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風景一行人》
讀大冰寫的:“總有一些朋友,不是人脈關系,不是交換關系,隻是朋友而已。
他不會因你的社會屬性高低而疏遠或親密。
你窮你富,你顯達你寂寂,他微笑着平視你。
你膨脹,他警醒你。
你跋扈,他包容你。
你落寞,他遞一根煙給你。
你有難,他默默出手,事了拂身去,并不圖你。
阿彌陀佛,這樣的朋友,你攢了幾個?
或者說,你弄丢過幾個,在這漫長的歲月裡?”
這寫的大概是生死之交的友誼吧。
阿彌陀佛,這樣的朋友我感覺我一個都沒有。
不曾有過,所以也不曾弄丢。
相對于生死之交的交情,我更喜歡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誼。
有能聽聽心事,出出主意的三兩好友,我覺得自己就很幸運了。
若是偶爾遇到貴人,解我一時困境,我就會覺得我上輩子也一定是個好人,才會遇上好的福報。
或許是從小缺愛的緣故吧,感覺自己帶有刺的盔甲無法收起來,或遠或近時有時無的建着一道心防,自己走不出去,别人也走不進來。
習慣了孤單的行走江湖,我覺得這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至少在遭遇背叛的時候,心會痛但不會碎。心底會有個聲音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幸的人千千萬。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背叛才是人性本色”。
謝謝我的朋友們,在我遭遇背叛難過的時候,聽我訴心傷為我解心憂。
大冰還寫到:“做朋友最大的義務不過是互相陪伴,可陪伴終生的畢竟少之又少,大多數隻是陪你走了走人生中的某一個階段。
怎麼說呢,也算是一點兒小小的遺憾。接受起來倒也坦然,規律性的事情,又有什麼不坦然的呢。
知道好像都這樣,等到終于學會不這樣的時候,大概率也就晚了,你覺得自己還熱着但人家已經涼了,你覺得沒有原則問題,但人家看到的是累積的姿态,于是一拍兩散,徒留遺憾”。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的感情處着處着就淡了的緣故吧。
一程風景一行人。
兒時的夥伴,上學時的同桌,一起去食堂的飯友。初時不懂明天,再回頭已然成了回憶。
零星記得一些片段,也多和内疚或是遺憾有關。
如小學時,老喜歡欺負的同桌,欺負也沒有什麼原因,不過是我們班九個女生,我總會是單出來和男生成為同桌的那個。
人往往真的隻記得和自己有關的事,我若不是單出來的那個,也不會對我們班為什麼隻有九個女生耿耿于懷。
又如初中時,自己偷了東西,還想禍水東引嫁禍給我的室友。
我也不清楚出于什麼樣感情,老是會想起她,說是對我造成了傷害吧,但并沒有半點,畢竟小孩子的把戲,很容易就會真相大白,最後丢失的東西在她的床墊下找到,畢竟宮鬥劇看得少了,設計陷害也沒有什麼經驗。
或許覺得這是枯燥的學習生活裡為數不多的浪花吧,所以記憶深刻。
其實小孩子的世界沒有什麼非黑即白的是非觀,偷竊也許隻是一時生活窘迫;甩鍋也不過是人之常情對不利于自身處境下的自然反應。
人來人往,沒什麼可遺憾的,自然規律罷了。
随遇而安。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