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丨村上春樹《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跟現實告别,入夢境躲避
重讀了村上春樹的早期作品《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不得不說,這是村上最深奧、最晦澀的一部作品。村上後期的《海邊的卡夫卡》《奇鳥行狀錄》《1Q84》等經典,與之相比,簡直是《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之間的差異。
村上在作品中虛構了一個世界——那裡被高牆圍蔽,獨角獸在城門朝進暮出,每個人都失去了自身的影子并進而失去了心,而失去心的獎勵是獲取了永恒的快樂……
這個世界一無所有,這個世界卻應有盡有;這個世界完美無缺,而擁有缺陷才足夠完美,是這個完美的世界唯一的缺陷。
在這本小說中,村上春樹第一次采用了他後來格外喜愛的雙線式叙事結構(雖然還尚未采用第三人稱)。不過很明顯,和世界盡頭相比,冷酷仙境才是村上熟悉的生活模式。
我猜想,在寫作這部小說時,村上應該在希臘或意大利等某個冬天格外寒冷的地方旅居。如果說冷酷仙境是他生長于斯的祖國日本的話,那麼世界盡頭便是他當時旅居所在的國度。
因此,盡管村上是從小看着外國小說長大的,但他更為熟悉的依然是日本的生活。那裡有他所習慣的一切——地鐵、商店、洗衣店、台階上的蝸牛、圖書館裡的女孩、冰箱裡涼瓦瓦的啤酒,還有每天吃飯睡覺的家。而對于異國他鄉,雖然有很多奇怪的人、奇怪的事、奇怪的景色讓他震驚不已,但終歸寫起來,要比寫家鄉困難許多。
這一點,從“冷酷仙境”和“世界盡頭”章節的篇幅與字數即可見一斑。
我還有一個推想,雖然村上自稱他從小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但他一定是有過什麼與幽閉恐懼類似的不愉快的經曆。
在他的小說中,總是出現讓人心裡發毛的密閉空間——《挪威的森林》《奇鳥行狀錄》裡面的井,《刺殺騎士團長》裡的地窖,《舞舞舞》《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裡的電梯,《刺殺騎士團長》《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裡的黑暗幽深的地下隧道……
在這本書中,村上把幽閉恐懼發揮到了極緻。電梯沒有按鈕,衣櫃裡藏着隧道入口,隧道内徹頭徹尾的黑暗,看不清形狀但唏唏噓噓發出恐怖聲音的夜鬼,腳下不知深為幾許的洞穴,洞穴中鑽出來的千萬條螞蟥(《海邊的卡夫卡》中也描寫了這玩意,我老家的稻田和池塘裡也有這東西,黏糊糊的吸人血,我小時候就曾被它叮過,不能拽,隻能用手拍打),黑暗中的河流,突然上升的水面,水中的怪魚……
村上用多本小說來描寫這些。這就類似我上大學時曾因挂科險些被學校降級,心中充滿了對這一往事的恐懼,需要漫長的時間來治愈。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訴諸文字,在小說中進行強調甚至高呼,我已徹底打敗恐懼,從此不會再擔心害怕了!
對于現實生活,村上認為是扭曲的。
村上自己有家庭,但他書中的主人公,無一不是單身,沒父母、沒妻子、沒孩子、沒兄弟姐妹。顯然他企圖通過作品來兌現單身的夢想。
村上長得不高大帥氣,人也有些内向,如果不是知名作家,很顯然不是招女孩子喜歡的類型。但他書中的諸君,雖然都是普通人一個,卻無一不讨女孩子喜歡。形形色色可愛的、性感的、溫柔的、知性的女孩紛至沓來,追着他,照顧他的飲食起居,甚至輕而易舉就和他上床。這顯然又是村上先生的一種自我滿足、自我安慰的寫法。
隻有音樂、文學和美食,是村上永遠的朋友。他用大量的語言描述它們的美好。
在他虛構的世界裡,也有圖書館。人們的記憶,裝在獨角獸頭骨裡,在圖書館架子上森然成列。
世界盡頭原本是沒有音樂的,所以他要想盡辦法把音樂找回來。不然他就沒辦法躲開現實的世界,而永久活在這個他虛拟的世界之中。
終于,随着故事推進,兩個世界無可避免的要在某一條線上重疊。
我想,村上終究還是要離開夢境,回歸現實。然而我錯了,他選擇了放棄。他任由影子獨自沉入湖中。村上選擇了跟現實告别,入夢境躲避。讀罷全書,我不禁喟歎一聲,哎,真是個悲傷的故事啊!盡管村上給這種選擇安上了一個有責任感的說法和一個愛的名義,可我還是覺得他不夠勇敢,沒有做出一個男子漢該做的決定。
記得05年第一次讀這本書時,沒太看懂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隻是覺得計算士啊、符号士啊、夜鬼啊、聲音消除啊、模糊計算啊什麼的……寫得很神奇,說是科幻小說也不為過。
但這次重讀,真的有了太多新的感悟和新的收獲。
記得當年曾把書推薦給一位同事。結果同事草草看了幾章,就把書退回來,問,你能看懂嗎?這都寫了些什麼啊?
我笑了笑,沒有回答。
我不敢說能夠完全理解這部作品。我隻是從中獲得了我想獲得的東西,以及一份閱讀所帶來的不同于其它任何一種快樂的快樂。
- 上一篇 閑暇筆耕不辍 抒寫無悔人生
- 下一篇 書評丨混淆的本體與影子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