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春節

鄭重聲明:本文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119期“過年”或“春節”專題活動。

乙巳蛇年,我們與闊别家鄉四十載的小舅在杭州團聚了。

小舅四十年前離開家鄉到南京求學,畢業後留在湖北襄陽,在那兒成了家。四十年來,我們誰也沒有去過小舅家。前幾年,小舅女兒到杭州工作,小舅傾盡家資在杭州貸款買了一套房。今年春節,他們一家人都來杭州過年了。

我是年前接到小舅電話的,他說他到杭州了,問我在哪?

我說我在嘉興。巧了,往年,我不是回老家過年就是去外地,今年是頭一年決定留在嘉興過年。小舅的電話讓我興奮不已,當即邀請他們一家來我家吃飯,順便認認門,方便以後多走動。

放下電話, 我和我家先生立馬行動,先從冰箱裡把肉拿出來解凍,再準備上幾樣小菜。一切準備得差不多了,打電話給小舅問出發了沒。小舅有些為難,說家裡有老人(小舅的嶽母,跟一舅一家在一起生活三十年了),他們就不過來了。

聽小舅這麼一說,我暗暗自責,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呢?既然他們來不了,那我們便過去。于是,我和我家先生把家裡做好的肉菜一并帶上,開車直奔過去。

到達小舅家後,小舅出來迎接我們,他沒穿棉衣,隻穿着毛衣就出來了。我看他如此精神,問他不冷嗎?他搖頭說不冷。小舅隻長我幾歲,近年常騎車鍛煉身體,聽說一天能騎一百多公裡路。

小舅家位于頂樓,采光十分好,一進屋子就看到長方形的餐桌上已經擺滿了盤碟,一家人還在廚房忙碌。

這也太豐盛了吧……我說。

小舅的興奮不亞于我,他操着一口湖北普通話忙着招呼我們坐,又不停給我們夾菜,一邊夾一邊介紹,這是熏肉,這是臘腸,這是燒鵝……

我吃了一口,抿了下嘴,說:香是香,就是鹹得吃不慣。

小舅說他剛到湖北那些年也吃不慣,後來慢慢就習慣且愛上了這種味道。小舅媽是湖北人,小舅這是入鄉随俗了。

席間,我給我媽打了個視頻電話,我将鏡頭對準小舅,小舅接過手機叫了聲大姐(我媽在他們姊妹兄弟中排行老大)與我媽唠起來,小舅在電話裡再三邀請我媽出來轉轉。我知道,小舅邀約包括我媽在内的老家人好多次了,但好多人都沒有去過他生活工作的地方。說來,不是大家不想走,而是時間湊不到一起。就這樣,一年年地推,直推到了現在。對于我們這次在杭州相聚,可以說,小舅的激動更甚于我。他一遍遍地對我說:你是第三個來我這兒的人,第一個是賈龍(我大舅的兒子),第二個是兵子(我小姨的兒子),第三個就是你;這麼多年來,我盼家裡人,直盼到了今天……

我對小舅說:你現在到了杭州,我們離得這麼近,當然得多走動了。

小舅說,我現在還沒退休,襄陽的家也歡迎你們去。

我說,去,肯定去。

說起杭州的這個家,小舅說,房子買來後一直在出租,每月的租金用以還房貸,去年八九月份才收回來。他對我說,這個家以後也是你的家,你要常來,随後給你配把鑰匙,你随時都可過來。

我有些激動地頻頻向小舅點頭。老實說,我不是個十分戀家的人,對于親情,我也不是那種看得很重的人。今年這個春節,小舅是離我最近的親人,當得知他要來杭州過年那刻,我就生出了一種家人在跟前的親近感。同樣,對于小舅來說,他也是這樣的感覺。離開家鄉四十載,每年的春節,他都是與小舅媽的家人一起過的,今年是頭一次,他與老家的親人團聚在了一起。

那天,我們聊了很多,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我們都不說,但從片言隻語中,能感受到這些年每個人都過得不容易,都還在努力奮鬥着。

按照中國人的習俗,大年初二,我和我家先生又驅車趕往杭州去給小舅一家拜年,我們的團圓飯從中午直吃到了晚上,酒喝了一瓶又一瓶,小舅和我家先生都喝醉了。當晚,我們在小舅家住了下來。小舅媽讓我們住到上班再回去。這哪成呀,小舅媽的弟弟一家人從武漢也開車過來了,我們要是繼續留下的話,遠處來的客人就住不下了。

初三早上吃過早飯,我們要回。小舅一家極力挽留,說,下雨天,留客天。我們執意要走,小舅一家人一直把我們送到了小區大門外。我們的車啟動了,透過後視鏡,我看見小舅一家人還沒有離去,他們站在原地,目送着我們,還在向我們招手。淅淅瀝瀝的小雨打濕了路面,打濕了花草,也打濕了我的眼。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