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也值得一寫
先分享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昨天我的一篇文章終于又上榜了,直接給我帶來90多鑽的收益。相比過去每隔8天或半個月文章就能上榜,這一次整整隔了32天,算是比較長的一次,這也算是對我長期堅持更文的一種鼓勵,讓我感到高興而欣慰。
一段時間以來,我寫文以碎碎念居多,記錄生活裡的日常,有流水賬的嫌疑,就是這樣,文章還寫得很短,以平台的規則,就算編輯老師手下留情,這樣的文章終究算不上好文,也自然沒有上榜的機會。是的,一篇文章你總要寫個千兒八百字,才不辜負人家的推薦呀!通過這件事也讓我認識到,隻要你努力了,總會被人看到,也會有一份回報。
我從來不反對寫文應該有精品意識,但我想說的是,這樣的要求對一般的作者來說可能高了一點。學習寫文,你首先得有量的輸出,哪怕寫得不好,哪怕隻是碎碎念的東西,但是你得持續輸出呀,在此基礎上,你再去追求文章的質量。根據辯證法的原理,正所謂量變才會引起質變。
來平台寫文我也有好幾年了,寫着寫着,我的内心卻時時有一種焦慮,因為至今我文字的總輸出量還不足300萬字。一位與我同期來平台寫文的文友,當初他隻比我多寫了幾十萬字,如今人家已寫了400多萬字了,我們之間的差距在拉大。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每天文字的輸出量太少,文章的質量不高。
我有些懷念從前寫文時的狀态了,那時候我寫一篇文章動辄兩三千字,少數的更是達到七八千字。那些相對長一點的文章都被我推到了公衆号上,反響也還不錯。然而最近一兩年,我寫的長文寥寥無幾,以至于有地方雜志的編輯老師向我約稿時,我有一種囊中羞澀、捉襟見肘的無力感。
根據過往的經曆,我知道寫文是不能中斷的。因為你一旦懈怠了,不想寫了,人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精氣神也就沒了,再想提筆也就難了。練武的人講究“拳不離手”,唱戲的人信奉“曲不離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可是寫文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你真的會發現沒什麼可寫的。這時候我想說,碎碎念其實也不失為一種宣洩情緒、記錄生活的好的行文方式。
寫文章其實沒有那麼神秘,一些導師在你面前大談創作之法,甚至給人一種故弄玄虛、諱莫如深的印象,這也往往令一些初級寫作者望文興歎,無所适從。老百姓的語言是最好的語言,也是最接地氣的。有人平時與人聊天,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但是讓他寫文卻抓耳撓腮,難以下筆。這其中固然有組織語言的問題,寫文與我們平時說話并無多大區别,隻要能夠講明白一個道理,能夠自圓其說,就不失為一篇好文章。
如果你一段時間确實因為寫不出好文章而感到焦慮,請不要停下你手中的筆,哪怕是寫寫碎碎念也好。
- 上一篇 《我是片兒警》之(16)
- 下一篇 寶貝成長中的故事(63)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