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經典網絡展第1159期——朱淑真(宋)《秋夜》
這是宋代才女朱淑真的《秋夜》,她在這首詩中描繪了秋夜的甯靜和美麗。
在《秋夜》中,朱淑真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甯靜的秋夜。
她通過“夜久無眠秋氣清”表達了自己長久無法入睡的内心感受,而“燭花頻剪欲三更”則描繪了她在這個深夜中孤寂無眠的狀态。
此時,詩人筆鋒一轉,将讀者的思緒帶到了床上,用“鋪床涼滿梧桐月”來形容床鋪上的涼意和梧桐樹下的月色。
最後一句“月在梧桐缺處明”更是以一個巧妙的比喻,将月光透過梧桐樹的枝葉間隙灑在地上的景象形容得生動形象。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秋夜的感受,同時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巧妙的比喻,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内心的情感。
這首詩以富有詩意的語言描繪了秋天夜晚的景象,讓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對于秋夜的獨特感受和情感,十分值得一讀。
展出内容:
朱淑真(宋)《秋夜》
詩詞原文:
夜久無眠秋氣清,
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處明。
展出時間:
2023年11月25日
展出作品:
郝乙
李少波
姚淑芳
趙忠勝
劉國華
談琦英
李少波
姚淑芳
劉國華
郝乙
詩詞作者:
朱淑真,又朱淑貞,生卒年不詳,号幽栖居士,籍貫身世曆來說法不一,一作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而《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甯人”。祖籍安徽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南宋初年時在世,相傳為朱熹的侄女。
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優裕。幼穎慧,博通經史,能文善畫,精曉音律,尤工詩詞。素有才女之稱。
朱淑真過世後,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餘生平不可考,素無定論。作品有《斷腸詞》、《斷腸詩集》傳世,為劫後餘篇。
書法作品作者介紹:
郝乙(河北石家莊、1974年),14歲始學篆刻、書法,18歲師承河北書法名家牛逍先生,現為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姚淑芳(女、湖南邵陽、1965年),華中科技大學碩士、經濟師,書法及古詩詞愛好者。
李少波(河北保定、1967年),業餘書法愛好者,臨帖學習書法多年。
趙忠勝(湖南嶽陽、1970年),經商,業餘愛好書法。
譚琦英(女、湖南嶽陽、1956年),中華詩詞協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會、老年書法協會、新聞出版書法協會會員,嶽陽市楹聯學會、詩詞協會、書法協會會員。聯墨作品多次獲獎。
劉國華(湖南嶽陽、1945年),嶽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嶽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李積奎(新疆烏魯木齊、1070年),字南堡,陝西富平人,在新疆烏魯木齊生活了33年,高級工程師,烏魯木齊市書協會員,新疆絲路書畫院書法家。
歡迎更多書法愛好者參加“書寫經典網絡展”……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