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事——父親
她很幸運,有個從小就拿她當寶貝的父親。本着窮養兒子富陽閨女的想法,父親大人将她裝扮的如公主一般,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不忍她受到一點的委屈。工作上,父親為她安排進一個戰友的公司做一個閑職,隻是送送文件,接個電話。生活上,更是照顧到極緻:他從不肯讓女兒進廚房,幹粗活,甚至就連洗菜刷碗都一并承包。女兒的生活,在結婚之前,猶如一潭湖水,平靜而又清澈。
也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父親緊張的有些過度,像個媽媽一樣在她耳邊灌輸着要找個什麼樣的男孩子托付終身。放佛,結婚的不是女兒,而是自己。也難怪,誰家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來結婚後會過得更好——最起碼不比在家裡差吧?
挑來挑去,父女倆相中了一個家世背景、性格脾氣都很滿意的男孩子。家庭富裕,父母健康,更關鍵的是,對方的脾氣也是相當的溫柔。
就這樣,她嫁人了。婚後的生活,總也免不了磕磕碰碰。一碰到不順心的事,她就總會拿她父親和男孩子作比較。回到娘家,看着父親大包大攬的洗菜做飯,她突然覺得她的先生并不是個值得她完全托付終身的男人。
她把她的心思透露給父親。作為過來人,當然知道經營一段婚姻的不易,可是作為父親,他又非常不願意自己疼愛的女兒受到一點委屈。于是,他耍起小聰明,告訴女兒如何“戰勝”自己的丈夫和公婆,如何赢得家庭至高無上的地位。
在父親和丈夫的天平上,她明顯的向父親傾斜着,因為她的父親一直對她是最好的,她習慣了對父親的言聽計從,從不自己動心思琢磨琢磨父親的做法是否妥當。
她按照父親告訴她的“錦囊妙計”施于自己的小家庭中,确實很管用。男孩子争執了幾次之後,退卻了,忍讓了。這點小小的勝利,讓她們父女倆彈冠相慶,得意忘形。
可是,她根本不知道,在父親眼中她隻是個女兒,而在丈夫眼中,她要扮演的是妻子的角色。在娘家她可以是個孩子,在自己的小家庭裡,她要分擔責任和義務。也難怪,高高在上的父親大人都沒有分得清楚兩者區别。在他老人家眼中,他的女兒在家中從未受過吃苦受累,嫁給别人,就更不能受的一絲委屈。
一個家庭,有人隻是享受,就必須有人更加負重。不平衡的重擔,就像一座搖搖欲墜的房間,總有一天會出現裂痕。
結局,可以想象得到,在一場狂風暴雨之後,各奔東西。
離婚後,她躲在父親的臂膀下,傷心了好久。她說,她再也不相信婚姻了。也難怪,一個心智未成年的女孩子,一個隻想做“女兒”的女人,如何經得起生活的考驗?如何擔當得起“妻子”的重擔?
女人不受委屈,不應當是不承擔家庭責任的借口。
- 上一篇 雙胞胎到鄉下生活,混血兒變“混凝土”,放飛了自我
- 下一篇 因果家教17 少年當自強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