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不建議送孩子去補習

作為一名教培行業的資深老師,一個即将待産的準媽媽,思索良久,我還是發自内心建議:盡量不要送孩子去補習。

何出此言?理由很多。

其一,學校才是孩子學習學科知識的地方。課餘時間應該給孩子更好的放松玩耍。很多孩子在學校學習不認真,成績跟不上,于是家長們開始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補救,反而本末倒置,往往也收效甚微。我們應該做的,是培養孩子在校好好學習的意識,日常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不是擠占孩子的休息時間,讓他們背負更沉重的學習壓力,終日學校補習班家裡三點一線,失去快樂的童年。

我第一次家教是大二時,給一個一年級的小男生輔導作業講繪本故事補英語知識。小男生在廈門思明區最好的實驗小學上課,每天放學後要先去托班完成學校作業,回家吃過晚飯繼續家教上課,周末還要去學樂器跆拳道等等。有一次他表哥來家裡,可是他要上課,不能跟表哥玩會,他氣得扔書,哭着跟我說:“我每天都在學習,沒有一點時間玩耍,我表哥來家裡我都不能跟他玩一會!”那隻是一個六七歲的孩子,之後我便跟他家長提議每天帶他和弟弟到小區樓下玩一會,回想那半個小時,是我見過孩子笑得最開心的時間。

其二,補習托班的背後,是家長對孩子陪伴的缺失。如今很多家長忙于事業忙于生計,放學了把孩子放在午托晚托,周末也給孩子報滿了各種補習班。而自己真正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得可憐。我們都說父母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缺失,勢必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确實也有些家長知識能力不足無法輔導孩子的功課,隻能通過請家教或者輔導班的方式幫助孩子學習。但是日常的溝通了解必不可少,平時的陪伴關心不可缺失。你指責孩子不愛讀書沉迷遊戲,可曾想過自己手機從不離手,言傳身教,是父母的第一責任。

其三,補習班以提升成績為目标,但學習能力并不是評判孩子的唯一标準。目前來說,中國的素質教育略有起頭,但應試教育之下,成績依然被看得很重。死背考點套公式記格式,短時間内确實能快速幫助孩子得分,但對于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思考能力、好奇心、想象力和觀察力來說,作用甚低。填鴨式的教育下培養出來的是高分低能的學習機器,而孩子未來的發展,絕不隻是靠漂亮的分數,教會孩子會說話會做人會做事,才能在以後的社會競争中站穩腳跟。

其四,不要把課本當做世界,而是把世界當成課本,正如偉大的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學習,社會即學校”的教育理念。有不少家長都反應孩子在語文寫作方面都存在很大問題,文章生搬硬套無話可說,而交際表達不足,生活閱曆的缺失,是再多寫作技巧無法彌補的缺陷。“啞巴英語”在中國極其普遍,很多孩子英語考試能夠拿高分,但一張口卻支支吾吾說不出話。很多家長從小就送孩子去上英語補習班,學語法背單詞,其實倒不如省下那筆錢帶孩子到國外看一看走一走,讓孩子認識到語言交際功能的重要性,拓寬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閱曆。就像《小王子》裡的這麼一句話——“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頭,也不要給他們分配任何任務,而是去激發他們對海洋的渴望。”

我們讀書究竟是為了什麼?努力學習,考個好學校,找一份好工作?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在寫給她兒子安德烈的信件中曾這樣提到:“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将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我曾跟老公無數次探讨過孩子出生以後的教育問題,他說:“我們隻是把孩子帶到這世界看看,以後怎麼樣,應該由他自己決定,我隻希望他過得快樂舒心。”一番話讓為人師表的我感到慚愧。

所以此刻,也想和各位家長說,不要讓試卷壓垮孩子的脊梁,不要讓成績磨滅孩子眼裡的光,不要讓補習占據孩子的生活,天地廣闊,宇宙浩瀚,應該去追尋夢想和遠方,去探秘奇迹和殿堂。

隻有心中有夢的孩子,眼裡才會有光。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快樂成長。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