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家庭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前言:本文内容緻力于從更深入的層面探究親子之間矛盾的原因,原生家庭問題各不相同,家庭傷害難以愈合,我們能做的就是化解自己内心的某些負面情緒,與父母和解與過去和解,适時放下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父母在等待孩子的道謝,而孩子在等父母道歉。”

我想從先請大家思考三個問題:

家庭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我不行了,我要搬出去,有沒有人合租房子”。前兩天,學校牆上有人抱怨道。

下面評論紛紛應和,“原來不是我一個人在家待不下去了”。

是的,不管你是學生還是已經獨立了,不管假期時間長短,父母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内,讓你呆在家的日子裡感到窒息。

爸媽對我們的忍耐期限就開頭那麼幾天,甚至我覺得爸媽隻是在我回家前短暫的愛了我一下。

放假梗我們再熟悉不過了,但其實假期的争執隻是家庭矛盾的一個縮影,當你無法和父母好好相處時,任何因素都是家庭矛盾的導火索。

...

為什麼越長大,矛盾越突出?

當我們是嬰兒的時候,我們需要通過依賴父母,獲取生存資源,從奶水到愛,為了不被父母厭棄,孩子必須“聽話”。

而當我們長大了,思想獨立了,我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左右錯誤的觀點,有能力改變家庭裡讓我們不舒服的規則,當我們開始改變的時候,矛盾就産生了。

或者說,當我們的人格越獨立,家庭矛盾就越突出。

父母明明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為什麼傷我們最深?

“我感覺世界上最愛我的是我爸媽,最恨我的可能也是;我爸媽永遠最能安慰我的心情,也最知道怎麼用刀子戳我的心。” 我的同學家庭矛盾更突出,常常向我哭訴:“我真的很恨他們,但又很像他們,我好讨厭我自己。”

誰的錯?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還在疑惑,我到底要說什麼?先按住不揭。

看看關于那三個問題你的答案是什麼?

家庭矛盾是因為父親太執拗?母親脾氣太差?抑或是你太叛逆?

如果是因為你叛逆,現在你都長大了,成熟了,或者也為人母了,可以理解父母的辛苦了,還叛逆嗎?(昨天看到一個問答,樓主都已經結婚生子,也因為某些原因,和父母鬧矛盾,一年不聯系)

既然你成熟了,你的父母也很愛你,那為什麼,在與父母相處時你還感到傷心,在家裡感到窒息呢?

也許看到這裡你還是一頭霧水,不過你至少明白了,家庭矛盾會如期而至不管你是否成熟、是否在家。

我說這些是什麼意思呢?在不斷的家庭矛盾和父母錯誤的思想強化下,我們或許會認為“一切都是我的錯,如果我沒出生就好了,父母就不會吵架······”

我想說的第一點就是:這一切不是你的錯。


...

侵删

之所以繞這麼大的彎子是因為,有些的東西根深蒂固,需要自己想開。

認識到這一點,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的歸因。

我們再來通過幾個具體問題,看看家庭矛盾的真正原因。

你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直接聽結論。

1.你和父母最近一次吵架是因為什麼?

2.你最不能接受的父母的觀念是什麼?

3.父母最令你傷心的行為有哪些?

4.父母的童年環境是什麼樣的?

5.爺爺輩的家長怎麼和父母相處?

第二點:有毒的家庭模式才是家庭矛盾的真正原因

通過以上問題,你不難發現,我們的童年和父母的童年高度相似,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也和爺爺輩對他們的方式一樣。你還可以再想想你在對待自己的伴侶、後代、朋友時,有沒有蹦出父母的影子。

“有毒的家庭體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這個體系并非你的父母所發明,而是從先輩那裡繼承的一整套逐漸累積而成的感受、規則、交流、觀念。”

說簡單點,你遺傳你爸媽的,他們又遺傳你爺爺輩的,其實你是受了祖祖輩輩遺傳下來的錯誤觀念的害。

就像裹小腳,你姥姥裹小腳,所以你媽媽裹小腳,如果封建迷信沒有被取締,你現在還要承受那份痛苦,是你父母的錯嗎?

是,也不是。但更準确來說,是思想觀念的錯。

在錯誤的家庭模式中,每一個人都是受害者,卻又是别人人生的加害者。

該怎麼做?

第三點:與其和父母争論誰對誰錯,不如把精力花在如何改變這種錯誤的家庭模式上。

我想你應該不願意這樣的錯誤繼續延續,荼毒後代吧!

試着回想你和父母長輩平時的相處,根據以下七種模式,總結你的“有毒”家庭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中總結的“有毒”家庭行為模式如下:

“他們當時隻不過是想幫我”——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你不是故意的,不等于你沒有傷害我”——不稱職的父母

“為什麼不能讓我過自己的生活”——操控型父母

“這個家裡沒有酒鬼”——酗酒型父母

“你永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出事”——身體虐待型父母

“你要是沒生出來就多好”——言語虐待型父母

“父親對我做的事情永遠不可以告訴任何人”——性虐待型父母

...

以下是我的情況:(可以跳過,僅供參考)

1.權威型父母

我的父母更贊同“父母長輩是絕對權威者,具有絕對話語權”。在他們的觀念裡,自己絕對不可能錯,就算錯了,也輪不到我來說,隻能他們說我。(其實我有的時候真不太明白承認自己錯了,這麼難嗎?)任何他們思想中理解的不尊敬都會被斥責,争論是最挑戰他們權威的,越頂嘴越被打。

2.操控型父母

我的父母經常将自己的願望投射到我身上,我媽告訴我,我小時候的志向是當老師,後來我選了别的專業,她就會責怪我為什麼不當老師,然後說一堆責怪的話,後來我才知道那是她小時的夢想。可怕的是,中學的時候我一直信以為真,想要努力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但那個時候我恰好遇到了,學生生涯中最爛的老師。以至于一直處在一種心理煎熬中。

3.語言虐待型

這個就沒啥好說的,直擊靈魂。無法回憶

4.不稱職的父母

這可能是我最遺憾的點,父母沒有給我傳輸正确的兩性關系觀念。具體體現在,在親密關系中,不知道如何愛和理解對方。甚至他們的婚姻讓我充滿對婚姻生活的畏懼。

代入感太強了,讓我哭一下。

我們常常會偏執的思考如何和父母相處?這個話題,本身就是有心理缺陷的。

我們是家庭的一份子,是父母的孩子,但同時也是一個獨立的人。或者說更是一個獨立的人

所謂的相處之道,就是變着法子迎合父母,遷就父母,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大智慧大學問。

但我并不這麼覺得,首先,這樣的方法無法根本性的解決問題,也可以說這是成年人的逃避,你隻是圖省事。

(同理帶入《知否》裡的盛纮,當所有證據都表明林小娘的死有冤,他依然不願意揭開家族的遮羞布)

其次,你對父母的一味迎合,事實上就是對原生家庭傷害的忽視,對錯誤觀念的繼承。

當你在錯誤的道路上繼續行走時,又怎麼會允許你的子女改變呢?你依然希望他們也能遷就你。

放下是為了更好的前行

...

雛菊

改變自我是最好的方法,當你治愈了自己,這種有毒的家庭模式自然而然的打破了延續。

如果問題比較嚴重需要做專業的創後心理治療。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解決,不妨從以下方法入手。

發洩憤怒

隻有釋放了内心的憤怒和悲痛,将責任歸于那些該負責的人之後,真正的解脫才開始。在你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前,一切原諒都是徒勞無功。

治愈自己的第一步就是,釋放自己的情緒。

“這一切,不是你的錯”

“你有權憤怒”

“你不需要負責”

放棄鬥争

“在電影《戰争遊戲》中,美國政府的一台計算機被人編寫了程序,即将啟動一場全球性的核戰争。所有試圖改變這一程序的努力都是徒勞。然而,就在最後的緊要關頭,計算機自己停了下來這個遊戲唯一的獲勝方法就是退出遊戲。”

當我們在面對“有毒的父母”時,我們很難從他們那裡獲得自己所期望的,譬如你希望得到父母的稱贊、關愛,但如果你至今都沒有得到過,那麼你很有可能永遠得不到了。

内心越是苦苦掙紮着、期待着,越有可能獲得更多的心碎。

如果我們不能改變父母,何不改變自己。

不再去渴求父母的關愛,不再幻想父母的支持與鼓勵,不再對他們持有激烈的情緒。

将這些時間和精力,花在經營自己的生活上,你會發現生活變得更順利了。

注意放棄鬥争不是讓你被虐待不掙紮,而是不要再抱有期望,有一天虐待你的父母會自己住手。

具體做法:

1.适當保持距離

獨立(不是切斷聯系)

2.減少沖突

如果你沒有辦法立馬獨立,那就盡量避免沖突。在父母發作的時候控制自己的反應。

使用溫和的方式,委婉的表達自己堅定的立場。

重新定義愛

來自以上家庭的孩子,長大以後對愛的含義和感受都是模糊的。父母常常以愛之名,卻不能給予我們真正得關愛,所以我們也許混淆了愛得含義。

我沒有辦法一句話說清愛的定義,但以下情況不是愛:

1.讓你心裡痛苦、身體難受的不是愛

2.需要你犧牲夢想心願的不是愛

3.讓你放棄自己的原則的不是愛

相信自己

從小開始,我們依據父母的認可和否認來評判自己的好壞,而在錯誤的家庭模式下,父母的觀念本身就是扭曲的。

所以,我們應該改變這種評判标準,相信自己的想法,相信自己對世界的認知。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不要放棄

在你改變自己,變得越來越獨立的過程,勢必會引起更多矛盾,你或許會遭受更大的挫折。

但請記住成為一個擁有真正獨立自主的人格的成年人,并沒有那麼簡單,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克服焦慮、恐懼、内疚的情緒。

當你做到這些,你就能從錯誤的家庭模式中解脫出來,擁有享受自己人生的自由。

...

遠行

從現在開始做出改變吧!

以上都沒有要讨伐的意思,原生傷害是真實存在,無法否認的,作為錯誤家庭行為模式的受害者,誰都有權利,拒絕這種錯誤的繼續延續。

希望大家不要為了回避問題,而南轅北轍。

也許,我的知道的很少,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希望能做點什麼,幫助正在為家庭、童年而痛苦的你,即便隻是一個正确的觀念。陌生人加油!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