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露營”——《你生命的前七年》連載

一個地墊,一杯酸奶,把蘋果切成小塊,混合在一起,你就可以開心好一陣兒。當我們無法去公園露營的時候,你在家裡想出了這個辦法,開始了趣味“露營”。你還邀請我加入,一起坐在地墊上,就像我們在公園裡野餐一樣。

你三歲以後,每年的春天、夏天、秋天,我們三口都會拿上帳篷、地墊、水果、茶,好多好多東西到附近的公園裡露營。特别是春天的時候,鮮花開的争其鬥豔,花香滿園,如果能選中“有花的樹”,在花下安營紮寨,這份惬意絕對是春天最美好的禮物。

每次隻要得知周日要去露營,你就開始心心念起來,這種開心一直持續在你身上發酵,你提醒着我們要帶什麼,特别會被你提到的是——玩具。你的碎碎念随之而來:“什麼時候去露營啊?周日什麼時候到啊?還有多長時間到周日?還有幾個小時出發啊?”總之,你着急的想跨過時間,直接像看電影視頻那樣,劃到露營出發的時刻,不想再等。

次數多了,我和爸爸已經被你“虐”到不敢提前告訴你,我倆偷偷用微信商量好,會在出發前的早晨再把露營的通知“發送”給你。得知很快就要出發了,你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驚聲尖叫,我和爸爸趕緊捂住耳朵。在樓下時,你每次都要跑去和其他小朋友們說一聲,因為今天不能陪她們玩了,可媽媽從你的口吻裡,聽出了開心和得意的味道。

到了公園,我們選一處平整、舒适的地方“安家”,有時去的早,可以偶得花下寶地。搭帳篷是大工程,我們三個人都要參與進來,爸爸是主力,我和你打配合,你雖然小,但我們不會因此讓你等待,會給你分配力所能及的事情,參與的意義更重要。不一會,一個小房子就有了,這就是我們臨時的家。

褥子、毯子、枕頭、地墊、吊床、食物、書、茶,帶的東西全都拿出來,我們開始布置“家”裡的陳設,簡直是在“搬家”。等把一切都安排妥當,我用手機點開音樂,我們躺在“屋裡”享受着微風,聽着淡淡的鋼琴聲,三個人聊着有的沒的,開着玩笑,其樂融融。

你的眼睛望向遠方,有兩個小朋友在玩土,他們好像在挖一個泥坑,你側頭問我:“媽媽,我可以出去玩會嗎?”說實話,我有點不情願,仿佛已經看到了玩泥坑後你的樣子,我沒有給你帶更換的衣服。可是,我們來幹什麼的呢?我問自己。“去吧,注意别弄髒了衣服,你隻有這一套,沒的換,明白嗎?” 我看着你的眼睛說。出了帳篷,你直奔泥坑,和其他兩個小朋友玩了起來。

“别管她了,沒事,讓她玩吧” 你爸爸一邊說,一邊把我摟進他的懷裡。嘿,給你自由,放任你玩泥、玩水,我們也給了自己自由,我和爸爸有了難得的二人世界。我倆聽着音樂,拉着手,躺在帳篷裡,幸福極了。

不遠處的你,正玩的高興,泥啊,水啊,弄的手上全是,衣服上也有了泥點。我的心頭一愁,可很快便釋然了。如果我禁止你去玩,我們各自都無法得到想要的生活,你不快樂,我也不快樂,就因為我不想讓你的衣服變髒,或者擔心不衛生嗎?我們成為一家人,不是為了較勁,而是為了愛,對嗎?

媽媽曾經看到一本書裡寫道:“我們大部分的擔心都是無用的,大部分擔心其實根本不會發生,隻是我們被自己的想像力吓壞了,把自己困在某種認知裡” 。孩子,你盡情的玩吧,什麼都沒有你的開心快樂重要,當你接觸泥土和水,隻會讓你更加健康,回家再洗,沒什麼。

下午的好幾小時,你都在和小朋友建造水渠,你們合作挖出了一條“小路”,以便讓水可以順利的流到坑裡,我和爸爸看着你賣力的樣子,擦着滿頭大汗,依然全情投入。等我們準備回家的時候,你已經變成了一個“小泥猴”,“這是誰家孩子啊,快點領走吧” 我拿你打趣,爸爸聽到了,帶着你去洗手,等你們清洗回來,我再看你時,除了手上幹淨了,臉上仍然挂着泥,身上全是泥,但是你衣服上印的字,即便有泥也仍然可以清晰的認出來,上面寫着:親生的——我笑了,今天選這件衣服真是應景。

媽媽經常在一些小事上反思自己,覺察在向你傳遞哪些無聲的價值觀和認識,比如不讓你玩土玩水,其實是在說,保持幹淨衛生比你的快樂更重要,土和泥比你強大,你碰了它們就會生病,你很弱小;我們的安全感和自信從來都不是通過什麼大事塑造出來的,恰恰是從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中,逐漸形成的。

讓你盡情的玩又在給你傳遞什麼呢?你的快樂是最重要的事,你很棒,土和泥很弱小,它們根本傷害不了你,你有權利享受生活的樂趣和美好。其實對我來說,兩個決定都可以,但是我愛你,我選擇了後者,給你自由,也給我自由,我們各得其所。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