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具的情思

昨天看到《南來北往》中的一個片段,說一個适齡青年結婚,丈母娘要男方湊齊48條腿(家具的腿),于是街坊鄰裡便雪中送炭,紛紛拿出自己家的家具。

在感受着濃濃的鄰裡暖意時,也勾起了我許多回憶。

我在上小學時,生活在小興安嶺的林區,那是一個被落葉松包圍的小林場,滿眼都是那成巒疊翠的樹林,散發着草木的清香,滿眼蔥綠。

而生活在林區,家裡最醒目的便是被媽媽擦得油亮的家具了。這套組合家具是爸爸從工段拉回來的原木,然後拉到當地的加工廠加工成上好的闆材,又請當地手藝好的師傅做的。

聽奶奶說,當年爸爸用拖拉機把這些闆材拉回奶奶家,準備打成家具迎娶媽媽。大娘因為結婚時還沒有這樣時髦的衣櫃,十分羨慕,跟奶奶鬧了一場。爸爸二話不說,又跟領導說明情況,開上拖拉機又拉回了闆材,做了兩套一模一樣的家具,這才沒有讓奶奶為難。

這套家具是由一個大衣櫃,兩個高低櫃組成,還有一個炕櫃,是擺在炕上的。櫃子呈原木色,上面被刷了一層清油,散發着特有的光澤,摸起來十分光滑。櫃子的表面還雕刻着精緻的花紋。在高低櫃上有兩個透明的玻璃門,媽媽當年就用《紅樓夢》的挂曆粘在後面。也許媽媽格外喜歡薛寶钗和平兒,一直張貼着他倆楚楚可人的畫像,那時我對美的理解也就是從這兩幅畫開始的。

媽媽是一個有潔癖的人。記得小時候,她隻要歇班,就會拿着小抹布把家具擦拭得幹幹淨淨,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也許這是不善表達的爸爸給媽媽的一份最珍貴的禮物。直到我們搬家,媽媽唯一不舍的還是那套家具。

後來因為我上學,我們來到了大興安嶺。一生好強的媽媽拒絕了在奶奶家旁蓋一個偏房的想法。花了當時看來不菲的價格買一套自己心儀的房子。而爸爸全然地支持着媽媽的決定。現在想想,我很佩服媽媽的灑脫與勇敢。她雖然為人善良敏感,但是在很多事情上,她看得更清楚,也更通透,更豁達。

有了自己的新家,爸爸媽媽開始用心裝修這個家。家裡的推拉門、地闆、竈台都是爸爸和師傅一起制作的。

我記得那是一個黃昏,爸爸滿身油漆坐在地闆上,媽媽拿着抹布擦拭着家裡的新安好的拉門,夕陽透過明亮的玻璃窗灑落在被刷了紅油的地闆上,那紅光映照在爸爸俊朗的臉上,汗珠順着他的臉頰滾落下來。媽媽一邊輕輕地擦着,一邊無限憧憬地望着這個新家。我興緻勃勃地說,我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房間。爸爸媽媽隻是笑着看着我。那一幕,可能我一輩子都不會忘掉。

因為買房,重新修葺房子,花了他們不少的積蓄。媽媽決定不買家具了。手巧的爸爸便用一些剩下的木料,做一個簡易的衣櫃,還自己做了一個小的矮方桌。媽媽手很巧,依舊把家布置得清爽幹淨。

後來住了幾年,爸爸的工作并不順利,媽媽那時候得了末稍神經炎,不能長時間站立。家裡好像籠罩着一層烏雲。但是無論媽媽身體怎樣不舒服,她都會把家收拾得幹幹淨淨。

媽媽聽說鄰居說,不遠處的一個年輕夫妻離婚了,家具正要往外賣。媽媽聽後很期待,和鄰居去看了成色,回來和爸爸商量時,爸爸第一次沒有支持媽媽,歎了口氣說,等以後條件好點,買一套新的。媽媽也不再言語,後來每每收拾屋子時,總會露出絲絲的埋怨,說如果當時買下就不至于這麼多東西沒地方放了。爸爸也隻是默默地不說話。

再後來爸媽在縣裡買了樓房,媽媽找來了制作家具的師傅,按照她的意願打了一套組合家具。這回是完完全全按照自己的意願制作的。有親戚和鄰居說,都這麼大歲數了,還折騰什麼?可是媽媽不理睬,依舊買了好看的窗簾、自己喜歡的床和沙發,還在客廳裝了一面很有現代氣息的鏡子牆。而這一切爸爸都在默默地支持着。

記得新房剛裝修好,媽媽拿着手機給我錄新家的視頻。那滿臉的笑意,就像三月的桃花,明豔而動人。我打心眼裡佩服媽媽,在生活困頓時,懂得适時向生活妥協,但依舊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在自己條件允許時,沒有忘掉自己的夢想,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與意見,去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

朋友有一次跟我視頻,誇張地說,天哪,阿姨家這麼時尚呢?媽媽聽了笑得合不攏嘴。像一個女孩子似的,眼裡閃過一絲得意,說,我的眼光還不錯吧。我點點頭。

我知道無論生活陷入何等境地,媽媽是永遠熱愛生活的人,她總能在貧瘠的生活裡,綻放出燦爛的花!而爸爸永遠是媽媽背後那個堅定的支持者,支持着她完成自己小小的夢想。

媽媽是幸運的,遇到了尊重她,包容她、心胸豁達的爸爸;爸爸也是幸運的,遇到了心疼他,願意和他一起吃苦的媽媽。

想想媽媽和爸爸在一起風風雨雨四十多年,吃了很多生活的苦。一輩子勤勤懇懇,為人坦蕩,兩個人相親相愛,彼此依靠,彼此支持,共渡了生活的難關。這就是給我最好的言傳身教了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