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喜悅的生活方式過一生
有人說: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zui好的生活。那麼,什麼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呢?我想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取悅生命,讓生命喜悅。
在《斷舍離•瑜伽智慧》中就提出這樣一個觀點:讓生命喜悅的方式過一生。這部作品是山下英子與龍村修合著的一部作品,山下英子是“斷舍離”的推廣人,而龍村修就是龍村修瑜伽研究所的所長,他們倆将斷舍離與瑜伽理論相結合,提出了很多實用的理論。
讀完全文,我發現讓生命喜悅的生活方式應從如下方面開始:
一、吃得好是身體健康的保證
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可是在山下英子的《斷舍離》中卻指出她的瑜伽老師沖正弘告知她:不用吃那麼多,迄今為止你一直處于過食狀态。
“少吃,再少吃”是在山下老師的飯量減少,體重越來越輕,越來越輕盈後得到的體會。在這本書中,她用車來喻人,有的人比較輕巧,像小型汽車;有的人身材結實,像大卡車。不同類型的汽車,它的駕駛動力是不同的,所以人要根據每天應該攝取的卡路裡來判斷食量。
二、補氣是調整身心狀态的原則
補氣(補充自己的氣息)與調整身心緊密相連。瑜伽中認為,進食不單是攝取營養,也是攝入“氣”。攝取的氣越是新鮮,能量就越強。
根據本人的親身體會,深刻認同文中的一種觀點。服裝和食物一樣,都具有補氣的效果。每年我都會填置些服裝,zui近一年,我穿上新衣後,越來越自信,也感覺周身的能量和氣場不同以往。我認為這不光是内心發生變化,更是時尚的衣服帶給我的。相信很多朋友深有體會。
三、心态是改變生活方式的開始
楊绛說: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台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擡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
好心态,讓人有勇氣面對困難;好心态,讓人有想法突破現在;好心态,讓人有能力面對未來。
常看到有的人受不了挫折,選擇自暴自棄,在生活中頹廢,沒有目标,日子過的一團糟,他們不懂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甚至鑽了牛角尖。
文中有一段是寫沖老師會告知生病或受傷的人:“不許表現出病人的樣子,隻許表現出健康的樣子”。其目的就是用潛意識的心态來改變身體狀況,用好心态來改變生活狀态。
生活很累,有誰不想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度過一生?既然想,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做起,從讀了《斷舍離•瑜伽智慧》開始。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