路況甚好,暢通無阻,九時許即抵達杭州,将車停在杭州市外東山弄49号斜對面,各自背了背包,即步行進入西湖風景區畔的曙光路。
在曙光路的十字街頭旁,當我們叔侄倆正商量應步行過去呢,還是先坐車沿西湖兜一圈,然後一個景點一個景點逐一浏覽時,一個老大姐,或許是聽了我們的鄉音粵語,竟主動趨前幾步,站在我們的旁邊,一臉的慈祥,溫和地說:“你們可以坐旅遊觀光車,先兜一圈,再坐船到主要景點,這樣劃算。”她還特别叮囑我們,千萬别坐私人的小船,有個别船主欺生,會收高價的,那樣不合算。
我們見那大姐說得在理,便按她說的開始行動。一天下來,不僅将煙雨蒙蒙的西湖盡收眼底,還遊覽了三潭印月、蘇堤、嶽王廟、斷橋、音樂噴泉、先賢祠等景點,登上了高高的雷峰塔,倚欄遠眺,俯瞰遠山近水、亭台樓閣、遊船穿梭、旅人如織。
予我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蘇東坡紀念館了。我素來敬重詩、詞、文、書畫皆有成就的大才子蘇轼。愛屋及烏,睹物思人,敬賢思齊,我曉有興趣的仔細參觀了那些展品,一一拍了照片,以便溫習,以茲紀念。
我不但在蘇東坡紀念館買了三本書、一包精美的書簽,在紀念館和蘇堤的标志前,侄子還為我拍了幾張照片。
那麼大,那麼多景點,那麼美的西湖,那麼多擁擠的遊客,豈是一天能看得遍,看得夠的?我不過是走馬觀花,匆匆一瞥,如拿着一本書,隻是看了書皮而已。
然而就是這一瞥,畢竟有了些印象,足以令我回味。尤其世世代代相傳下來的人文精神,将會給予我無盡的力量,啟發,激勵我更耐心去讀書、生活,寫作。
我的朋友,我要和堂弟、侄兒去浏覽嘉興的月河街了。就寫到這裡罷,餘事容後再聊。祝好!
你的朋友 雁韌
2019年4月20日早上,匆草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蘇轼《念奴嬌•赤壁懷古》 雁韌攝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西湖遊客的背影•雁韌攝。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張蒼水《奇零草》之一頁•雁韌攝。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西湖遊船 雁韌攝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