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教育孩子,又讓親子關系也變得更好呢?從這本書找答案

大家好,從今天開始,我将用14天時間,分享《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本書。

...


這本書是樊登老師特别推薦的育兒書籍,也是我作為媽媽閱讀的第一本育兒書。

作為新手媽媽,在沒有任何育兒經驗和管教理念的情況下,選擇一本好的書籍,讓書帶着自己陪伴孩子共同成長,我相信這是非常好的選擇。

有的或許已經讀過這本書,相信你一定也有很多收獲和共鳴。

沒有讀過這本書的寶媽,希望我的領讀也能給你帶去驚喜。

願我們的育兒之路開心快樂。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今天的閱讀主題——情感引導是什麼

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孩子不聽話大哭大鬧,家長們總是憑本能地去哄、打、罵、訓斥、不理踩、縱容、妥協,父母或者任之不理,或者使用強制的手段制止孩子,可是孩子下一次還是我行我素依然如故。

無疑父母采用這些管教方式都是不對的,這樣既不能教會孩子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還可能起到反作用,甚至會讓孩子對家長産生負面情緒和矛盾。

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既有效地教育孩子,又讓親子關系也變得更好呢?

這本書中所介紹的“情感引導式教育”方式,不僅指出了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時常常陷入的誤區,通過實例說明為什情感引導式教育如此重要,還給出了很多情感引導教育時所需要的用到的技巧。

不僅如此,書中還根據孩子的階段性成長提出了建議。

一方面,它教會父母怎樣教育孩子,幫助家長教孩子學會認識情緒,控制情緒;

另一方面,通過“情感引導式教育”這種充滿關愛的教育方式,教會父母如何用情感引導培養與孩子的親密關系。

本書的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美國的兒童教育專家。她是最早提出“情感引導式教育”這個概念的人。

不過在她自己小時候,并沒有受到過這種類似的教育。

她的父母除了給她提供最基本的養育之外,并沒有教她怎麼發展自己的情商。

這就導緻了她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知道要怎麼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宣洩自己的悲傷、憤怒和不安。這也導緻了她跟父母之間缺乏親密的親子關系。

後來,她當了心理咨詢師,在和很多創傷兒童接觸的過程中,結合自身童年經曆,她意識到,情感引導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親子間建立親密關系的重要性。

所以,她就把事業重心轉到了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上,希望更多的家長,或者從事教育的人,都能夠學會用情感引導,這種有效而且人性化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那麼,情感引導到底是什麼呢?又是一種怎樣的教育方式呢?

從概念上講,情感引導就是出生之日起,就懂得自身情感的重要意義,能夠識别和利用不同的情緒,并且能進一步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感變化。

父母不斷地向孩子傳授情感規則,讓他們知道如何辯識辨認情感,并恰當的方式來表達和引導,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發展階段來幫助他們認知情感和表達自我。

從本質上講,它的本質就是允許和鼓勵孩子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通過和孩子共同分擔責任來建立一種分享權利的平等關系,以此來調動孩子的内在能動性,讓孩子學會在成人的幫助下解決自己的問題,并學會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親密的關系。

比如,演員霍思燕杜江的育兒教育方式,就不止一次被無數網友們點贊。

在一期《媽媽是超人》節目中,我們看到霍思燕的家裡地闆上堆滿了玩具,霍思燕準備讓嗯哼把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玩具分類。

當時她說要和嗯哼一起收拾的時候,卻遭到了嗯哼的拒絕,他說可以自己來完成,小暖男的屬性果然是随時爆發。

當歸類完自己的玩具,霍思燕開始引導嗯哼把多出的玩具捐給更需要的小朋友。

在輕松地環境下,霍思燕提出了分享玩具、玩具漂流的想法,但是,視玩具如命的嗯哼表現出全身都在拼命抗拒。

此時,霍思燕并沒有強迫嗯哼,她對嗯哼說

“在分享玩具這件事上從來沒有強迫過你,因為我覺得你的東西有你自己的決定權利,但如果再願意的情況下,是可以互相玩的對吧。”

而嗯哼也接受了霍思燕的建議。

看得出來霍思燕選擇了尊重孩子的權利,沒有逼迫他交出玩具。

她說,如果在教育過程中出現與孩子的分歧,會選擇一點一點的耐心的和孩子商量,解釋,在尊重孩子權利的前提下,潛移默化的引導。

想必這種教育是孩子們最能接受,也是家長們最喜歡看到了。

父母作為孩子的首位教育者和引導人,與子女的關系至關重要。

采用情感引導的家庭,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也會更加堅韌,聽話且善于交際。

那作為父母作為長輩應該會有更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完全可以成為孩子的優秀榜樣和情感導師。

而情感引導的核心就是由父母來幫助孩子認識情感、人際關系、社會行為和他們所生活的世界。

為了能夠提供最好的引導,父母應該對孩子有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促進更好的良性溝通。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金伯莉在這本書裡提供了10個情感引導基本要素:

了解并尊重孩子;

了解孩子的發育階段;

密切關注孩子,想要表達的任何情感;

對孩子的各種情感表現出同情和支持;

通過與孩子共享分擔責任來建立一種分享,權利的平等關系;

調動孩子的内在能力;

為孩子樹立三思而後行的良好典範;

避免否定、懷疑,或輕視孩子的情感;

通過聆聽孩子的心聲,來豐富孩子的情感詞彙;

提前要孩子就知道應該怎麼做。

作者金伯莉說,盡管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現在的父母還是有很多人用他們父輩的傳統方式去教育孩子,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比如,她在講授情感引導課程時,偶爾就會遇到有抵觸情緒的父母。

有些母親自身就無法在感情上接受這種方法,他們會說我可做不來情感引導,或者我覺得不應該總用詢問孩子感受的方式來關心他們。

其實這樣的父母是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孩子強烈的情感,并認為情感引導可能會導緻溺愛或者縱容。

這時呢,作者會告訴這樣父母要相信她,并坦然告知自己就是情感表達家庭的受害者,而她足足用了25年的時間才學會如何達到健康的情感平衡。

現如今,她已經把處理孩子的各種情緒納入了養育子女的日常任務之中。

面對性格迥然不同兩個兒子,她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來開展教育,并堅持運用情感引導,而這種方法也确實讓她收到了很好的積極效果。

可憐天下父母心,金伯莉以自身為案例,希望家長們不要放棄。

她相信,父母運用情感引導的方式教育孩子,一定會與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明天我将分享主題——父母管教孩子的常見誤區

感謝聆聽,讓我們一起期待明天的閱讀之旅吧!不見不散!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