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閱讀—在不安的世界裡,給自己安全感

目錄圖解

...

01

第一次閱讀這本書是在十九歲,當時是在尋找内心的安甯,在圖書館裡,在宿舍裡,酣暢淋漓,内心十分妥帖,雖一知半解,卻也榮幸至極,尤其是在二十七歲的自己重新去審視這本書的時候。我重新開始了解了畢淑敏老師,這些文字和她的職業和她的學識息息相關,所以百無聊賴之際想要信馬由缰去拆分一下這本書,不知道是否能夠将它拆分入腹呢?十九歲和二十七歲的較量,不由得無奈一笑,權當消遣吧。


...

02

在不安的世界裡,給自己安全感。世界是不安的嗎?自己的情緒是不安的嗎?哈哈哈,其實啊不管是誰不安也好,對于渺滄海之一粟的我而言,是要如蜉蝣般在這人世間汲汲于營也好,自由潇灑意也好。總歸頭頂着雲卷雲舒,在這忙忙碌碌的人世間存在下去,存活下去,苟延殘喘下去。

無論是哪一種,太陽依舊徐徐升起,天街小雨,狂風驟雨,烏雲滿天, 日夜更替,四季變遷都是是這樣。有時候想為賦新詞強說愁,有時也會面對羞窘大喊一聲卧槽,然後說一聲有辱斯文,畢竟還要為人師表。話題扯遠了,閑聊了這麼多,我想了想自己覺得,世界不是不安的,它就在那裡。在我們的變化中,在我們的生産活動中,在我們的一期一會中,在我們的晝夜更替中,在我們的啼哭中,在我們的牙牙學語中,在我們的蹒跚學步中,在我們的朝氣蓬勃中,在我們的躊躇滿志中,在我們的長籲短歎中,在我們的懷疑中,在我們一圈又一圈的循環中。我們經過了世界,世界陪伴了我們。

冷眼旁觀的世界,交往中,情緒變化的我們,畢淑敏老師說有安全感的我們是懸挂天空有着溫煦光芒。那麼有着安全感的人其實是非常勇敢的内心或者外在非常溫柔的,能夠比較自如的與人交往,給人溫暖,也溫暖自己。這樣許許多多的像我們這樣的小恒星給這個沒有溫度的客觀存在的世界以溫度,漸漸的形成了,或者組成了,或者怎樣呢,成就了晝夜更替,萬家燈火的人世間。所以這樣溫暖的畢淑敏老師想要傳達的會不會是這些呢?我不得而知,這隻是閱讀P002開頭第一段。我想用現在自己的思維方式,給予這本書閱讀比較系統,提煉出其中存在的心理學知識或者其他一些知識。

昨晚看了這本書的目錄,分為五大章節。第一大章節是負面情緒的正面價值,我覺得不開心是一種負面情緒,我們都認為是不好的,但是畢淑敏老師說我們要認識到它的正面價值。也就是說既然不開心,那怎麼才可以開心呢?

發展它,正視它,解決掉它!這裡語氣加重,顯得更加果決一點。因為它就像機器運轉,就像商店經營等等吧。這就做負面情緒的正面價值。

第二章節是Close relationship, we should try to deal with that. Because it is more considerate. Just like wind and sunshine. I am very confused about. I don’t know how to explain. It is equal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nd and sunshine. It reminded me a Chinese story. Maybe I can use this theory to understand it.

第三章節 關鍵詞:直面生命的苛求

關于人生困境、喪失的方法論

第四章節 關鍵詞:認知層面 認知途徑

The way to recognize  myself.

第五章節我很在意,因為畢淑敏老師寫女性的成長之路,我知道重新讀完之後就可以知道了,我想了很久為什麼是女性,我很在意女性的力量,女性在這個世界中的地位,因為我們會講地球母親,我們會說祖國母親,祖國媽媽。女性代表了孕育,代表了什麼呢,我不得而知,女性是柔軟的,女性是堅強的,女性是怎樣的呢?

在這裡留一個疑問号吧,最近真的是越來越浮躁可,讀不進書都,我也很無奈,能讀一點是一點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